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98769紅豆

    謝謝你的邀請。雖然我是70後,但我們農民還是吃飽飯的。長大後,雖說大魚大肉的不常吃,但現在不是提倡素食嘛,都注重養生。錢多錢少,只要自己覺得夠用就好,不要在意別人說這說那,日子是自己過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自己覺得舒服就夠了,70後的我們,現在就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心態好了,一切都好。我是個知足的人,我沒覺得我有那麼多煩惱。我現在就是想以後有時間旅旅遊,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 2 # 使用者62140924476

    我就是70後,家裡孩子多,小時候的生活和現在比起來,相差很大,那時,就沒有什麼小食品,就吃倆頓飯,沒到飯點餓了就吃饅頭,那時的飯也沒有現在的飯豐盛,可口,

    長大後結婚成家,有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為了一家人能過上好日子,勞累,奔波,忙忙碌碌,錯過了飯點,就湊合的吃點,

    孩子大了,要供他們上學,大學畢業了,要給他們成家,現在的孩子要求都高,買房,買車,做為70後的我們,有本事能掙到錢的還好,掙不到錢的,壓力就太大了,只好找親戚朋友幫忙,閒時想想,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的事讓他們做去吧。

  • 3 # 一隻小如來

    我覺得70後是挺不容易的一代,因為他們給我們這些晚輩打下了江山,所以我們才會有這麼安逸的生活。從小就辛苦,知道賺錢的辛苦,更是有錢不捨得花,他們看到別人比他們有錢他們又覺得必須奮鬥上進才能給下一代的人更好生活!

  • 4 # BMLGGZSGCS秋水長天

    謝謝邀請!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七零後,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也不夠嚴格,每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不一樣的。只是從大方向概括某一個時代的人怎麼生活,以及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生活情況。要說大多數人嗎?城市裡的工人階層和農村的農民階層無疑佔著絕大多數。

    先說一下從小吃不飽這個問題。

    可能很多年輕人不理解那個時代。我是農村人,對城市的七O後生活怎麼個情況我不太清楚。我以一個農村70後的視覺來談一談這個問題,畢竟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人口成份),九億農民佔據大多數人口。我們的童年時代還是大集體生產時期,我是南方人,以吃大米為主糧。在我的記憶深處,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兩個,三個小孩子,有些家裡還有五六個小孩子,甚至更多的。那個年代,擺在一家人面前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吃飯問題。至於穿的話,一年到頭能換上一件新衣服都算不錯了。大多時候是兄弟姐妹間互相改裝衣服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話在那個時代是普遍的,不是傳奇。我們當小孩子的時候,米飯的下面全是地瓜,有燒點酸菜湯,醃菜什麼的。孩子們就有點米飯吃,大人們幾乎是地瓜,酸菜湯。有朋友肯定要問了,幹嘛不多種點稻米?我告訴你,不是不多種,一方面是產量太低,由於工業的落後,很多農資,化肥什麼的也供應不上,種子也基本上是原始級的。土地跟人一樣,吃不飽,自然營養跟不上沒力氣。另一方面就是很多糧食要交公糧。公糧總不能交地瓜吧?再說那玩意兒也沒法儲存。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爆發了中越戰爭,虧了誰也不能虧了我們計程車兵。再一個就是生產力的低下,導致產量很低的。每家的孩子又有好幾個,這就大概是吃不飽的原因。其實吃還是基本上能吃飽的,只是沒得選,有什麼吃什麼,什麼大魚大肉那就歇歇吧!生豬也是要交稅的,殺了的豬也要向國家交掉一半。因為要靠這些肉,糧去養活供應整個國家機器,以及城市人口。這就是七O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生活現狀。

    下面說說第二個問題,吃不好的問題。

    在我們稍微大一些時,進了中學以後,那是肯定吃不好的。因為小學時期每個村基本上都有村辦學校,每天可以回家吃飯。到了中學以後就不行了,離家十多二十里地(鄉鎮)。每天回去也不可能,就辦住校。我們那個時候讀書沒有雙禮拜的,只有一個禮拜天放假。禮拜天的下午又要收拾行李到學校去讀書了。在家裡拿一點老醃菜,這就是我們一個禮拜的下飯菜。學校也有食堂燒湯賣,兩三毛錢一勺湯,連油都沒有。讀中學的時候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也是最能吃的時候,我們的胃裡常常總是充滿了慾望……然而,父母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滿足我們的慾望……

    下面說說第三個問題,沒錢活不好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光七O後,任何一個時代的人,沒錢,你都活不好。只是我們自己感覺到更難一些。進入90年代以後,我們也就是成人了,結婚生子,出門打工,這個是佔主流的。大家知道90年代發生了些什麼事嗎?從九六年開始,大學生就不再包分配。這就意味著很多農家子弟大學生和一部分城市人口的大學生他們畢業過後要自食其力了,自找工作。90年代中期暴發亞洲金融危機,各行各業都很蕭條!城市人口面臨著很多下崗潮。農村打工人口到處尋找工作!在礦山,煤窖,磚廠,建築工地 到處都有我們這些20幾歲的農民工身影。我們幹著最苦力的活,只為了下一代的成長和一家人的開銷。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世界工廠哦!我們很多人甚至飢餐露宿,掙扎在打工路上。現在二十幾歲的追星族們,你們玩著智慧手機,打著王者榮耀,你們知不知道餓肚子什麼滋味?你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盡情的去玩吧!!這是我們那個年代最主流的人員生存狀況,說活不好也說得過去。

    最後談一談有錢不好活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70後,這就是我們大半輩子的生活,現在的我們正面臨垂垂老去的父母以及未能成家的兒女們……

    這篇文章只能代表一部分七O後的生活,也是絕大多數七0後的生活。

    祝願全天下所有的70後都能幸福快樂,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 5 # 蔣計民959

    70後確實不容易,上有老人下有兒女,兒女到了婚嫁年齡父母年紀大又得贍養,又趕上房價物價上漲糧價下跌,給70後的農民增加了巨大壓力。

    是的,70後出生的孩子在農村確實有點吃不飽,這一得看地區村落富裕不富裕了。70年代時還在生產隊,象我們這裡山區旱地多,生產的糧食少,分到個戶也沒多少,生活確實有點拮据,孩子成長又喜歡嬉鬧吃不飽總感覺有點餓。

    下放生產隊後生活有所改善,可隨著年齡增長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又得蓋房又得娶媳婦,真應了你這句沒錢活不好,長大了吃不好。90年代生活還不太富裕,工人工資又不高,蓋房娶媳花去大量資金,借錢的打工還錢有兒女的又得扶養孩子,苦,還怎麼能吃好睡好。

    現在有錢了生活提高了,可孩子們也大了,又得蓋房買房給兒子娶媳婦,房子買下了媳婦找不到,70後的中年人苦呀,又趕上現在男多女少,兒子找不到媳婦大人愁,有錢也不好活,這就是農村70後的命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2525i印表機掃描頭如何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