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中山人
-
2 # 歷史哨聲
桃園三結義只存在《三國演義》 歷史上並不存在
在《三國志 先主傳》中沒有提及和關羽、張飛相識的中國產。在《關羽傳》中有簡單說明: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劉備和張飛都是涿郡人,是同鄉;關羽是河東解縣人,因為殺人逃命到涿郡而和劉備、張飛認識。
《張飛傳》如此記錄張飛和關羽的關係:
“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但這不能成為關羽和張飛結義的證明,因為劉備也“兄事”公孫瓚:
“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在劉備稱漢中王,關羽因為黃忠而拒絕接受為前將軍時,前去冊封的費詩如此描述劉備和關羽的關係:
“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最讓人奇怪的是,關羽在投降曹操後,面對派遣派遣試探的張遼如此描述自己和劉備的關係:
“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誓以共死,似乎就是義結金蘭。
但關羽和張遼、徐晃也是兄弟相稱。
張遼在試探關羽去留心意後就很為難:
“公,君父也;羽,兄弟耳。”在樊城之戰,關羽和徐晃對戰之時:
“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羽驚怖,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性格劉備是劉邦後裔中最像劉邦的人,不事生產,喜愛領軍作戰;又有很高的人格魅力,是創業型君主性格。
陳壽評價劉備為:
“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這種性格,自然就是所謂的智者,而且是君主型性格。
關羽是“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關羽性格缺點是“剛而自矜”,張飛是“暴而無恩”。關羽和張飛的性格基本就是相反,難以想象如果不是因為劉備,二人能夠融洽相處?
-
3 # 以史為鑑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其實桃園三結義當中有一個真正的智者。
這個智者就是羅貫中。
羅貫中憑藉著虛構了歷史上沒有過的一出“桃園三結義”故事,奠定了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膾炙人口的開篇故事。
劉備這個時候空有漢室宗親的身份,空有一腔復興漢室的熱血,但是他無錢、無糧、無兵、無將、無官職……
關羽這個時候三十多歲,雖然勇力驚人,但是因為殺人犯案被逼遠離故鄉,胡亂謀生。
張飛雖然是當地土豪,頗有田產。但是在天下大亂的前提下也無法保證能穩定生存。
三人因為涿郡在招兵買馬抵擋黃巾,於是機緣巧合之下,結拜為兄弟,透過張飛的財力,以及中山大商人提供了部分初始資金,這三人才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三國故事。
劉備從一個落拓的漢室宗親,在結義兄弟的幫助之下,南征北戰,最終佔據益州,成為大漢昭烈皇帝。
關羽也從一個殺人逃犯,跟著劉備南征北戰,在三國時期打出來了赫赫威名,是華人忠、義、勇的代表人物。最後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成為和孔子文聖並列的武聖。
張飛則是三國當中最厲害的猛將之一,他也是對劉備、關羽兄弟情最純粹、最徹底的人。
而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也成為華人的代表性的兄弟情,至今仍然是異性兄弟結拜的唯一偶像。同樣是結拜兄弟,從來沒聽說過有人去拜瓦崗寨兄弟的。
三國演義故事當中有三絕,分別是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可以說在三國演義的故事當中,無論是劉備關羽還是張飛,都不以智謀見長。
所以非得從裡面選一個以智謀見長的,我還是選作者羅貫中吧。
-
4 # 文化百說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精彩的橋段,話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賊寇紛擁而至,進犯幽州邊界,太守劉焉發榜招兵討賊,劉備望榜垂嘆,張飛問其故,劉備答曰:“吾志欲破賊安民,奈何力有不逮。”張飛聞言,立馬出錢資助劉備招兵,二人同入客棧商議。
不多時,劉備見一大漢推車而入,此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好一個威風凜凜大丈夫!劉備就邀他同坐,得知此人姓關,名羽,字雲長,原是河東解良人,因殺了倚勢凌人的豪強,流落江湖五六年,聽說此處招兵,就過來看看了。劉備告訴了關羽自己和張飛的志向,關羽聽後決定加入劉備,三人同到張飛莊園內,於桃林之下,殺牛焚香祭天,三人跪地發誓,願結為異姓兄弟,同心協力,救困解危,匡扶社稷。
三人結拜後,劉備組建了最初的團隊,也是最核心的團隊,為後來諸侯爭雄,三分天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不過想當初,這三人為何會想要結為兄弟,他們各自的目的又是什麼?劉備一個賣草鞋為生的,有錢沒錢,要人沒人,僅憑一腔報國之志,就哄得張飛出資入夥,甘願為他招兵買馬,而關羽更是一個萍水相逢之人,能力怎樣,品德如何,完全不知,就這樣糊里糊塗地拉他入夥了。要說我最佩服的還是張飛,劉備和關羽兩手空空,就出個人,其他的啥也沒有,而張飛就不一樣,出力不說,還出錢資助,供養團隊,按貢獻來說他才應該當大哥的,可他甘願做最小的三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後來我想明白了,不得不佩服張飛的勇氣和眼光,人最重要的,首先是要看清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張飛靠殺豬為生,賺了點小錢,充其量算個土財主,你後面想要再發展就難了,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有錢有個屁用,永遠別想出人頭地。所以,張飛心裡深知這一點,他看劉備儀表不凡,談吐有度,肯定是個知識分子,不像自己,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倒不如豁出去跟著劉備試試看,對於這個賭注,張飛心裡也沒有十全的把握,只能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大不了再回去殺豬。
至於關羽嘛,對張飛來說無所謂,他主要是要跟著劉備,關羽是劉備拉進來的,只要劉備在,拉誰不都一樣。其實,劉備心裡是比較喜歡關羽的,選張飛那是迫於無奈,自己無權無勢,連飯都吃不飽,此刻有張飛加入,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各取所需。
綜上來看,我到是覺得張飛才是最有智慧的一個。
回覆列表
“桃園三結義”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次兄弟結義事件。結義的初衷以三兄弟情同意合,匡扶漢室江山為目的。將三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統一成整體。最終經過團隊的合作和努力,建立了蜀國。成就了一代偉業,並後世留名。
三個人各有所長,都是以兄弟情為三人行事的出發點和堅守點。個人認為無所謂的“智者”。這種兄弟情是中華民族文化所倡導和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