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下探索
-
2 # 浮生說歷史
李隆基又被稱為唐玄宗。如果說你不認識李隆基,那麼總認識楊玉環吧。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話說李隆基自從得了楊玉環這位美人之後,那是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而不聞政事。
但是在沒有楊玉環之前,李隆基卻是個非常勤勉的好皇帝,並且創立了大唐盛世。他在位時不僅知人善任,還整頓吏治,縮減了國家開支,努力發展外交,將大唐的經濟、科技、文化都向上提高了一個檔次。
李隆基的成就1.眼光好,放眼望去都是賢才
李隆基看人的眼光特別準,他先後任命了姚崇、宋璟作為丞相。這兩位都是非常敢於向皇帝諫言的忠臣,不僅在政治政務上成為了李隆基的得力助手,還幫助李隆基發掘了不少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除此之外,李隆基還任用了張嘉貞、張說、、韓休、張九齡等人,這些人各有千秋共同為大唐效力,又可以彌補玄宗的不足。
2.整頓吏治,縮減開支
玄宗在位時,發現朝廷中有很多無用的管職,有些還是皇親國戚靠走關係進來的。這樣的人不僅佔用了國家的資源而且也對朝廷無益,於是他就重新立下了規矩,精簡了人事結構,也為國家減少了很多開支,提高了官府的辦事效率。
3.整治軍隊,提高邊疆防禦力。
玄宗之前一直採用的軍隊管理制度存在著很多弊端,致使兵力大量流失,軍隊整體戰鬥力弱等。為了改善這種現象,他接受大臣的建議,成立了僱傭兵制度。不停地擴充軍隊人手,並加緊時間訓練士兵。將失去的國家領土重新收復了,還開始開疆擴土。鼓勵百姓耕田,為軍隊提供糧草;並派人專管馬匹的供應問題。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大大得提升。
4.努力外交,經濟繁榮
唐朝時候國力強盛,民風開放。這也與它一直致力於國家外交有很大的關係。玄宗樂於外交,與高麗、日本、波斯、天竺等數十個個國家都保持著友好的往來。外邦友人不僅可以來到大唐境內經商,可以居住下來進行學習交流。
4.發展農業,打擊惡意侵佔土地的行為
民間常有一些有權勢的家族惡意侵佔土地的,或者是農民惡意隱瞞自己所擁有的土地數量。這不僅損害到了百姓的土地利益,也為國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玄宗派人嚴格查辦此事,堅決打擊惡意侵佔土地,隱瞞土地的行為。使老實本分的農民都有地可種。這種舉措大大鼓舞了農民耕種的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產量從而帶來了國家經濟的繁榮。
結 語唐玄宗在前半生對國家管理的很不錯,但是後半生因為被美色所誤,加上國家太平,一切和樂融融。他便開始沾沾自喜,不思進取,對朝政不如以前上心了。
由於對楊玉環的過度寵愛,使得楊氏家族權利增加,影響到了朝政的平衡,從而釀下了嚴重的惡果,也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
如果李隆基還保持著他剛做皇帝時候的初心,及早的將罪惡的種子殺死,安祿山也沒有機會造反作亂,也許後來楊玉環就不用死,他就可以美人與江山兼得。
安史之亂過後,李隆基已經退位成為了太上皇。但是他的愛人已去,一個人在後宮之中孤苦伶仃,鬱鬱寡歡,最終享年78歲。
回覆列表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歷任衛尉少卿、潞州別駕。唐隆元年(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李隆基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唐玄宗明確宣佈:“官不濫升,才不虛授,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他決心選賢任能,量才授職,整飭吏治。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於事的現象,提高了官府辦事效率,又減省了國家開支。
李隆基不僅對內政進行有效的治理,還進行了兵制改革,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李隆基接受了宰相張說的改革主張,建立僱傭兵。對邊疆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將原來丟失的領地重新奪了回來。除了對兵制進行改革之外,李隆基還採取了其他很多的整軍措施,如頒佈了《練兵詔》,命令西北的軍鎮擴充軍隊,加強訓練。之後,開疆拓土逐步把營州等地收復,長城以北的回紇等族也自動取消了獨立割據的稱號,重新歸附唐朝,安北都護府也恢復了,唐朝重新行使對長城以北土地的管轄權。爭對西域地區的政權,首先收復了碎葉鎮,然後重新恢復了絲綢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了起來。
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佔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到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之間,李隆基的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使唐朝的經濟又步入正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詔令學問淵博又精通天文曆法的一行和尚改造新曆,以糾正舊曆的失誤。一行先製造了黃道遊儀,以確定黃道的進退。接著,用它測量二十八宿與天體北極的度數。在實際測量中,發現了二十八宿的位置與古籍記載的不同,從而證明了恆星的位置是不斷移動的。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學說早了將近一千年。
李隆基工書,尤善八分、章草,《舊唐書·本紀》稱李隆基“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書法工整、字跡清晰、秀美多姿,在唐朝書法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家之一。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埋下了唐朝中衰的伏筆。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