首頁>Club>
是因為那時候的傳教士很多是荷蘭的嗎?
7
回覆列表
  • 1 # 復旦大學徐靜波

    很多人都會對此感到納悶,日本吸收西洋文化為什麼是以荷蘭文為媒介呢?荷蘭難道是西洋文化的代表麼?說實話,我以前在大學裡念日文的時候也不明白,後來讀了一些書,對這段歷史稍微做了一點研究,算是有點搞清楚了。

    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完成了全球航行並發現了諸多原先所不知道的陸地島嶼後,開始循海路經印度洋來到太平洋,向東方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西洋文明直接傳到日本列島,最初可追溯到1543年葡萄牙人在九州南端海面上的種子島上的登陸,傳來了火槍。以後西班牙出生的耶穌會傳教士沙勿律(Xavier)於1549年登陸鹿兒島,開創了西方傳教士在日本的傳教之路。從那以後,基督教的勢力就慢慢在日本的西部(主要是九州和本州的西部)擴散。那時日本正處於戰國時代,各地戰亂不斷,天皇被冷落在一邊,還沒有強有力的統治者來顧及這些事。後來豐臣秀吉獲得了日本的霸權,覺得基督教勢力對日本有害,就開始加以驅逐。到了德川家康建立了江戶幕府後,就更感覺到基督教勢力會危及到新生的江戶幕府政權,就是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禁絕基督教,驅逐傳教士,大批屠殺教徒,並禁止有基督教背景的葡萄牙西班牙(那時英國法國還沒有崛起)與日本有任何往來,而有新教背景的荷蘭(荷蘭是17-18世紀的海上強國)卻被幕府允許在長崎一地與日本做貿易,但為了阻止西方文明在日本的擴散,只允許荷蘭人居住在長崎的出島(一個填海造地的人工小島,與陸地有一座小橋連線)一個地方,不可隨意進出和走動。出島上設有荷蘭商館,商館館長及其隨員被允許一年一次去江戶晉見將軍(後來改為五年一次)。這樣,日本就處在了嚴格的“鎖國時代”。一直到了1720年,幕府解除了對於“洋學”的禁令(有關宗教的書籍依然嚴厲禁止),允許一部分與思想宗教無關的科技書籍(醫學航海植物學等)可以有限的傳播。由於要與荷蘭人打交道,日本也就逐漸培養出了一批通曉荷蘭語的人員,在這一兩百年裡,也有幾位西方的醫生、植物學家等入住荷蘭商館,有些是德華人。

    這裡要稍稍談一下荷蘭語。荷蘭語大約成熟於12世紀,以後在荷蘭本土和現在的比利時、法國的一部分和德國的一部分傳開,它屬於日耳曼語系,與德文比較相近,以前也稱尼德蘭語,著名的畫家魯本斯等就是荷蘭人。因此派到荷蘭商館來的人,有些是德華人,語言大致相通,比如著名的醫生坎貝爾等。於是有一些日本的知識人,就開始追求新的西洋知識,尤其是醫學、解剖學、地理學的知識,最著名的就是杉田玄白等人編譯的《解體新書》,其他還有一批諸如《西說內科概要》、《曆象新書》、《蘭學階梯》的書籍出版,於是在日本形成了一個以荷蘭文為媒介吸取西洋知識的“蘭學”。這一情形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中葉。1854年日本國門被美國海軍開啟後,鎖國時代結束,新興的西方強國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相繼進入日本,到了19世紀後半葉,英文取代了荷蘭文,成了日本人汲取西洋文明的主要媒介。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福澤諭吉。福澤諭吉早年在攻讀蘭學的大阪緒方洪庵求學,學過荷蘭文,後來聽說荷蘭在西方已經隕落,如今是英美的天下,於是就到橫濱去學英文,之後獲得機會去歐美遊歷,成了近代日本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之後日本就分別以英美(綜合性的)、法國(思想和藝術)和德國(政治、軍事和醫學等)為楷模,仿效西方文明,完成了明治維新,基本上完成了向近代社會和國家的轉型。

    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日本以荷蘭文為媒介學習西方新知識的原因。

  • 2 # 奇縝君

    因為日本與荷蘭有幾百年的聯絡。就好比新中國大部分的科學技術都是俄文寫的。

    近幾百年裡,日本與荷蘭的關係可以說千絲萬縷。談到日本近代史,荷蘭都是繞不過去的。

    日本與荷蘭建立聯絡的核心事件是江戶初年的島原之亂。

    從外部環境看,西方列國先於全世界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獲得了跨越萬里大洋的航海技術以及推動自身探索世界的內在驅動力,同時攜帶了基督教這一宗教文化。對日本產生影響的有天主教和新教。注意這兩個宗教。

    全盛時期的荷蘭地圖

    從內部環境看,有兩點。

    其一:日本是一個封建制國家,和當時除西歐列國以外的國家類似,都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農業國家,沒有對外貿易的驅動力。所以,統一的日本需要閉關鎖國。

