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頭哥飈知識
-
2 # 大觀品讀
傘是華人的發明,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傳說傘是魯班的夫人云氏發明的,因為她從魯班建造的亭子得到靈感,進而製造出了一個可移動的能給人遮風擋雨的小亭子——傘。
其實,按進化論來說,古時候的人通常用荷葉或大葉植物遮雨,由此發明斗笠,由斗笠再發明傘,應該是這麼個順序。從此,傘正式走在了華人的生活,成了華人特有的一種家常用品,同時還賦予了其他的含義,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傘文化。
傘傳到宮廷後,很快就成了皇家儀仗的一部分,如皇帝出巡時,會有專人給皇帝撐傘,稱為“華蓋”“萬民傘”,以表示皇帝“蔭庇百姓”。傘的大小、顏色、形制,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誌。如宋代天子用紅色、黃色的傘,而其他人只能用青色的傘。明朝規定普通老百姓不能用“羅傘”,即用綾羅綢緞做的傘,只可用紙傘。傘能代表皇家的威儀和權威。
在民間,傘除了遮陽擋雨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用處,比如華人結婚時會用到婚傘,新娘子落轎後,腳下是紅地毯,頭上還會有人為新娘打上傘,這是為了不讓新娘“驚天觸地”, 避免新娘受邪氣的侵擾。當然有的地方把紅傘就簡化成了紅巾蓋頭,遮在新娘的頭上,寓意跟傘是一樣的。新娘新郎同打一把傘,也象徵著兩人開啟了甜蜜的愛情之路,開枝散葉。
傘能為人遮陽擋雨,所以就引申出了護佑、庇護的意義,在佛教四大天王北方多聞天王的右手中,就持有一把傘,表示天王對眾生的庇護之意。傘的古體字寫作“傘”,字裡面有五個人,象徵五子登科,有著非常吉祥的含義。
所以說,華人之所以對傘情有獨鍾,一方面是傘本身的實用性,另一方面更是傘所蘊含的深刻寓意。 -
3 # 十佳
雨傘不僅在下雨天實用,在炎熱的夏天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遮擋太陽的工具。
傘的起源
傘的起源到目前為止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歷史了,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
古代的傘,是當時的權利象徵,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像頭上的烏紗和身上的朝服一樣,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誌。比如漢代時就有規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傘,三品以上的官員用青傘,而宋代則天子用紅黃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代的皇帝或高官出巡時乘座的轎子或車子都張著傘蓋,以示"庇廕百姓"。因此這種傘又稱“涼傘”、“羅傘”、“萬民傘”,書面語又稱“華蓋”。但是傘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擋風、避雨。
那雨傘是誰發明的呢?
是中國的巧匠魯班發明的,傳說很久以前是沒有雨傘的,下雨天,人們就是用荷葉頂在頭上,用來擋雨。一天,魯班看見幾個孩子在烈日下頂著荷葉玩。他就照著荷葉的樣子做了起來.他先用竹條紮好架子,再蒙上羊皮……魯班的妻子看見了,高興地說:要是能把它收起來就更好了。魯班冥思苦想,做了許多次,終於造出了能開能收的傘。
傘除了遮擋風雨還有什麼具體的意義?
傘,不僅是一種古老的生活用品,也不只是官府的儀仗裝飾,還是戲曲、歌舞、雜技藝術中常用的道具。現如今,傘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僅為遮風擋雨所用,它的家族可謂子孫繁衍,款式眾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傘的樣式、功能的追求也在不斷求新,因而一些多功能、新樣式的傘也不斷被髮明出來。
傘之家族
有飛行員必備的降落傘,有摺疊自如的自動傘,還有用於用於裝飾的小小的彩色傘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傘的樣式、功能的追求也在不斷求新,因而一些多功能、新樣式的傘也不斷被髮明出來。
比如國內出現了一種特殊功能的安全傘,傘柄上裝有安全錘或破車窗器。在危急的情況下,可以緊急砸破車窗,割斷安全帶,緊急逃生。已經不再是一把普通的遮陽,避雨的工具,而是可以保護人們生命安全的一把工具。
傘的傳播
傘在中國誕生之後,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日本在唐朝時先後向中國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餘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歷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製造工藝帶到了日本。
1747 年,英國一位叫祖納斯的商人到中國旅行,發現華人打著油紙傘在雨中行走,雨停後把傘一收,隨身攜帶,特別方便,回國時便買了一把。回去後不久,正逢一個雨天,他便撐開帶回去的那把雨傘在倫敦街頭上行走。按當時英國的宗教傳統認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傘遮住雨就是違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漢努威因此受到嘲罵和詛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擲雞蛋。但是,雨傘的好處卻人人可見,終於在一片反對聲中逐漸盛行起來。到 19 世紀中期,雨傘成了英華人的生活必備品,而且用傘也成了英華人的一種榮耀。
回覆列表
關於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還是那位神通廣大的“魯班先師”。
據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
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
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
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黃帝的戰車上有五彩雲氣象蓋子一樣籠罩,遮擋了敵人的水火煙毒,人們得到啟發而發明了傘。
傘的主要功能是遮擋風雨,日常的一個道具,慢慢的有了傘舞、花傘舞、估計是有些地方經常下雨,雨傘成了日常必備品,有時候也許經常是綿綿細雨,人是很奇怪的,有時候撐著傘,卻想試試淋雨,那傘就會被甩出各種動作,慢慢的出現了雨中舞傘,又發展成傘舞,有了表演形式,那傘不能一直是這樣的,就有了花傘,也就有了花傘舞。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女士都害怕紫外線,害怕把自己曬黑了不好看了,有心者發現這一點,設計生產了防紫外線的遮陽傘。讓你下雨打傘白天也能打傘。
很多時候,特別的地域,傘已經成了一種裝飾品,江南地區,趁著油紙傘的姑娘,想想都覺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