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EO來信
-
2 # 兜兜3853973
我不想說像流水賬一樣介紹一般人在美國如何網訂外賣,比如具體的操作步驟,僅說一些我留意到的點。
我也就只用過seamless,所以我只講seamless 這個app不說美國的整個網訂外賣平臺。seamless上包括中餐都會在每道菜下列出食物配料,這點很棒我可以根據配料點菜,有時候在國內點菜看菜名也是一頭霧水,不過這點可能和西方烹飪特色有很大關係,他們的菜大多是熟食的混搭,不像中餐料理是生食混搭後煮熟,所以他們的選單就像他們的食物擺盤一樣很重視搭配,所以也緊跟著重視列舉配料,意在向消費者解釋他們的食物搭配,我個人是這麼想的,說回國內,我想說國內的外賣app也應該強制要求列舉配料,這裡說的有點跑了。我覺得這個app需要改進的就是應該給食物配圖,然後使用者評價體系也不成熟,不像國內爭著曬圖爭著加精,不過這點又和使用者獎勵機制不無關係,但主因應該還是中美使用者的消費習慣,美華人雖然嘴炮但不喜歡在外賣平臺講廢話。所以我再多嘴一句,國內品牌要擴到美國,重中之重是瞭解美華人的飲食習慣、烹飪習慣、消費習慣,當然如果能做到一定程度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也是挺有突破,但是,good luck!
以上是關於產品內容的,至於產品運營方面比如平臺和商戶間如何扣點,這些我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騎手都是商戶自己僱的,所以像美團專送這種平臺擁有自己的騎手以保證送餐服務質量這種操作,可以在美國試試看,但是你造嗎,美國送餐要另外給騎手小費,如果你不滿意他的送餐你可以拒給,小費面前送餐質量還是挺有保障的。
綜上,中國的服務平臺去到美國一定會有些水土不服,畢竟兩華人的飲食消費習慣差了兩個馬裡亞納海溝,但是我們同他們的不同或許基於他們可以被視為一種創新?還是災難,我也不好說,但是如果不創新,肯定是打敗不了他們本土的網訂外賣平臺的,因為據我的直觀使用體驗以及在地鐵看到的其它外賣平臺廣告的感受是,他們已經很成熟了!(你可以說我的感受來的很片面,但事實就是他們給我這樣一種感覺)
回覆列表
美團創始人王興與滴滴創始人程維(右)
3月底到4月出,國內外賣市場並不平靜,滴滴為了掣肘美團進軍打車業務,進而在無錫推出了外賣業務,雙方你來我往的第一回合,貌似打了一個平手。
在監管部門的約談之下,打車行業和外賣行業的補貼大戰才暫時告一段落,畢竟誰也不想頂上一個擾亂市場、不正當競爭的罪名。
然後我們將目光移往美國,在這個燈紅酒綠的資本國度,一場外賣行業大戰也正在上演。而主角是我們熟悉的網約車公司Uber(去年推出了主打送餐服務的Uber Eats),以及我們不熟悉的美國外賣行業第一名Grubhub,還有同行業的Doordash、美國同城快遞公司Postmates、以及亞馬遜推出的亞馬遜餐廳(也做送餐服務)。
就在2015年之前,美華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O2O,直到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要向O2O領域投資200億美元時,美國投資人才發現,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
可惜李彥宏教育了美國投資人,但百度還是沒有把外賣做成功。
言歸正傳,根據美國資料統計公司Second Measure顯示,過去一年中,Uber Eats成為了增長最快的外賣公司。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即使在西雅圖這樣的亞馬遜公司總部所在地,Uber Eats的市場份額也比亞馬遜自己推出的亞馬遜餐廳的市場份額要高。
這相當於在貝索斯的大本營裡,依然獲得了外賣市場的優勢。不知道世界首富瞭解到這一資料後,會不會加強他在外賣領域的投入。
Uber Eats市場份額在上升,而Grubhub的市場份額在下降,資料來自Second Meas
由圖可見,Uber Eats的市場份額從去年10月份之後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目前佔據2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美國外賣行業的領頭羊Grubhub的市場份額則是在快速下降。更是在今年3月之後,市場份額掉到了50%以下,可以說如今的美國外賣市場,也是處於“諸侯亂戰”的境地。
但美國的外賣市場還並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競爭境地,因為其市場本身也在快速增長,Second Measure的另外一項資料表明,美國外賣市場的規模從去年8月到今年3月中,擴大了51%。可見美國的外賣市場仍然處於一個初級階段。
在美國主要的22個城市中,各大外賣公司的市場份額統計圖
最近還有訊息爆出美國外賣市場排名第三和第四的Doordash、Postmates兩家公司創始人還曾在去年商量過合併事宜,以此來對抗目前排名第一的Grubhub和第二的Uber Eats。
Doordash和Postmates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加起來有美國市場的24%,加入兩家公司合併,那合併後的新公司將會超過目前排名第二的Uber Eats,成為全美第二大外賣公司。
原來美國創業者也喜歡玩合併的資本遊戲!
4
全美主要城市,各個打車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
由上圖可見,Uber Eats在德州的阿爾帕索、福特沃斯等城市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在紐約、費城、波士頓等城市裡,Grubhub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有趣的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東北部的工業和港口城市傑克遜維爾,Uber Eats和Grubhub平分秋色,雙方几乎是各有50%的市場份額。
而在加州的聖何塞、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等城市,Doordash則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
美國的外賣市場確實處於“諸侯割據”的狀態之中,也是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
美團之所以想做外賣市場,估計也是看到了Uber Eats在美國市場的快速發展(當然王興估計會說這是他早就謀劃好的戰略了)。
如今在中國和美國,都發生著外賣市場大戰。外賣行業的爭奪,何時會有國際公司之間的競爭呢?
這或許得看國內是美團與滴滴誰會贏,以及國外Uber Eats和Grubhub、Doordash誰會笑道最後吧?
近期因為美國封殺中興晶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國內網友都在感嘆國內的競爭都是商業模式上的競爭,外賣、共享單車、無人貨架等等,而核心的底層技術如晶片研發、人工智慧等都掌握在國外人手裡。
其實現在看來,國外也有商業模式之爭,國內也有核心技術的挑戰。
還是應了那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恩怨。美國市場的商業競爭並不比我們國內高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