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釀松山閣舊主
-
2 # 徐騰宇的世界
首先,你這個問題是把一個王朝的發展歸結到具體的某一個人身上。確實,在古代專制集權社會之下,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人的因素很重要,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一個王朝或國家發展的制度因素,社會因素,自然因素,經濟文化,外部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也在影響或決定一個國家社會的整體走向。
孝莊和慈禧生存的時代環境不一樣,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孝莊面對的是純內部問題,在當時開創帝業,百廢待興之際,一切工作中心就是維護愛新覺羅氏開創的帝業,這在整個愛新覺羅氏皇族裡也是公認的,所有的問題都必須給這個核心問題讓道。如果辛苦建立的愛新覺羅帝業被內鬥而亡,所有的滿族人都將會成為犧牲者,整個皇族都是有這個共識的。
而到了慈禧時代,大清已經走過了所謂的康乾盛世這一段時期,整個大清逐漸走向沒落,但是滿族統治集團並沒有這樣的認識,仍然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到慈禧時期更是內外交困,尤其是面臨西方社會大規模入侵,在此之下,不只是慈禧,可以說當時整個中國都很難找到這樣一個能承擔起中國現代化重任的人,近代中國每前進一步都是極為困難的,如何面對處置西方文明,近代華人身上的歷史包袱實在是太沉重了,當然了我們也不能過於苛求古人,因為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們不可能超越他們所處的時代,這就像我們現在不能去苛責一個明朝的人不會使用電腦一樣。
但是儘管如此,慈禧作為帝國的實際掌控者,她是負有主要責任的,她完全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她的自私,戀權,貪婪,霸道,愚昧,幼稚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近代中國歷史的走向,她其實可以像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那樣,她有條件有資源有手段去實現這個目標,讓大清重新振作起來並且和列強平起平坐。但是她沒有去做,相反在某種程度上還促進了帝國的崩潰。這就進一步說明了一個道理,人的因素在封建專制集權體制之下是多麼的重要,但是同時對一個封建專制集權的國家及其人民來說也是多麼的危險,因為你不知道這樣一個人會將國家帶往何方,無數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個道理。
-
3 # 山野無名
清朝成為女人,敗也女人。清初的孝莊力挽狂瀾,力主順治繼位,阻止兩皇叔爭權奪利,避免入主中原毀於一旦。清末的慈禧為了私慾,權欲,敗光家底,最後倒臺
-
4 # 張傑談史
其實,比較這兩個人並無多大的意義,因為如果把她們互換下位置,慈禧未必做得很差,而孝莊的結局和慈禧不會有多少分別。這是因為清朝在孝莊和慈禧這兩個時段面臨著完全不一樣的時局。
孝莊面對著的是明清易代,雖然直到今日對明清易代這幾十年中的歷史依然有很多爭論,但是基本點還是搞得清楚的,那就是明清易代只是封建王朝的更迭,而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著現金與落後之分,明朝滅亡後,清朝並無太多的外來壓力。而慈禧則不同,慈禧自1860年代上位後,面臨著外來入侵逐漸加劇的局面,以及如很多有識之士所說古今之未有大變局,這不是一個人能夠應對得了的。畢竟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已經無形中進入到整個世界歷史的範疇中。
固然有些人從兩人的性格、所輔佐的皇帝的能力等角度來分析二人,但是問題在於她們本質都是太后,並不可能相差很多,事實上,正是她們所處時代,才讓她們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
5 # 歷史長河中的魚
孝莊13歲就嫁給了皇太極,25歲的時候生下了順治。在後宮中她並不是最受寵的,皇太極最喜歡的是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可是海蘭珠由於愛子的夭折也很快抑鬱而終,接連失去愛子和愛妃的皇太極也隨之在悲痛中去世,這一年孝莊30歲。
順治繼位時年僅6歲,不可能處理繁雜的軍務和國事。堅強的孝莊不辭辛勞,審時度勢聯合攝政王多爾袞,逐漸穩定住了形勢。為大清萬年基業的開創,建下了不世之功。天下初定,順治也已經長大成人,按說孝莊也可以頤養天年了,可是在她48歲的時侯,順治又丟下了幼子康熙突然去世了。
此時的康熙也只有八歲,隨之他的母親又去世了。於是,孝莊又勇敢的挑起了輔佐孫子的重擔。她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養康熙,經常給他講述先帝創業的艱辛與不易,激勵他將來要成為有抱負、有作為的人。教育他要“寬裕慈仁,溫良恭敬”,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康熙十分孝順自己的奶奶,每天都去探望請安,一些軍國大事也會事先徵求她的意見,祖孫倆有著深厚的情誼。
1687年12月25日,75歲的孝莊與世長辭。康熙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事情真的到來時,他仍然難以承受,孝莊去世後一連10多天,康熙晝夜痛苦不已,滴水未進,乃至吐血昏迷。直至康熙的晚年,與大臣閒聊時提及自己的奶奶,他還禁不住潸然淚下。
孝莊是順治和康熙兩代皇帝的保護者和引路人。雖然她一生命運坎坷,但是作為一個女人來說,她是完美的,也可以說是一個楷模,中華傳統女性固有的美德在她身上都有著良好的詮釋。
慈禧坎坷的命運與孝莊類似,也是早年喪夫,中年喪子。她的能力也不遜於孝莊,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與孝莊相比,在她身上缺少的是善良、體貼、本分和內斂,多出的是自私、野心和對權利的渴求。她視權利為生命,至死都緊抓不放。她為所欲為、奢侈腐化,貪圖享受,全然不為大清的後世江山著想,正是所謂: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回覆列表
孝莊和慈禧簡單來看是真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夫死,子死,依靠能力很強的叔叔穩定了朝政,完成了最初的權利交接。但她們之後清朝的兩種局面,確實迥然不同,分析其根源,我感覺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是接手時的局面不一樣。孝莊之時,黃太吉死,福臨立,滿清正是面臨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出色完成了邊遠少數民族到中原王朝統治者的高難度轉換,這時候,創業的艱辛與窮人驟富的心理都對孝莊有很大的影響,激勵她撫育子孫,鞏固得來不易的家業。慈禧就不一樣了,滿清天下已經兩百年,她很理所當然的把全天下當私產,同時又有少數民族統治者的狹隘心態,寧願“量中華之物力,皆列強之歡心”,也要保住一家天下。這是她們兩個人的政治格局造成的,孝莊小民驟富,有野心,慈禧崽賣爺田心不疼,保持她個人的地位就夠了。
二是所輔佐的皇帝能力差距太大。孝莊生命裡的三個半男人,黃太吉,福臨,玄燁,再加上算半個的多爾袞,那俱是一時人傑,滿清能從白山黑水裡走出來,得益於他們三代加上老爹努爾哈赤的開拓之功,說白了,孝莊身邊的男人有出息,她自帶起跑線優勢。慈禧就不同了,滿清江河日下,皇帝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慈禧的三個半男人,也就算半個的奕訢有點能力,咸豐、同治、光緒都是養在深宮,一點人主的魄力都沒有,遇上前所未有的時代變局,逆之則亡,慈禧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