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糧小咖
-
2 # 農民萬歲
根據調查發現,所謂的倒春寒,小麥不出穗只是個別現像。不是大面積都出現這種情況。而是個別小麥品種不適用當地的氣溫而易。按照2017年小麥的儲存量,今年小麥價格不會上漲。2018年小麥以然是大豐收。對個別小麥受災戶,基本如實報給當地政府,會得到相應的補助。農業保險公司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賠償。當然啦經過這次小麥的損失,會對種子公司進行徹底的整頓,嚴把質量關。這也是我們老農民所要看到的。謝謝!
-
3 # 鍾情三農
首先,你說的沒錯,近期不少粉絲向筆者反映,自己所在地區遭受了近年來少見的“倒春寒”。
很多地區在清明節前後氣溫出現明顯的降低,導致小麥沒能平穩的度過孕穗期,在灌漿期即將來臨的時候,各地卻出現了“啞巴穗”的現象。在河南優質麥的主產區——長垣縣和滑縣,很多農戶向筆者反映,今年小麥“啞巴穗”的現象非常明顯,有些地區的小麥甚至有絕收的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為2018年小麥上市價格帶來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小麥遭受凍害為什麼那麼嚴重?俗話說得好,小麥冬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為什麼在冬天的數九寒冬中,柔弱的小麥都沒有什麼問題,反而在陽春三月,已經茁壯成長的小麥卻害怕凍害呢?
據筆者瞭解,小麥凍害根據其不同時期,其實是可以分成很多種類的,具體包括——初冬凍害、越冬期凍害、早春凍害和晚霜凍害!而最近各地遭受的小麥凍害就是最後一種,也就是晚霜凍害!這種凍害是指小麥在拔節至抽穗期間,也就是3月下旬4月中旬發生的霜凍凍害。
至於說原因,那就是這一階段小麥生長旺盛,抗寒力很弱,對低溫極為敏感,若遇氣溫突然下降,極易形成霜凍凍害,氣象和農技記錄顯示,中國的小麥晚霜凍害地區發生較少,主要分佈在黃淮麥區,而本次遭受小麥凍害的地區大多都是位於黃海麥區,比如河南、安徽、山東等地。
近期小麥凍害如何挽回損失?雖然近期很多地區小麥遭受了凍害,小麥損害嚴重,但是透過一定措施還是有必要的,建議農民朋友儘快採取措施,以減少損失。
首先,建議大家在小麥齊穗揚花前後使用福達小麥套餐或者戊唑醇、多菌靈、咪鮮胺等藥劑進行赤黴病、鏽病、蚜蟲、紅蜘蛛的預防和管理。
馬上小麥就要進入灌漿期,再此期間要對小麥進行營養的補充,可以採取噴施相關藥劑的方式增加千粒重,儘可能的挽回損失。
為什麼呢?
所以,請廣大農民朋友做好防範,提前有一個準備。
-
4 # 糧油市場報
即便是不久前區域性地區遭受了比較嚴重的冰凍災害,很多人會以為今年的小麥價格或許將呈現出上漲的態勢。
但是筆者要告訴大家一則不幸的訊息,那就是即便如此,2018年小麥價格下滑已經是必然!
這個問題問的好,很有代表性,想必代表了很多關注小麥市場行情的朋友們的心聲,畢竟前段時間的那一場低溫凍害對部分地區的小麥的影響真的是太大了,甚至有絕收的危險!下面筆者就簡要來回答一下,2018年小麥價格到底會不會因為這場低溫凍害而出現上漲!
近期天氣適宜,全國冬小麥整體長勢較好!不久前,河南、江蘇和山東主產區部分小麥在清明節前後遭遇了“倒春寒”,小麥受凍害嚴重,區域性地區甚至出現了“啞巴穗”,這將跟當地的小麥生產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但是從全國範圍內來看,今年的冬小麥漲勢還是看好。
據中央氣象臺釋出的農業氣象預告顯示,目前,中國各小麥主產區冬小麥整體長勢較好,其中,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22%和75%,與上週相比均增加1%,從目前各地的氣象狀況來看,北方大部水熱匹配較好,利於冬小麥孕穗、抽穗開花,也就說,前不久的冰凍災害並未給今年的小麥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畢竟東方不亮西方亮,中國小麥產區太大了,小麥播種面積眾多,區域性地區的受災,整體產量不會出現較大影響。
國家想讓小麥價格上漲,小麥價格就上漲。
國家不想讓小麥價格太高,小麥價格自然就會下降!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麼?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小麥遭遇凍害,面臨減產絕收。近來,河南、陝西、山西、山東、安徽等地的農民紛紛表示,自家的小麥遭遇了凍害,小麥不出穗或穗發育不好,可能要減產或絕收。
回覆列表
題主所問的,也是最近小麥市場普遍關注的問題。這次小麥受到低溫凍害的影響範圍和程度,初步瞭解的情況,還是比較大的,並不像農業農村部所說的只有100萬畝。而且不僅僅是小麥受到了影響,還包括蘋果、櫻桃等果樹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減產是已成定局了。現在還沒辦法確認的就是減產的幅度到底有多大!
其次,支撐價格上漲動力的因素是今年小麥的產情。從當前來看,主產區前期遭受了低溫凍害,導致很多地區的小麥沒有出穗,或者穗裡籽粒較少,單產下降已成定局。與此同時,近日江蘇、河南、安徽等地小麥赤黴病的形勢也比較嚴峻,這都對2018年產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威脅。儘管現在很多方面對小麥受災的程度還存在爭議,但我覺得不管怎麼博弈,在現在資訊比較透明而且傳播比較快的時代,減產就是減產,容不得有些方面故意炒作。那麼,也可以判斷,儘管今年小麥託市收購底價調低,但開秤價可能會高於上年同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質量下降,不完善粒超標情況比較多的話,那麼農民出售的價格可能會比較低,會面臨扣價扣量的問題。隨著託市收購的啟動,儘管有分析稱,由於現在託市收購的小麥庫存比較多,壓力比較大,有關方面對託市收購執行的意願不強,但在產量下降的情況下,再啟動託市收購必然會有一部分糧源流入國庫,後期隨著市場糧源的減少,價格也將會有所上漲。
最後,不得不說的一個情況,就是儘管受災了,農民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對於小麥價格的上漲幅度,也不應有太高的期望值。我們從企業的收購心理和預期來分析,就比較直觀了:一是除了國家啟動的託市收購,暫時使得一部分糧源儲存在國庫裡(也包括儲備輪換),其他在市場流通的糧源,最終都要進入加工企業。二是加工企業積極入市收購的前提,是新糧剛上市的時候價格低,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基於此,簡單算個帳,相信農民朋友們心裡就有底了:目前國家手裡還存有往年收購的託市小麥近億噸,供應十分充足,按國標三等拍賣底價算,2350(底價)+30(出庫費)+40或60(升貼水及短途運輸費),拍賣一噸三等小麥的到廠成本大約在2420-2440元/噸,二等小麥大約在2460-2480元/噸,一等糧再加上40元。這也就是未來普通小麥的市場最高價了,如果超出這個價格,加工企業就會考慮轉向去拍賣陳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