    其二:為了透過貿易收入來減弱地方藩國勢力,所以需要信仰新教但不傳教的荷蘭人加入。

    在這之前,日本經歷了應仁之亂(1467年~1477年)到安土桃山時代,直至德川幕府(1603年)建立之間的一個半世紀的混亂中,以日本佛教一向宗為信仰的信徒發起的一向一揆勢力,他們聯合了農民起義,給各個封建諸國帶來的恐怖陰影依然尚存。

    日本在1467年開始的應仁之亂後,各個藩國形同獨立,日本陷入戰亂。這些年國家逐漸失去控制力,水利和農業工程失效,恰逢天災。於是一向宗就趁機起事,他們以佛教的名義,聯合了失地的農民、商人和底層武士。

    這場叛亂引起了日本國內傳統藩國大名的仇視。恰巧信仰天主教的葡萄牙人開啟大航海時代來到了日本,於是有的大名就聯合葡萄牙人,以天主教的信仰抵抗日本傳統佛教的勢力。其中以尾張國的有力大名織田信長為代表,他甚至火燒了日本佛教的聖地比叡山。這導致了佛教和天主教的極端仇視。

    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身死後,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在他統一期間,已經被織田信長壓制的佛教已經不足為慮。但不久後,在九州島發生了日本農民被葡萄人綁架,賣往美洲做奴隸的事件。這就導致了豐臣秀吉開始著手控制天主教。

    不久後,豐臣秀吉釋出了《伴天連追放令》,宣佈驅逐天主教徒。雖然日本發生多起殺死基督教徒的血案。

    伴天連追放令

    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幕府後,他延續了豐臣秀吉壓制天主教的政策。但九州地區的天主教依然在傳播,直到1634年,雙方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了。1634年,信仰天主教的日本信徒在天草四郎時貞的帶領下,於島原、天草地區發生大規模起義,總數一度超過30000人。最終起義軍被鎮壓,到了這時,天主教已經不能容於日本了。

    在這場鎮壓天主教的起義中,荷蘭人表現突出。信仰新教的荷蘭人幫助幕府鎮壓起義軍,於是得到了幕府的好感。雖然荷蘭人信仰新教,但更喜歡貿易賺錢。於是德川幕府就認為信仰新教的荷蘭人不同於信仰天主教的葡萄牙和義大利人。

    同時,幕府考慮到,和善於貿易的荷蘭人經商,不僅可以增加幕府的收入,還可以斷絕荷蘭與地方藩國的貿易,這樣既削弱了藩國,又增強了幕府的財力。

    在這種種好處的誘導下,日本對外通常的國家就定為了荷蘭、中國和北韓。

  • 3 # 古姿觀察

    這個問題就要首先說道日本文化的特性。日本是個島國,而且還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島國,這就產生一種矛盾的民族特性。其往往表現的,“既固執己見十分封閉,而又善變學優洞悉環宇”。荷蘭人既能保證日本的封閉,而又能滿足日本人的學習慾望。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人選擇透過荷蘭人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學問“蘭學”。

    這裡首先要提葡萄牙人,葡萄牙是世界上第一個世界性大國,這源於其最早開啟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由於對比鄰居西班牙更加的偏僻,所以其市場狹小,嚴重缺少黃金、香料這些當時歐洲市場都緊俏的物品,其面對的只有大海,所以在15世紀就開始了航海探索,也就最早打開了亞洲日本商路的歐洲國家。

    但是葡萄牙人在與日本人的貿易當中犯了一個日本人最為忌諱的事情,就是“傳教”。(當然這時候西班牙人也來了)葡萄牙人因為在民族獨立過程當中長期與異教的摩爾人佔領者進行鬥爭,宗教的狂熱是其最大的精神支柱,其希望天主教能夠傳遍世界,淨化那些異教徒。(西班牙人也是這樣想的)

    然而,這卻讓其被擋在日本之外,這源於日本本土神道教的獨特性,其是一種泛民化的本土宗教,有很強的民族特性,其倡導萬物幽靈,多以自然、先祖、英魂為擊敗物件,是日本統治階層維護統治的重要倚仗,外部宗教思想是絕對不可以染指日本的民族信仰,甚至佛教也因此幾經沉浮。就這樣,雙方一個狂熱一個固執,這生意也就沒法做了。

    這時候,精明的荷蘭人來了,荷蘭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其很世俗,講究“金錢至上”,其跟日本交往的原因很純粹,就是為了錢。日本人由於也怕荷蘭人跟葡萄牙人一樣,所以,1641年德川幕府在長崎建了出島這個地方(人工島),用以同荷蘭人進行貿易來往。荷蘭人可以在島上居住,但是不能下島,日本人除了貿易或者公務以外也一律不準登島。雙方在彼此貿易來往的過程中,西方的近代科學技術得以傳入日本,而這些知識就被稱為蘭學,而通曉荷蘭語掌握這些知識的人稱為“蘭學家”。後來蘭學為日本明治維新實現快速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1為蘭學著作,2為葡萄牙航海紀念碑,3為葡萄牙船隊和傳教士(黑衣),4為日本神社,5為曾經學習蘭學的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印在10000日元上,感謝提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語言中賦值運算子優先順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