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中數理化
-
2 # LPhysics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前兩天這個題目我還會做呢,今天突然就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了,其實這種現象在學習數學和物理的時候,非常普遍。下面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原因。
對於理科知識的學習,一般需要經歷認知——理解——運用這四個過程。認知就是知道知識點的存在,理解就是掌握其含義和規律,運用就是透過知識點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題主所說的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做題了,這個明顯是處於了理解階段,但對運用還不熟練。第一次做題的時候,應該剛剛學習知識點的時候,這個時候記憶深刻,且對於如何運用該知識點做題,老師肯定講解過,因此做起題目來,相當於依葫蘆畫瓢,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了。
但是過一段時間後,雖然知識點還在腦海裡,但是卻忘記了該如何運用,怎麼分析,知識點和題目該怎麼聯絡到一起,因此就不會做了。許多學生都會有這種情況,那麼針對這種情況,給你幾個建議吧。
第一對於一些典型題目一定要做好筆記,這裡做筆記不單單是把題目和解題過程記錄下去,更重要的是把解題思路記錄下去。當再次面對這個題目的時候,可以當時記錄的分析過程去看一下,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小編當年上高中的時候就曾經對一個比較難的物理題做了詳細的機率,光是分析過程就記錄了又500字左右,時不時的拿出來複習一下,從此解決這一類題目就特別熟練了。
第二面不會做的題目時,不要腦子一懵,感覺啥也不會了,什麼都想不起來。理科學習起來本來難度就大,理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培養思維的過程,這個時候冷靜下來去分析一下:知不知道這個題目涉及到哪些知識點,涉及到的知識點還能不能回憶起來,這些知識點有沒有理解掌握,還是都理解了不會運用?
透過這麼簡單的分析,很快就能幫助你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在哪一環節出現了障礙,就著重去解決這個障礙。如果不知道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就去尋求老師的幫助,讓老師幫助你去分析,給你一些提示;如果知道涉及哪些知識點但是對知識點回憶不起來,那就去翻看筆記重新學習和理解所學知識。
第三重點講解一下知識點已經掌握理解了,但是不太會運用的情況。小編教物理這麼多年,發現很多學生實際就是這種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給的建議非常簡單:去嘗試。說白了就是利用知識點一個個的去試,比如這個題目你覺得一共涉及到3個知識點5個公式,那就從第一個知識點、第一個公式開始去嘗試做題,把能算出來一個結果就去計算一個結果,然後根據你計算的結果和題目所要求你求的最終結果去分析,存不存在聯絡,有聯絡的話就藉著去分析,沒有任何相關的話就接著去嘗試下一個知識點和公式。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不就是“蒙”嗎?也可以這麼說,但也不完全對。小編當年學習物理的時候最開始就是這樣,剛開始一個題目能用4、5頁草稿紙,花半天的時間去計算,就是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去試,後來發現,雖然前期非常消耗時間,但是對知識點的掌握越來越熟練,對如何運用也越來越透徹,學到後面物理成績就越來越好,再做題目,我的同學看完題目毫無頭緒的時候,我看完題目基本上就知道該如何入手了,他們都問我,怎麼你一看就會做,我說我也不知道,看完題目感覺應該這麼做,一試果然能計算出來。
後來我再去分析這件事,感覺這就得益於之前付出的努力,不怕麻煩不怕浪費時間,對於有難度的題目不厭其煩的進行嘗試去求解,因為一遍遍的嘗試,使用公式長時間的推導運算,對知識點的反覆思考,使我對知識點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對公式之間的推導和使用越來越熟練,因此後面對題目的把握也越來越精準。毫不誇張的說,整個高中三年,我的物理單科成績就沒有低於過年級前五名,偶爾也能夠考僥倖滿分。到高考的時候,理綜物理,滿分110分,我錯了一個選擇題6分,考了104分。
-
3 # 一棵銀杏樹
數學,物理,很多當時會寫的題目,過一段時間再去寫就不會了是因為:
1,從“記憶”兩個字的理解,就是“記”是將知識儲存進去,“憶”是將知識提取出來,學可知識首先要先“記住”,然後才能靈活運用,也才能提取出來。
2,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的研究,人最初的記憶很快,是瞬間記憶,但也忘的快,所以在學習後,20分鐘複習一次,1小時後再複習一次,然後是一天後,一週後,一個月後,就這樣不斷重複複習次數,就可以“記憶猶新”,否則會“形同路人。”
3,只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複習頻率,就可以讓你學習效率明顯的提高。
-
4 # 江蘇考英語
題主說當時會做,可是一段時間後,為什麼我們就忘了呢?這很普遍,我們作為老師,我們也經常遇到此類情況。有一次一位新老師高興的說,考試的題目是我講過的。這次孩子們的成績一定好。成績出來後,他就大發雷霆,原因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不會做!
題主如果當時會做,那是因為你在“趁熱打鐵”。老師剛講完概念,公式及解題方法,也給你例題了,你需要做的是模仿,再查詢一下公式,就能做出題目來了。
比如,你的同學給你介紹他的朋友——能說會道,性格開朗,不過脾氣有點急,內心還是很善良的。你就是透過這些概念——“性格開朗,有點急脾氣”,你就認識了這位朋友,可是你真的瞭解他嗎?即使你們吃了一頓飯。
我們需要進一步瞭解才行。而加深認識的兩個方法就是,同一主題的大量練習,和及時複習。
平時做題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大量練習就夠了嘛?高中時我物理很好,可是,我就是考不過前排的女生!我的方法是不停地買資料,然後就做大量的練習。而我前面的女生資料少的可憐,只是做一下課後練習,和老師的試卷而已。我想知道為什麼呢?後來想明白了,理科無非兩點就是——公式+聯絡。
我前面的女生就是在這兩點下功夫。公式推導和其它知識點的聯絡。重複的做老師教過的題和課後練習。是找到記憶知識點和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絡。所謂的“砍柴不費磨刀工”。
她在前期用力,而我則是通過後期做題來尋找這些關係。目的一樣,顯然她的做法更有效率!
所以,題主說一段時間後就忘記,可以試著及時複習,真得忘記了就需要找老師幫助。
回覆列表
說明你對這方面的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其實很多學生課堂聽老師講,聽懂了,好像會做了,但下來後,不會做,這個都是掌握不夠牢固的現象。要改變這種情況,建議如下:課後針對該知識點多學習,多練一下相關習題,熟能生巧,加強鞏固,如果學得好,還要加強拓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