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去古代找歷史

    雖不能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對於唐朝廷來說,“河朔三鎮”是那種看不慣又無法奈何的存在。

    所謂“河朔三鎮”,也叫河北三鎮,因為他們都在唐朝河北道,照我們今天來說就是都在一個省內。分別是:盧龍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

    自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為了籠絡河北降將,先後任命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田承嗣為魏等五州都防禦使,不久升為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唐代的河北道已經高度開發,農業經濟高度發展,糧食富足,且該地區善養戰馬,從軍質量高,所以他們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朝廷無力過問,只是採取姑息政策。

  • 2 # 產品經理張二哥

    產生背景:唐朝跟安史之亂餘黨妥協的結果

    安史之亂打了8年,雙方精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打不動了,唐朝就開出條件,只要對方服氣,就停戰,還繼續封他們當節度使(因為此時發動叛亂的安祿山和史思明都已經死了,叛軍主力均已敗亡,但是餘黨還在)

    存在感(一)異類

    安史之亂後,晚唐一共封了89個藩鎮,從頭到尾都割據的就只有河朔三鎮(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

    可以想象一下,小時候全班89個同學,只有這3個同學是不服老師管,關鍵時候就跟老師抬槓。全班同學是不是都會認識這三個異類

    存在感(二)有人

    三鎮人口加起來150萬,別看現在150萬人還沒一個縣的人多,要知道當時整個大唐也就1750萬人。這1750萬人還有很多事分佈在另外八十多個節度使手裡的,關鍵時刻唐朝還不一定能調得動。所以大唐天子要掃平他們也是要掂量掂量下。

    存在感(三)有錢

    是當時的產糧區,財力佔唐朝的七分之一

    存在感(四)兵力強盛

    幫助唐朝抵抗吐蕃,當時唐朝西部的吐蕃王朝強盛,每年秋天麥子熟了的時候,吐蕃軍隊就會來搶糧食。唐朝每年都要打這麼一場防秋兵的仗。

    唐朝就會向河朔三鎮去調兵,最南邊的魏博鎮要出四千人,中間的成德鎮出三千人,北邊最強盛的幽州鎮(盧龍鎮)要出五千人。

    這裡你可能要問了,不是說不聽唐朝的命令麼,這裡怎麼還幫唐朝抵抗吐蕃呢?其實這裡就要說下唐朝的募兵制了,就是這些士兵是職業軍人,不種田的,只要唐朝給他們發糧餉,他們還是願意幫唐朝抵抗外敵的。畢竟名義上還是歸唐朝管的。

    存在感(五)有繼承的傳統

    父子相繼 就是老爹死了,兒子接著當節度使,這不就是一個土皇帝麼。(其他同學都很羨慕)

    存在感(七)有兵源

    士兵自己帶,中央管不著。槍桿子握在自己手裡,政策讓我高興我就響應,讓我不高興,那就一邊待著去。

  • 3 # 論古今多少事

    中國歷史五千年,在這期間湧現出了許多偉大的朝代,這些朝代為了華夏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和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促進了華夏各民族的大融合。以至於被後人千古傳頌,流芳至今。

    但是這些朝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到了中期,就會開始走下坡路,比如:漢武帝以後,唐玄宗末期,這兩個朝代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大一統王朝,但是也阻擋不了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安史之亂後的"河朔三鎮"成為當時唐朝最為強大的藩鎮。而安史之亂,嚴重的削弱了唐朝封建集權,為封建的割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而導致了唐王朝的由盛而衰!

    安史之亂的起因

    安史之亂是發生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唐朝、唐玄宗末期至唐代宗初期(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公元763年2月17日)由唐朝著名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共同謀反背叛唐朝而發動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的減少,國力也大幅度的銳減,導致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獻的破壞,給華夏民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同時因為這場內戰的背叛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這場內戰也被稱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暴發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是唐朝內部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表現。主要是因為唐朝統治者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亂過程

    在唐玄宗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即公元755年12月16日)由身兼花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首先發動叛亂,隨後史思明也跟著一起叛亂,謀反叛亂的總兵力達到15萬之多。

    安祿山帶領叛軍一路向長安城進犯,在叛軍所過之處的州、縣都望風而逃。有的唐朝官員和將領開城門迎接叛軍,有的是棄城而逃。因此叛軍很快的就控制了整個河北。

    而遠在長安城的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過著鶯歌燕舞、紫醉金迷的生活!這個時候的唐玄宗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睿智和進取心,朝政一切事物都交於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奸臣來處理,使得這兩個奸臣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而在前線戰報送達長安城以後,唐玄宗居然不相信安祿山會謀反,認為是別人在誣陷安祿山。我們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唐朝唐玄宗末期是多麼的腐敗,整天和楊貴妃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

    在此後的七年中,以郭子儀和李光弼為首的將領經過無數次的征戰,才最終把這一場內部叛亂平定。而在這場叛亂中也湧現出了許多的忠貞義士,例如張巡、許遠、顏真卿等等一眾為了國家浴血奮戰的英雄,最終戰死沙場,流芳千古。

    在公元763年,春天,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帶領五千殘兵敗將逃往花陽,但是其部下李懷仙獻花陽投降唐朝,而史朝義因無路可走,最終自殺身亡,因此歷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結束。

    總結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個轉折點!而在平定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統治者卻任命叛將為河北重鎮的節度使,而這些藩鎮後來控制了當地的軍事、政治、經濟,因此也成為了高度自制的藩鎮。因為這些藩鎮大部分的將領都是從安史之亂投降而來!從而成為了唐朝最終滅亡的根源。(謝謝各位的觀看,請各位多多"關注"小編,歡迎各位的評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邊好多讀書差的人比讀書中等的人混得好,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