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懂球的偽球迷

    法國在1830年佔領了整個阿爾及利亞,並在1834年宣佈阿爾及利亞為法國屬地,此後大批歐洲人來到阿爾及利亞定居,1954年大約有100萬歐洲裔(主要是法裔)人口在阿爾及利亞生活 1962年3月18日,法國與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雙方簽署了埃維昂協議,同意阿爾及利亞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獨立。1962年7月1日,阿爾及利亞選民在投票中幾乎一面倒地贊成獨立。法國在7月3日承認阿爾及利亞為一個獨立國家 前後歷經132年。

  • 2 # 陳定定教授

    法蘭西殖民帝國曾經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其中,從西非到北非的廣闊地域遍佈著法國的殖民地(今年法國對馬裡內亂的介入證明法國對西非地區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在各殖民地中,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關係十分特殊。拿破崙三世也曾經聲稱:“阿爾及利亞不是一個普通的殖民地,而是一個屬地。”戴高樂也曾說:“在我們的國家生活中,阿爾及利亞有著我們其他屬地所不可比擬的重要性,有了阿爾及利亞,我們在非洲以及地中海的地位才得以加強。”之所以如此強調阿爾及利亞的重要性,其原因可以簡單歸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是地理位置。不考慮和西班牙隔海相望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是距離法國最近的非洲國家。今天的阿爾及利亞是阿拉伯世界、非洲、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國家,擁有超過1000千米的海岸線,是馬格里布(即北非)地區的戰略要地。無論是過去欲對非洲施加殖民統治,還是今日向非洲投射影響力,阿爾及利亞都是必經之地。 其次是資源。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是阿爾及利亞的首要經濟部門,開採量居非洲前列,石油和天然氣佔出口總值95%以上,是西歐國家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國。 最後是歷史因素。延續數十年至1905年完成的對全阿爾及利亞地區的殖民佔領讓法國連通了西非到北非的大片殖民地;不僅如此,法國還推行移民政策,改變當地人口構成,居住在阿爾及利亞的法華人有60萬之多。儘管法國竭力維持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但二戰後席捲全世界的反殖民化趨勢勢不可擋,法國壓制阿爾及利亞獨立力量日益力不從心,甚至在法國政府、移民和軍隊等殖民勢力、國內民眾之間都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矛盾。多方勢力的平衡和角逐註定使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非殖民化程序與其他法屬非洲殖民地不同;最終在經過十餘年的鬥爭之後,1962年阿爾及利亞正式宣佈獨立。

  • 3 # 昭楊

    謝邀,自從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主要在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在18世紀崩潰後,19世紀的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主體是非洲,但法國與阿爾及利亞關係更加特殊的根本原因是,阿爾及利亞在法國的地位是半本土半殖民地,它和法國本土的糾結複雜且深刻,並影響到法國現代史的演進中。

    法國的殖民地面積廣大,但型別非常多,有的是保護國(摩洛哥),有的是委託管理地(敘利亞,黎巴嫩),有的是殖民地(塞內加爾),但阿爾及利亞卻是一個明明有大量被殖民人口卻在行政架構上被定位為本土的地方。

    1830年,剛剛在七月革命後上臺的奧爾良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合法性,藉口外交事件出兵征服阿爾及利亞沿海,直到1962年法國退出阿爾及利亞。歷時132年。1948年,法國就在阿爾及利亞設定三個和本土類似的省份。

    從此之後,法國確實想把此處當作本土經營,大量歐洲白人移民此地,更多法華人被派往阿爾及利亞工作。白人移民中普法戰爭後忠於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人佔一大部分,到1960年代有數百萬白人居民。本土架構並不意味著對本地人一視同仁,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還是以殖民的姿態出現。比如把居民分為“公民”和“屬民”兩個部分,規定阿爾及利亞穆斯林如果不放棄伊斯蘭教,同時對法語和法國文化有精通的掌握,就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結果,人口占據80%的穆斯林在當地議會只有20%的代表權。而且文化教育上也是深度同化,比如當時阿爾及利亞穆斯林兒童學習的都是“我們的祖先高盧人,克洛維是第一個君主“等等

    二戰後,阿爾及利亞人對法國的不滿到達巔峰,趁著法國國力下降發動武裝叛亂,進而演變成為一場長達8年的血腥戰爭,平民傷亡80萬,雙方士兵傷亡40萬。兩百萬黑腳(白人移民)逃回本土,猶太人和支援法國的穆斯林也離開,給阿爾及利亞造成很大災難。反過來,對於法國,阿爾及利亞戰爭讓第四共和國陷入深刻危機,瀕臨內戰邊緣(放棄阿爾及利亞派和堅決捍衛法國領土派之間的矛盾激化),進而導致戴高樂上臺,下決心放棄阿爾及利亞,建立第五共和國。

    事實上,今天阿爾及利亞和法國之間的關係都相當微妙,擁有大量人口的阿爾及利亞拒絕加入法語圈,反而特別強調阿拉伯語教育。另外,阿爾及利亞軍隊很少購買法國軍事裝備,寧可買俄羅斯和德國的。總之,特殊的歷史讓阿爾及利亞官方時刻注意和法國劃清界限。

  • 4 # 利刃號

    眾所周知,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殖民地帝國,這都是拿破崙三世殖民主義帝國夢想的產物,而法國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其中,曾經受法國統治的阿爾及利亞至今都與法國保持著特殊微妙的關係。

    19世紀法蘭西把自己的侵略物件主要放在非洲,它的殖民型別非常的多,有殖民地、保護國和委託管理地等。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阿爾及利亞明明有許多被殖民人口,卻仍依舊被法國被定位為本土地。也因此在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中法國的彈壓手段最殘忍,儘管在獨立建國半個世紀之後阿爾及利亞都未能徹底擺脫法華人的影響。

    阿爾及利亞位於地中海南岸阿爾及爾灣西側,有著較長的海岸線,是許多國家交通要塞的必經之地。此外,該國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十分的豐富,而且還是人口數千萬的非洲大國,法國距離阿爾及利亞近在咫尺,因此把殖民目光投向了阿爾及利亞。法國一旦佔據阿爾及利亞,就意味著法國的能源安全和對外貿易經獲得長足發展。正因為看準了這步好棋,法國鼓勵自己國民移居到阿爾及利亞工作。1960年,有上百萬白人居民居住在此。

    雖說阿爾及利亞是人口組成是本地架構,但法國對當地人並非同等看待。它當時把居民分為“屬民”和“公民”,並制定規定說,要想有選舉權,就必須放棄原有的宗教,同時對法國的語言與文化精通。此外,在教育等各方面也有著明顯的不平等待遇。

    二戰後,阿爾及利亞趁著法國國力下降而發起獨立運動。透過8年的血腥戰爭,大多數法華人離開了阿爾及利亞。1962年。阿爾及利亞宣佈獨立。為了銘記歷史,阿爾及利亞至今都注意著與法國劃清界限,大多數阿爾及利亞國民仍拒絕加入法國主導的文化經濟圈,似乎疏遠法國是阿爾及利亞保持獨立自主的必要政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4歲小孩整天玩遊戲叫他出去玩都不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