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戒1977
-
2 # 秋的韻意
簡而作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心與無限的,我是深有體會,因為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雖然很多傾向於忙工作上的事情,但是我本人還是比較喜歡對孩子關愛的思索,也熱衷於在空閒的時間內想想自己孩子。鑑於您的問題,我也可以看得出來,您也是一位好父母,只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有點疏忽吧。我就自己的一些思考給你點建議吧。
第一.賦予父母的愛。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愛通常來源於父母、老師、朋友;而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教育的老師,這也是眾所周知不可置疑的常識。然而,作為啟蒙老師,您到底給予了孩子哪方面的愛?這個就需要家長去回憶總結了。我們作為家長都希望給予孩子全方位的愛,但是孩子給予的是某方面“專一”的愛更能起到引導性的作用,特別是您的孩子已經14週歲了,建議您和他好好交流,慢慢溝通,讓他感悟到您是真真的愛他而不是管教他。這樣子他更能容易接受您,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師也應當是孩子的朋友,而朋友也是有區分的,孩子喜歡和朋友在一起,哪怕他愛玩遊戲也是和他空間內的朋友一起玩耍,那我們要扮演孩子好朋友,和他一起。我覺得呀,如果您想讓孩子一次性戒掉遊戲,忘掉這個虛擬的網路世界,是難以辦到的,父母也要考慮孩子心理接受的能力,不能過於火急,那麼父母可以嘗試慢慢融入他的虛擬世界裡,和他成為朋友,然後引導他慢慢離開、忘卻。
第二.旅遊是最佳的教育。條件充分允許的家庭情況,我就不多言了,想必這類家庭的對孩子教育有自己獨到之處。或許作為父母,您也和我一下朝九晚五地疲於為生活奔波,但是為了孩子,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需要的、值得的。我們需要把時間一點一滴地擠,哪怕再苦再累我們父母也要用心去擠。哪怕陪陪孩子出去逛逛短短的半個小時,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愛。陪他走出去,也能讓孩子遠離網路,遠離虛擬的世界,但是陪伴也要堅持每一天,畢竟您的孩子應該是長期養成了遊戲的習慣,堅持陪他出去也可以慢慢改變他的習慣。這就是抓住了“病根”,他會逐漸地發生改變!
第三.合理衡量利害關係。孩子喜歡上了遊戲,父母不可一味地只想到讓他把遊戲給測底戒掉。而應該綜合各方面去衡量遊戲對您孩子所構成的影響,也要知道影響是有利和有弊的兩方面。從有利方面簡要分析,那就是遊戲能鍛鍊提高一個孩子的智力與思維反應能力,如果您用心去了解遊戲這個行業,您就發現,其實遊戲就是屬於電子競技的範疇,而電子競技是社會發展必然生產的產物,大量的商業投入,也受各青少年的喜愛。我們父母忙於奔波勞碌於現實生活,為了生活過得更加幸福;懂事的孩子在虛擬的網路裡也依然可以收穫他的光輝成就,作為電子競技的職業選手,收入可十分豐厚。作為父母就要考慮孩子的發展方向了,記得我們只能為孩子思考處於引導的地位。從不利的方面簡要分析,就是如果您的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那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必然是受到很大的不利影響,那父母就要為孩子量身定製一份長遠的規劃了,努力從糾正教育下手,但也記得不能急躁,更不可以透過打罵的方式去教育。我們作為父母那一年代是在打罵中成長,但是我們很堅強,也或者是因為時代的不一樣。但是現在的社會,我們要結合時代的變化來開展對孩子的教育。不可把當年的自己套入現在的孩子身上,父母要與時俱進吧。
-
3 # 情感顧問a元芳
大家好,我是一名婚戀情感創作者,對於這個問題,我要說一下我的觀點。1,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究竟是什麼原因所致?2,做家長的,一定要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切不可以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去做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試想,如果讓你做家長的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該如何?3,要想真正的把孩子教育好,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性格”,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孩子之所以整天在家裡玩遊戲而不出去玩,這就是典型的“性格”問題啊!做家長的,要了解他,做到真正的“懂他”。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
4 # 米糖的小日子
14歲強壓就會反彈,最好跟孩子溝通一下,遊戲可以玩,但只是空閒的休閒娛樂。不能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可以分析一下學習成績是否有退步,多久沒有鍛鍊身體,戶外活動。然後做一個計劃表。
每天的功課要完成,幾點必須上床睡覺。一天只能玩半小時,或者打一局遊戲。如果有一天為遊戲鬧情緒,就停玩一天。
孩子可能會對計劃表有逆反情緒。可以鼓勵孩子,跟孩子一起努力。家長做榜樣,一起戒掉手機癮。
多陪伴孩子,一起去旅行,增進親子關係。談談理想,暢想未來,然後定一個小目標,在寬鬆的氛圍,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回覆列表
十來歲的孩子還是未成年人,整天沉湎於遊戲,這個主要責任在大人。
遊戲的危害相信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遊戲是容易上癮的,再加上孩子自制力比較差,由此很容易帶來孩子無法集中精力學習,也不願意去進行體育鍛煉,既影響了學業,又耽誤了身體的發育。
所以,家長不可輕視,必須立即行動起來:
第一,強制隔離措施。放縱孩子整天沉迷於遊戲而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忍心採取措施,是絕對不行的。否則就是溺愛,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可以採取限定時間的辦法,也就是一天只能玩多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是絕對不行的。無論孩子怎樣哭鬧都不可以,家長必須有這個決心。必要的時候,要把手機和電腦都藏起來,斷掉網路,包括家長當著孩子面也不玩手機。這個過程,家長必須狠下心來。
當然,這個過程可以是循序漸進的,不必要一下全部禁止。但是,如果孩子能夠接受,一下全面禁止也是可以的。
第二,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
也就是轉移法,孩子現在還沒有定性,相對比較容易對其他事物產生興趣。可以是報興趣班,可以是陪著孩子多做運動,特別是體育運動。比如,跟孩子一起跑步,踢球,打球等等。讓孩子的業餘時間更加充實。從而分散他的注意力,進而對其他事物發生興趣。即使沒有產生興趣,也能把他的時間佔用起來。
第三,讓孩子具有時間和計劃的觀念。
跟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表,每天干什麼,什麼時間段,多長時間,讓孩子慢慢的具有時間管理的意識,變得更有規律,慢慢的就不會把時間只投入到玩遊戲中。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一定多注意與孩子的交流,特別是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
但是,還是那句話,目前孩子的主業就是學習和快樂健康的成長,家長必須堅定和堅持,不能心慈手軟,否則半途而廢,反而有可能讓孩子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