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妖怪xuanxuan

    濾鏡VSCO V4 +7.4

    曝光 -0.2

    對比度 +1.1

    高光 +9.8

    色溫 -4

    膚色 -4.4

    銳化 +2.1

    高光色調 紫色 +4.1

  • 2 # 觀研社

    【手機攝影教程】iphone後期修圖,完成隨手拍屌絲照至白富美花花的華麗大變身

    裝置:iphone(隨便什麼都行,只要能拍出能看清的照片)

    後期APP:snapseed(最愛沒有之一,還有一個是vsco但今天這裡沒用,另外一個叫潑辣修圖的功能很強,有興趣也可以試一下,但是稍微複雜一點)

    手機攝影流行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iphone確實可以說是功臣,它的誕生讓手機攝影變得簡單,因為輕便和眾多優質的APP,包括snapseed,vsco,nomo,huji,潑辣,美圖吧啦吧啦吧啦,大家真的就是隨拍隨P隨傳。

    包括我自己,單反幾乎可以說已經失去被寵幸的資格,微單(fujifilm x100f偶爾用一下),現在是iphone在手,天下我有。

    圖1是照騙,圖2是原圖,標準的見光屎

    以下是具體步驟:

    1️⃣開啟snapseed,匯入要p的圖片(圖2)

    3️⃣首先是調整圖片和突出細節(圖3 圖4),具體數值不同照片是不一樣的,要結合亮度飽和度陰影高光等等來調。這裡突出細節是因為花卉本身有的一些紋理和結構要凸顯出來。

    4️⃣最關鍵的一步,點開"區域性"功能,下面有個+號,依次新增到需要調節的地方(這裡是圖片的背景部分),小圓點放好後點擊一下,然後把每個的亮度調到-100,因為每次最多隻能夠放8個小圓點,所以操作完後先右上角打鉤,然後再一次重複操作。如圖6 7 8,一直操作到背景全黑了為止,背景就算完成了。因為小圓圈有時大小和範圍會影響到主體(花卉)的亮度和飽和度,最後可以在花卉上新增小圓圈來微調。

    5️⃣最後根據圖片的情況裁剪好就OK了,我個人比較喜歡正方形,最後成品就是圖1所示。

    成品效果不僅限於snapseed和這種方法,其他APP也有類似功能,本帖只是下雨天在家閒的蛋疼無聊碼出來玩玩的哈~

  • 3 # 科技黑工坊

    但是...如何拍出一張充滿“電影感”的照片?

    把照片裁成16:9?加個黑框?還是直接在照片底部加上臺詞?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想熟練掌握“電影感”首先要成為一個閱片無數的老司機,所以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片子,從電影中獲得拍攝靈感~

    構圖

    構圖一直是讓很多人很煩惱的一件事,其實放輕鬆,構圖其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難,首先來看看各位導演們都喜歡採用什麼構圖方式~

    1.圓形構圖

    說到圓形構圖,相信很多同志腦海裡第一反應是馮導去年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圓形構圖最大的好處是突出主體,讓人產生一種置身事外的感覺。

    圓形構圖是很多電影慣用的構圖法,把主體放到一個圈裡,更能增加故事性,觀眾能很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和那個圈裡的世界不是一個維度的,而這正是“電影感”的表現方式

    2.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是一種最常見的構圖方式,因為它最保守、最不容易出錯的一種構圖方式

    《美麗人生》中的經典一幕讓人印象深刻,整個畫面以兒子為中心,男女主角分別站在左右兩側,很好的突出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狀態,可惜電影在這裡就要從喜劇轉為悲劇了。

    拍照時如果不知道該把人或物置於何處,不妨試試最簡單也最安全的中心構圖法,出錯的機率也會小一點

    3.對稱構圖

    說到對稱構圖不得不提到的一部電影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

    韋斯·安德森導演雖然是個Taurus,但他電影中大量的對稱構圖已經暴露了他的強迫症屬性。

    不管是建築還是人,都有多處用到對稱構圖,這部電影簡直是強迫症福利,對稱式構圖的優點是畫面平衡穩定,而不足之處則是會讓整體畫面略顯呆板,我們平時在拍一些建築和風景的時候多采用對稱式構圖還是不錯的

    色彩

    比起構圖,色彩更能直觀的表達情感、渲染情緒。一部電影是否出彩,色彩也佔很大比重,照片同理

    1.突出主色調

    《大魚》裡明亮的黃色花海,《觸不到的戀人》裡憂鬱的紫色天空,《花樣年華》裡非常王家衛式的暗紅色調,這些顏色除了配合電影整體基調,推動情緒外,也是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記憶點

    2.大膽撞色

    《愛樂之城》La La land (2016)

    lalaland裡非常經典的一幕,石頭姐身上的這一抹亮眼的黃可以說是搭配的恰到好處,和藍紫色的天空背景相輔相成,視覺效果上給人一種眼前一亮但又很舒適並不突兀的感覺,不愧是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片子

    《英雄》 Hero (2002)

    這一幕是整部電影裡我覺得最美的場景,濃烈的紅加上明亮的黃,給觀眾帶來強烈視覺衝擊的同時又很好的渲染了氣氛

    故事性

    電影通常是故事的載體,充滿“電影感”的照片必然是非常有畫面感,有故事性的。簡單說,想讓照片有“電影感”就得讓照片和電影一樣開口講故事

    《愛你,羅茜》 Love,Rosie (2014)

    《少女情懷總是詩》 (1977)

    這些畫面都不用多說了吧,不管用那隻眼睛看都能感覺到下一秒好像會發生點什麼事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故事性”!雖然生活不是電影,但我們並不缺乏充滿故事性的瞬間,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大眼睛

  • 4 # 富豪宅男

    分享在海邊拍照很喜歡用的一組濾鏡

    其實這組照片在錢塘江邊拍的

    一直覺得在錢塘江有一種在海邊度假即視感

    這幾張是朋友直接用手機咔嚓的幾張

    其實色呼叫的好 效果一點也不輸單反

    .

    濾鏡VSCO V4 +7.4

    曝光 -0.2

    對比度 +1.1

    高光 +9.8

    色溫 -4

    膚色 -4.4

    銳化 +2.1

    高光色調 紫色 +4.1

    .

    適用於:海邊 江湖邊

    最好等到太陽快落下或者剛落下的時候

    光線不強又很柔和自然

    也是我在海邊拍照經常用到的濾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按年齡段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