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郭威叛漢時,後漢隱帝劉承佑殺死了郭威在京城的所有家人,其中就包括柴榮的長子、次子、三子。

    四兒子就是柴宗訓,趙匡胤陳橋兵變後,把柴宗訓降為鄭王,遠遷房州,賜其丹書鐵券。看起來趙匡胤是仁至義盡,但是實際上疑點重重。

    首先如果真想要善待柴宗訓,為什麼不找一個富庶繁華之地,卻把他遷到了鳥不拉屎的房州。房州就是現在的湖北房縣,那地方是有名的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在宋朝,房州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且周圍山川阻隔,地形崎嶇,路途極為不便。這是優待嗎?這就是傳說中的監禁。

    而且柴宗訓年僅二十就死了,宋朝雖然人均壽命不高,但是柴宗訓好歹也是個王爺,監禁歸監禁,錦衣玉食,碧宇華服總該是有的。不吃苦不收累不用打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過著,連二十年都活不起?

    所以守仁君認為,大機率柴宗訓是遇害了。雖然五代十國是一個無仁無義,無君無父的年代,後周滅了就滅了,沒有多少人去想念,但是為保萬無一失,趙匡胤,或者是他弟弟趙光義(他弟弟的可能性比較大)應該是對柴宗訓下手了。

    不僅如此,柴榮的其他幾個小兒子下場也很不好。

    柴宗訓的三個弟弟柴熙讓柴熙謹柴熙誨,除了熙謹被潘美挽救下來並撫養長大,其它兩個人全部在陳橋兵變後不知所蹤。而且潘美收養熙謹是從屠刀下搶下來的。雖然沒有記載,不過不知所蹤應該就是遇害了。

    但是趙匡胤對柴家的恩惠也不是沒人繼承。柴榮是郭威的養子,他親爹是柴守禮。陳橋兵變的時候柴守禮還活著,他是高舉雙手支援趙匡胤的,所以宋朝建立後他日子過的其實不錯,趙匡胤對柴榮後人的恩惠實際上都是柴守禮家族享受了。

  • 2 # 中孚鑑

    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後周的第二個皇帝,他在三十九歲時駕崩,柴榮駕崩後,其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是為後周恭帝。但是後來發生陳橋役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宗訓被迫讓位於趙匡胤,趙匡胤登基為帝,建立宋朝,後周滅亡。

    後周世宗柴榮有子柴宗誼、柴宗誠、柴宗諴、柴宗訓、柴熙讓、柴熙謹、柴宗誨七人。

    那趙匡胤登基為帝后,是怎麼對待後周世宗柴榮的七個兒子的呢?

    柴宗誼、柴宗誠和柴宗諴三人死的早,都是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所殺,並且當時因為他們年齡小,柴宗誠和柴宗諴當時還沒有名子。

    後來後周太祖郭威分別賜他們名子為“誼”“誠”“諴”。並且贈柴宗誼為太尉,追封越王。柴宗誠贈太傅,追封吳王。柴宗諴贈太保,追封韓王。

    所以他們三人的結局和趙匡胤是沒有關係。

    柴宗訓在趙匡胤登基後,他就由皇帝之尊降封為鄭王,並遷往房州,趙匡胤對他還是不錯,曾下旨優待於他,並且賜柴家“丹書鐵券”,保證柴氏子孫可以永享富貴榮華。

    同時柴家後來縱使有罪也不得刑加於身,就算有謀反大罪,也不能在市曹處置,只能在獄中賜自盡,更不加以連坐之罪牽連柴家他人。

    雖然趙匡胤對柴宗訓還不錯,但柴宗訓卻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去世於房州,當時趙匡胤非常難過,他素服發哀的同時又輟朝十天。柴宗訓去世後,諡號為恭皇帝,所以柴宗訓又稱為後周恭帝。

