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推薦c草莓糖
-
2 # 太白米
在電影中,卡梅隆讓我們感受到了好萊塢大片的感覺。這部電影雖然盡力還原了漫畫的故事情節,但改變依然很大。其實,《阿麗塔》中最亮眼的地方還是在它的特效和CG上。這部電影的特效和CG,已經達到了當前電影的巔峰水平。從電影的打鬥場景上來看,買了電影票的人就已經回本了。如果非要說和日漫劇情不一樣,尤其是苛刻要求的觀眾,那看起來就沒有多少滋味了。這部電影是非常值得看的,打鬥場景非常好,卡貝隆導演在特效方面處理的非常棒。而且這是一部漫改電影,如果覺得《阿麗塔》看得不過癮,完全可以回家看看漫畫,能夠體驗到不同的感受。
-
3 # TANDO
說些其他回答中沒提到的。
為方便沒看過原作的朋友閱讀,本文一律用電影中的名字。
可能比較亂,想到什麼寫什麼,湊合看吧,如有不對請指正。
2.依德在原作中對阿麗塔的感情比較複雜,是父母情但是又有點超越父女情(像戀人),這一點很多人會有爭議,看個人怎麼理解,因為那個年代的漫畫我也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文化差異,我個人覺得依德有些話很sao根本不像是一個父親該對女兒說的(可能不同年齡段的理解也會不同),電影中就不會這樣。
3.阿麗塔的狂戰士機甲是依德找到的,她甦醒後的第一副身體是依德臨時給的,不是做給依德女兒的,而且還有很多地方還不完善,所以依德一直在不停的殺通緝犯賺錢給阿麗塔買零件。這也導致了阿麗塔第一次跟格魯伊什卡交手的時候就碎了。
4.格魯伊什卡的爪子是從一個競技場比賽(在廢鐵城東部舉行)選手那裡搶過來的,而且是他自己搶的,電影中把那個角色放到了機動球比賽(在廢鐵城西部舉行)裡,爪子是雨果的team去搶的。
5.格魯伊什卡是有感情的,而且出身很慘,電影裡砍掉了這部分,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傀儡,阿麗塔最終擊敗格魯伊什卡的時候用的是狂戰士裝甲,而且到了最後格魯伊什卡喜歡上她了,被打敗以後阿麗塔也為他落淚了。
6.雨果的人設是一個一心只想著怎麼去撒冷的人,從始至終他都沒有愛過阿麗塔,他們倆的感情只是阿麗塔單相思而已。
7.雨果年幼失去父母,是哥哥一手帶大他,感情很深,簡單地說,就是哥哥想去撒冷,造了個熱氣球,造飛行器是死罪,然後哥哥被嫂子出賣了,隨後賞金獵人來把他哥哥幹掉了。所以去撒冷就成了雨果這輩子最大的目標,他想替哥哥去完成他沒完成的心願。這是日漫一貫的套路,也很有說服力,但是我不明白這段背景明明用不到5分鐘的片段就能說清楚,但就是被砍掉了,導致觀眾覺得雨果對撒冷的嚮往有些莫名其妙。
8.雨果乾的不是拆零件,是偷脊髓,但是偷玩會給依德打電話讓依德去救人。真是一條龍服務啊…
9.最後殺死維克多的不是阿麗塔,是依德。
10.雨果沿著管子網上爬不是因為被通緝了,而是他知道自己被維克多騙了,因為根本沒法去撒冷,然後就瘋了,接著就開始爬,後面在管子上發生的電影基本100%還原了。其實電影中對雨果往上爬的解釋是“我被通緝了,無路可走了”,好像也說得過去,對吧?
11.阿麗塔註冊了賞金獵人之後就開始跟依德一起打怪升級了,電影裡也沒有這部分內容,我希望是有的,漫畫裡阿麗塔認識雨果之後跟依德一起打通緝犯的時候突然犯花痴想雨果了,然後她就分神了,然後被捅了一刀,然後…刀折了…狂戰士裝甲牛逼!是不是想想都覺得這個階段的阿麗塔很可愛很少女?
12.阿麗塔是在追一個通緝犯的時候認識的雨果,不是電影裡的那樣,認識過程也挺好玩的。認識了之後阿麗塔就就努力打怪賺錢還給雨果洗衣做飯,可惜雨果都不為所動。
13.依德被放逐是因為自己心生殺念,觸犯了撒冷的法律,而不是因為女兒的病。當然電影給他設定了女兒,改成因為女兒的病才被放逐也說得過去。
14.阿麗塔掏心那一段漫畫裡沒有,反倒是阿麗塔剛加修岡的時候掏出來過,作為籌碼。不過這都是後面的劇情了,她心臟的反物質技術在原作世界觀裡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術。
15.加修岡和機動球裡一閃而過的瘦瘦的一身紅色機甲的妹子會對阿麗塔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16.阿麗塔被格魯伊什卡打碎後,依德也負了傷,那時候還沒認識雨果,他抱著殘缺不堪的阿麗塔在街上爬著身邊的人卻冷眼相待,無人伸出援手,最終爬到電話亭打電話叫助手來幫忙。這一段主要是想表達末世之下的世態炎涼,但是電影中的廢鐵鎮明顯被美化了,街上是髒了點亂了點,但是一片祥和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啊,所以這段被砍掉也算是理所當然吧。
17.機動球賽的積分設定很複雜,估計作者自己都弄明白,反正看著爽就行了。
好像電影中涉及到的基本就那麼多了,總的來說,幾個比較突出的改動就是依德的人設和雨果的人設。
18.原作裡沒有絕對的壞人,諾瓦幫過阿麗塔也害過阿麗塔,他有自己的目的。但是電影中他的臺詞是“我發現此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人死去”,估計是打算讓他當個壞人了吧,不知道會不會被洗白。
個人覺得依德的人設改得還是比較成功的,父女情能避免掉一些倫理道德問題,而且給了依德一個破碎的家庭,讓依德無處宣洩的父愛得以傾瀉在阿麗塔身上。
雨果的人設無非是擴大受眾人群而已,不然真是太虐了,這種單相思絕對有人噴這是部賣慘大片,在北美怕不是要被罵死。但是他哥哥的那一段回憶殺我真覺得不該砍,試想一下一個繼承哥哥意志的少年,願意替哥哥走他沒走過的路,是不是覺得魅力指數會上升一些呢?這樣一來雨果對撒冷的嚮往也有了合理的解釋,阿麗塔對雨果的愛也沒那麼牽強了。其實原作中我也覺得挺牽強的,但是仔細想想,阿麗塔的心理年齡應該是16到17歲那樣呀,這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呀,這個年紀裡喜歡上一個人好像也不需要什麼很充足理由吧?可能他的一個小動作就能把你魂都勾走了呢。
最後說一下,《銃夢》系列漫畫是橫跨了上下600餘年的作品,背景設定得之宏大,幾個階段分別講述不同的故事,但是中間又有聯絡,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腦洞。
回覆列表
原作的故事較細膩,視角也比較低,醫生,男朋友,機動球等故事線不是同時發生的。機動球部分的主要衝突和角色也跟電影裡不同。電影裡的幾位主要角色背後都有故事,都很令人唏噓。唯一單薄一點的是女主角,因為她背後的故事一直沒細講,而在發生過的事裡,她的心態整個就是一個單純少女在不斷長大和變化的過程,這過程讀者又一直跟著,所以有單薄之感。
電影的改編方式,有種強捧一個孤膽英雄的感覺,將幾條線強行整合後,基本上把原作的精髓拋棄得差不多了,只在一些情節和視覺上做了比較表面的還原,所以會有看過原作的表示很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