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a花絮aa

    本病的治療應根據病變的輕重加以選擇,原則上輕型可用非手術療法,以內科處理為主,對重型的膽源性胰腺炎及其繼發病變,如胰腺膿腫、假性胰腺囊腫等需積極支援和手術處理,以挽救生命。

    (一)非手術治療

    1.解痙止痛 合用阿托品可對抗其所引起的痙攣,效果好。(2)針刺治療:體針取陽陵泉、足三里、內關、下巨虛、中脘等。耳針取胰區、膽區。(3)劇痛不緩解者。

    2.控制飲食和胃腸減壓 輕型者可進少量清淡流汁,忌食脂肪、刺激性食物,重症者需嚴格禁飲食,以減少或抑制胰液分泌。病情重篤或腹脹明顯者,應行胃腸減壓,可抽出胃液,減少胃酸刺激十二指腸產生促胰液素、膽囊收縮素等,使胰液分泌減少,並可防治麻痺性腸梗阻。禁食期間應予輸液、補充熱量、營養支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低血鈣、低鎂、酸中毒和高血糖等。必要時可給予全胃腸外營養(TPN)以維持水電解質和熱卡供應。優點是可減少胰液分泌,使消化道休息,代償機體分解代謝。

    3.應用抗生素 一般常用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磺苄青黴素、先鋒黴素等,為控制厭氧菌感染,可同時使用甲硝唑。由於胰腺出血壞死、組織蛋白分解產物常是細菌繁殖的良好培養基,故在重型病例中尤應儘早使用,可起到預防繼發感染及防止併發症等作用。

    4.胰酶抑制劑

    5.給予抗膽鹼藥物阿托品、654-2、東莨菪鹼、普魯本辛,以抑制胰液分泌,宜早期反覆應用。同時應給予制酸劑甲氰咪聽呱200mg、4次/日,氫氧化鋁膠、碳酸氫鈉口服以中和胃酸、抑制胰液分泌。胰高糖素對抑制胰外分泌有一定作用,亦可選用。

    6.激素應用 一般因其可引起急性胰腺炎不主張用。

    7。 抗休克:重型者常早期即出現休克,主要由於大量體液外滲,可使迴圈量喪失40%,故出現低血容量休克,是早期死亡原因,故依據中心靜脈壓、血壓、尿量、紅細胞壓積和電解質的監測,補給平衡鹽液、血漿、新鮮全血,人體白蛋白、右旋糖酐等血漿增量劑及電解質溶液,以恢復有效迴圈量和電解質平衡,同時應維持酸鹼平衡,在上述情況改善後,在排除心功不全引起的低血壓後,可應用升壓的血管活性藥物,多巴胺為首選。此外,還應給予廣譜抗生素及激素以調動機體應激能力提高效果。同時應保護腎功能,應用利尿劑,必要時行腹膜透析。呼吸衰竭時,應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予以高流量吸氧,必要時應行氣管切開和正壓呼吸。若有心功能不全應及時給予強心劑。搶救時,均應與有關內科醫師協作方能獲得成功。

    (二)手術治療

    1.適應證:

    ①重型胰腺炎伴嚴重休克,瀰漫性腹膜炎,腹腔內滲液多,腸麻痺,胰周膿腫及消化道大出血者。

    ②膽源性胰腺炎明確者,或合併膽源性敗血症者。

    ④上腹外傷,進行性腹痛,澱粉酶升高,疑有胰腺損傷者,應立即手術探查。

    ⑤多次反覆發作,證實十二指腸乳頭狹窄或胰管狹窄及結石者。

    ⑥併發膿腫或假性胰腺囊腫者。

    1.即使不是因胰腺問題而到醫院作B超、CT或腹部平片檢查,也應順便檢查一下胰腺是否正常。如果懷疑胰腺有問題,應作胰膽管造影檢查。

    2.有膽石症者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3.膽囊、膽管有炎症者,應進行及時、足量的抗炎、利膽治療。

    4.膽道或腸道有蛔蟲者,要儘早進行驅蟲治療。

    5.不飲酒或少飲酒,尤其不要飲用高度白酒。

    6.不可暴食,特別是不應一次進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

    7.採用胃鏡或鋇餐造影檢查十二指腸腫瘤、息肉、炎症或畸形等病變者,若發現其病變與胰腺炎發病有關,應及早治療。

    8.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及早、徹底治療可能併發急性胰腺炎的感染性疾病,如傷寒、肝炎、敗血症、腸病毒感染等。

    9.降低高血脂,積極防治動脈硬化。

    10.謹慎用藥。激素、雙氫克尿噻、硫唑嘌呤、雷米封、消炎痛、雌激素等藥均可以誘發胰腺炎。

    11.進行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注射藥物時,要嚴格控制造影劑的劑量和注射時的壓力,術後要對病人嚴密觀察。

    另外有復發的可能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乳糖不耐受,喝完奶就腹瀉,該如何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