    柴熙讓,原名柴宗讓,他是柴榮的第五子,柴宗訓登基為帝后,就改名為柴熙讓,被封為曹王,後來柴宗訓讓位於趙匡胤,柴熙讓的下落不知所終。

    柴熙謹,是後周世宗柴榮的第六子,柴宗訓繼位後,被封為紀王,本來趙匡胤登基後,要殺了年幼的柴熙謹,但被潘美和盧琰所勸阻,後來潘美就收養了柴熙謹,並改為潘姓。後來趙匡胤也沒有問過柴熙謹的情況。

    柴宗誨,是柴榮的第七子,柴宗訓繼位後,被封為蘄王,趙匡胤登基後,柴熙誨被大臣盧琰收為義子,為並改名為盧璇,後來盧璇深受宋真宗的信用,並被封為武烈侯。

    所以趙匡胤雖然取代後周建立大宋、登基為帝,但他對柴家還算是好的,相對於別的王朝對待前朝皇室之人,柴氏家族的結局還是不錯的。

  • 3 # 浮沉於史

    我們知道,趙匡胤陳橋兵變,登上帝位,作為皇帝的柴氏自此走下權力神壇。

    縱觀歷代的軍事政變,沒有不流血的,尤其是作為前代皇室成員,他們幾乎都難逃被殺戮的命運,因為斬草須除根。

    大臣誅諸呂,漢文帝登基,漢惠帝子孫皆被殺死;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與李元吉二人被射殺,二人子嗣盡戮,包括在襁褓中的嬰兒;

    朱棣靖難之役,朱標一門子孫,除去失蹤的朱允炆父子和一個被軟禁起來的孩童(軟禁至五十多歲),其餘盡皆被殺,除去這些,南京宮女亦是被屠戮一空。

    但是在趙匡胤這裡,卻是難得的沒有動刀,其寬仁大度可見一斑。

    趙匡胤之“杯酒釋兵權”,亦為千年美談,對於功臣大將,他也沒有進行迫害。

    趙匡胤沒有迫害的這些人中,就包括皇帝柴宗訓本人,和其宗族子弟。

    我們來談談柴榮的七個兒子。

    趙匡胤奪位之時,柴榮七子中,三子已亡,這都是漢隱帝劉承祐下的手,因為郭威叛漢,連累了家人。(柴榮為郭威養子)

    柴宗訓被降為鄭王,頗受趙匡胤禮遇,可惜他沒能活多久,二十歲即英年早逝,這位曾經的天子,也許便是鬱鬱而終。

    剩下三位,分別是柴熙讓、柴熙謹、柴宗誨。

    老五柴熙讓在趙匡胤奪位時便不知所終,其實我們看歷代歷史,像這樣於變亂之中失去蹤跡的,還真有不少,比如朱允炆父子,亦比如唐昭宗第十六子李禔。

    老六柴熙謹和老七柴宗誨的結局差不多,都是被宋廷大臣收養。

    柴熙謹的收養者為潘美,潘美在影視劇中的形象是潘仁美,當然,潘美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壞,他曾追隨宋太祖東征西討,亦曾跟隨宋太宗伐遼,頗有戰功,不過楊業之死,確實與他脫不開關係。

    以今天的角度來看,楊業之死,極有可能是宋太宗的授意,畢竟他的繼位是有爭論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他必須用武力擴張來鎮壓國內的不同聲音,問題是他打敗了,而且是身中三箭,乘牛車逃回南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擁兵將領們就比較有威脅了,他們會有想法,畢竟這時候,宋太祖的兒子們並沒有死絕。

    既然如此,那就在回京的路上順手把這種隱患給解決了,承擔這個罪名的,當然就是潘美了。

    言歸正傳,老七柴宗誨的收養者,是盧琰,柴宗誨算是比較幸運,他直到真宗一朝,都頗受重用,並受封為侯。

    柴榮九泉之下看到這種狀況,應該會比較欣慰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沂蒙春芽醬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