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試圖試圖看看

    現在的觀影的主流是年輕人,當下文藝青年都是少數了,很少有人去看沉沉的文藝片,那些叫好的作品都是不賣座的,不比以前了,現在商業片橫行,大家圖的是感官的享受。

  • 2 # Music音樂世界

    過去的一個多月,文藝片是中國產電影的“主旋律”,人們一次次寄希望於文藝片能提振士氣,起碼能與《綠皮書》一較高低,但《地久天長》票房不理想、《陽臺上》《過春天》票房慘淡……感覺這個季節文藝片似乎又回到了“小眾”的定位上。

      其實《地久天長》已經不算小眾片,王小帥導演不斷嘗試把創作與市場結合,這部影片裡,他把時代背景、人物命運、故事結構、價值呈現、娛樂看點等要素結合到一起,是一部面向大眾創作的電影。沒能得到更大範圍的觀眾關注,除了電影自身片長等因素影響外,更多還是市場環境與觀眾心理使然。

      《陽臺上》票房失利與影片本身有關,但《過春天》的豆瓣評分達到7.9,卻未能獲得更多的票房回報,還是令人感到有些遺憾。這是否表明,觀眾對於文藝片的瞭解、認識以及消費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過9億或能說明問題,這部中國臺灣出品的電影,豆瓣評分只有4.8,公映之前幾乎無人看好,但在票房上突飛猛進。分析原因,或與它迎合了年輕主流觀眾群的情感需求有關。

      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作為比對,《地久天長》《陽臺上》《過春天》的劣勢立刻就顯現出來了,不是內容上的劣勢,而是在貼近觀眾、貼近市場上,沒有尋找到更為通俗、更為大眾化的表達方式,創作者依然用以往固有的心態在拍攝,沒能實實在在跨過文藝的門檻,把商業元素完美地融合到自己的作品裡。

      當然,市場需要文藝片,哪怕是創作態度保守,只要能出好作品,也是值得獻上掌聲的;已經成為一大消費群體的文藝片觀眾群,也能夠給予文藝片以不小的支援。不過,這還是需要創作者付出犧牲,具有奉獻精神。真心希望那些有創作能量和表達水準的創作者們,能從市場上得到更好的回報。

      實現文藝片口碑與票房雙贏不該是難事,此前已經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芳華》《影》《岡仁波齊》等,還有最近在國內獲得超過4.7億票房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都是文藝片實現市場突圍的好例子。從這些電影身上發現並移植經驗,不失為一條路徑。

      文藝片創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個新問題是,影片口碑好,觀眾也承認,但就是不願意進影院買票。所以,接下來再拍文藝片時,要給觀眾足夠多的買票理由,而不是持觀望、可看可不看的心態。畢竟現在電影產量很大,觀眾可選擇餘地很多,文藝片導演要把自身與作品放置於整個市場環境中進行衡量與評價,如此才能把握好創作軌跡,既能滿足自己的文藝理想,也能從市場回報中得到具有積極意義的鼓勵。

  • 3 # 影情調

    有些長不過希望樓主看完。

    複製修改源自之前回答過的某問題片段過激部分不針對題主只針對某類人群

    直接講細節

    一般的理解方式是 :文藝 拆開來 文學 藝術

    文學性很多時候提現在還原性上以及講述故事的方式 具體點就是類似文學作品的敘事方式應用到電影上 可以說是電影中 臺詞 劇本的文字功底 以及劇本和故事的敘述方式的直觀體現(就是如透過鏡頭呈現)

    藝術性一部分體現在劇本(故事)或者是文學作品本身,另外則是情感上的所謂的“美”這是個相對抽象的概念 在蒙太奇的應用(這個很複雜可以百度) 構圖 ,場景的佈置 得當的節奏 配樂 等帶來的情感上的共鳴。

    ok,返觀大家看電影時 考慮到大家看電影時評價標準一般是 感動,想哭,各種雞湯 。 嗯, 我去年買了塊表。

    文藝片實質上就是商業型別片的一種 具有商品的特性 文藝片的所有要點所謂的商業片一樣都有 只是各型別片側重點不同

    總有人說文藝片不以票房為目的,只為了講好一個故事

    那想請問 教父 賓虛 野戰排 戰爭啟示錄 該怎麼看待?

    這麼多人吹捧教父 戰爭啟示錄 聽過多聲部蒙太奇嗎?

    知道賓虛的佈景嗎?知道賓虛講的什麼故事嗎?

    光看名字你知道野戰排是一部非戰爭特效大片嗎?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文學性和藝術性嗎?

    百度搜到的東西滿足的了你空虛的大腦嗎?

    所以要先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再來聊問題。

    舉個例子;戰爭與和平 世界名著 文學成就和藝術成就就不必多聊

    蘇聯版的電影搞了十幾萬軍隊當群演真打了一仗 就為了儘可能的真實還原當時的戰爭 火燒莫斯科的那場戲 幾乎就是搭建了一座城然後放火燒掉。蘇聯排這部片子一不為政治宣傳 二不為了賺錢 那你說這部片子是不是很高尚很良心算文藝片不? 故事講的很好為什麼沒有那麼多人來刷觀後感呢?(豆瓣影評)

    是怕自己的水平不夠還是說托爾斯泰和邦達爾邱克不值得你評價?或者說你連這本書都沒看過?

    很煩某些人把電影劃分成條條框框 搞得自己看所謂的文藝片多牛x一樣。

    好的商業片 比所謂的文藝片難拍的多的多。因為他承載了更復雜的劇情和複雜的人物關係更復雜的時代背景。

    文藝片越來越像一箇中國特有的真實存在的偽概念。

    借用 知友 柳青 的話說電影只有優秀與平庸之分。

    回到當下問題。

    樓上提到的心花路放 以及 新上映的我不是藥神 算不算文藝片?如果不算請說一下不算的理由,如果算那麼您這個問題是否還成立呢?

  • 4 # 筆上有魂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想要與金錢掛鉤,不如‘造神’。

    以文藝為面板,另類孤高為基調,似是而非為主旋律,拍出一部觀眾看不懂的電影。有話題性,矛盾性,流量明星。大力宣傳引發觀眾之間的論戰,達到‘皇帝新裝’的效果,這是最保險的。

    而用樸實的生活引發共鳴是不可取的,在這個圈子裡,它們屬於小眾。如今,文藝片的概念模糊化,‘文藝’不受待見已經成為了常態。從《百鳥朝鳳》‘跪下了’可以看出他們的現狀,文藝成為了一種獻身,甚至是票房毒藥。

    哪怕是像袁泉,周迅,桂綸鎂這樣的文藝女郎也從來不是高票房的保障。哪怕她們的影片真的擁有很高的質量!而成為‘神棍’的道路卻很寬,下線也很低。大概只有像周杰倫那樣本身擁有足夠的資金,對於票房沒有太高要求的導演才能拍出文藝味很濃又讓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吧。

    財富名聲,還是文藝?它們貌似已經走上了對立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說了三句話,子路為什麼聽了話才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