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嶋演已就位Action
-
2 # 煙十三
我的家鄉,是在湖南衡陽的一個小鎮上。
從小父母外出打工,我和妹妹跟著爺爺奶奶長大,過著老家最傳統最平凡的生活。
一到冬天,總有一些老家的美食在記憶中閃閃發光,讓我一回想起來就口舌生津,回味無窮。
【01】熱騰騰的豆腐腦
從立冬開始,天氣漸漸寒冷。這時,爺爺奶奶老早就張羅著做豆腐啦。一般都是跟村裡其他人家一起做,李家備柴火,唐家備工具,張家備人力~~。
我家門口就放著村裡唯一的一個石磨,大傢伙把黃豆浸泡一夜後,用桶子盆子端到我家來,老石磨吱吱嘎嘎的將黃豆磨成了濃濃的豆漿,然後還要經過燒火,熱水煮濾、榨漿等環節,最後灑上石膏粉凝固成型,等待片刻後熱騰騰的豆腐腦就新鮮出爐了。
奶奶一般先舀上一碗,放點白糖給我吃。醇厚的豆香入口,甜滋滋的,很美味。剛出爐的豆腐腦還可以上鍋稍煮,放點鹽、醬油調味,最後撒點翠綠的蔥花,鹹香四溢,爺爺每次都能吃一大碗,感覺冬天都暖烘烘了。
【02】衡陽米麵
現在很少能吃到純正的衡陽米麵了,會這門手藝的老人家越來越少。
我的家鄉主要種植稻穀,所以餃子這種麵食,我是出來外面才吃到的。南方的稻米,也可以做出很多花樣,衡陽米麵便是一種。
將今年的新米用石磨磨成米漿,然後灶臺燒火,燒開一大鐵鍋的水,舀上一勺米漿放在一個大鐵盤子中,奶奶用巧手搖晃鐵盤,米漿就成了薄薄的一層了。
上鍋蒸幾分鐘,等米漿熟透成米麵後,將一整塊圓米麵取出,放在曬穀場的竹架子上晾乾。等晾乾透了,取下來用菜刀切成一塊塊長條狀的米麵。
這些曬乾的米麵,可以放好幾個月,全家人的早餐就靠它了。
在寒冷冬天的早晨,奶奶用廋肉絲、霜後的白菜葉、翠綠的蔥花做配料,煮一鍋香氣四溢的米麵,吃上一碗,胃裡暖暖的,心裡也超級舒坦了。
【03】衡陽糄粑
糄粑是衡陽的特產,也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童年回憶。
糄粑也叫神曲粑,是用自己家種的糯米、粳米,按比例混合磨成米粉,加入中草藥做的酒麴發酵,再用臘葉草、光藤等10多種草本植物熬煮的汁水和勻,然後奶奶將這些和勻後的米粉手工搓成團,壓成餅,再放到用稻草杆、秸稈做的溫床上發酵,經冬天溫暖的太陽曬乾而成。
吃的時候,要把曬乾的糄粑先浸泡2小時,然後上鍋蒸熟。蒸熟後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鍋里加油和白糖煎的焦焦黃黃再吃。做好的糄粑軟糯香甜,米香四溢,很是誘人。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加入了中草藥,糄粑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而且對小孩子積食、消化不良有很好的幫助,在老家,奶奶每年冬天都會做糄粑給我們吃。
-
3 # 武廣義
今天是立冬,這是24節氣之一,意為著秋天走過去了,冬天來了,今天東北民俗吃餃子,餃子向人的耳朵,東北很冷說是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所以在這天吃餃子。配上杭椒牛柳高熱量這個冬天就不會冷 老式鍋包肉,不是現在番茄醬做的,有的是滿滿回憶。東北人好酒,說是喝了酒能驅寒,朋友們你們參加這個行列來吧。
回覆列表
按中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飲食保健也很重要。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後,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並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症狀。
那麼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蔔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裡美蘿蔔、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
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
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於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養陰、蘿蔔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胃、大棗粥可益氣養陰等等。〔詳細〕 ●立冬補冬 不可盲目“進補”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
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這裡須要注意的是,中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與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
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除此之外,還應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養顏篇 ●冬季合理進補水果 寒冷的冬天給自己適合的進補是十分必要的,除了飲食的進補還有從吃水果來補。在這個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機能調整到最好,同時也能吃出一份健康吃出一份美麗來。
冬天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面板乾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