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昆蟲
-
2 # 曹老師xixi
明朝確實沒有割地,都是別人佔了也不管。
網上有一首打油詩:
不割地也不配款,你來佔領我不管;
不和親也不納貢,常年撫賞沒有用;
天子真是守國門,蒙滿長途才到達;
皇帝真是死社稷,也就崇禎很壯烈。
其實明朝本來是一個很不錯的朝代,現在被捧的天馬行空,讓人無奈,非要用那麼概念化去凸顯明朝比所有的王朝都偉大。我就講,不割地,那最後土地都到哪去了?天天講明朝有骨氣,哪個朝代沒有有骨氣的人?到了王朝末年,哪個王朝能不割地?
明朝鼎盛時期,一般來說是永樂時期,大約為997萬平方公里,當然也有講整個東亞都是明朝的說法,如果不割地,朱棣追擊蒙古到大漠,咋到了宣宗,咋縮到長城一線來著?西南緬甸獨立,不也失地了嗎?後來建州女真造反,人家都稱帝了,不割地了嗎?
本來“天子守國門”等等"不割地不賠款”這口號對於任何王朝來說都是偽命題,除非你王朝久盛不衰,再說這口號也不是任何官方宣傳或者史料記載,都是民間杜撰的。
我個人很喜歡明朝,但是也很厭惡這句話,非要吹牛逼,什麼天天骨氣這骨氣那的,要那麼有骨氣,怎麼那麼多投降派的,那麼有骨氣,東廠西廠集體投降。對於明朝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而不是“不割地”等云云。
-
3 # 黑眼歷史觀
對比其他朝代,只是沒有明確的割地協議。
例如棄置交趾事件。【越南北部,也稱為安南。】
交趾,自從五代十國脫離中國以後,在明朝朱棣時期再次短暫收復,即郡縣安南。在明宣宗時期被明朝政府放棄,從此交趾就再也沒有進入過中國領土範圍。
期間,明朝政府因為在交趾推行剃髮易服等政策,引起交趾地區反抗,明朝北京政府由於蒙古問題,無暇顧及交趾地區。並且臣子們以荒蠻、附屬國之地等,說服明宣宗放棄交趾地區,但是要體面退出。
體面法就是:不下達撤軍命令,也不增援守軍,在明軍死守的涼山城被攻克、明軍全軍覆沒後,明朝政府頒佈聖旨給當地首領,強調了一堆主附關係,封了他一個官。
結果就是明朝失去對交趾地區的實際統治權,從此再也沒有迴歸過中國,其次是敗壞了明朝在東南亞的威望,畢竟呈現的效果是明朝軍隊被安南起義軍打敗。
而北方關外,主要形式就是當地衛所名存實亡、有的被撤銷,實際上宣告明朝政府放棄這些地區,很多衛所,實際上並沒有建成。建成的衛所也大部分內遷至長城一線。還有部分地區是封當地首領為名義上的官。
所以相對於清朝的各種條約,明朝的確沒有簽署什麼協議割讓領土,說它不割地也對,都是自行放棄的。
但是很大程度上也由於環境有關。宋朝時是因為北部有強大的集權國家。漢唐時有統一草原的遊牧民族,它們以和親來拖延時間,使自己變強。而清朝有相對強大的國際秩序。明朝建立之初面對的是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北部女真沒有崛起,歐洲大航海時代才剛開始。日本也就打打北韓、小規模干擾,東南亞最多也就干擾廣西、雲南,朝廷其實也不管這事。【漢唐宋的遊牧民族都是王朝建立前就造成統一許久的存在。】
所以明朝根本沒有物件好議和簽訂條約,沒有統一的北方勢力進行和親,也沒有足夠的世界秩序來約束條約的執行。所以明朝不割地也不和親。
-
4 # 月輪皎皎
大明真的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沒有割地沒有賠款沒有和親,和每一個強敵都是硬扛,打出了漢族的尊嚴,所以,大清建立很多年之後還有人致力於反清復明。
從朱元璋建國,大明對待外族入侵的唯一回應就是打。朱元璋和他的將領們把蒙古貴族趕出了北京,趕回了大草原,但是蒙古人還是妄想恢復蒙古鐵騎的榮光,對大明騷擾不斷,於是洪武二十一年,大將軍藍玉大敗北元軍隊,王公貴族都成了藍玉的俘虜,這場戰役使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後裔徹底失去了在各部族中的統治地位。後來北元乾脆連國號都弄沒了,改稱韃靼。
等到明成祖朱棣的時候,大明將朝廷搬到了北京,就是要加強對蒙古的震懾和對邊疆的經營,五次親征北伐蒙古,明軍大獲全勝,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被明軍踩在地上蹂躪,韃靼和部分蒙古貴族甚至歸順明朝,大明成為了他們的宗主國。
到明英宗朱祁鎮的時候,親率二十萬大軍遠征蒙古,結果精銳部隊全軍覆沒,自己也成為了蒙古人的俘虜,蒙古藉機攻打北京,然而在於謙等主戰派的領導下,北京保衛戰取得成功,在精銳部隊盡失的情況下,靠著地方的勤王部隊,和北京城自上而下眾志成城的決心,硬是把也先率領的蒙古軍隊打的落荒而逃。
萬曆年間,日本侵略北韓,危及中國,明軍渡過鴨綠江,硬是在北韓已經亡國的情況下把倭寇趕回了老家,捍衛了中國和北韓主權的完整。
在大明末期,後金不斷進犯北京,大明組織了關寧鐵騎和努爾哈赤死磕到底,從來沒想過用賠款或者割地等形式來維護自己的安寧,最後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皇帝很有氣節的選擇自殺,和王朝共存亡,放眼整個歷史,很多亡國之君都選擇出城迎降,為了苟活於世受盡屈辱,崇禎皇帝的慘烈也使當時很多人堅定了反清復明的願望。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的君主展示了漢民族的尊嚴。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這樣有氣節而死,就是重於泰山。
回覆列表
大明朝享國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毫無誇張,明朝直到最後,也沒有向敵人割地賠款,明朝的最後皇帝崇禎帝自縊殉國,確實做到了“君王死社稷”。而且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這期間對內對外戰爭均獲得勝利,嘉靖雖然沉迷煉丹修道不上朝,但還是狠狠地教訓了倭國賊寇,湧現出瞭如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
明朝的氣節在古代皇朝中獨一無二,哪怕是敵軍圍攻國都,皇帝被俘虜,明朝皇室與將領也都沒有一個投降的。土木之變英宗被俘,瓦剌用英宗當人質,威脅明朝,但是明朝拒絕了瓦剌的種種要求,而是馬上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繼續對抗瓦剌。
朱祁鈺沉著應戰,打退了敵軍。之後,瓦剌覺得拿英宗做人質威脅明朝行不通,最後只能做個順水人情,將英宗釋放;崇禎在位時是明朝最後的時刻。他登基時明朝已與後金打了十多年的仗,基本是勝少負多。而此時國內的農民起義又爆發了,這樣一來明朝不得不騰出一隻手來對付農民軍。這是明朝最困難時刻,可崇禎沒有退縮,他分兩部,分別對付這兩個敵人。即使敵軍圍攻京師,他也沒有害怕,而是指揮軍隊打退了侵略者(清軍曾三次圍攻京師)。
即使在後來,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禎皇帝也沒有逃跑,沒有投降,而是選擇了殉國。作為一個皇帝,他做到了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那份承諾,他所表現的是整個大明朝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