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粒粒香脆

    佛家對於大徹大悟的追求在外人看來,是對人性的節制,為了得正果而放下身上的七情六慾,看似是對“人”的扼殺。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這種節制只是為了追求的一個過程,而不是追求本身。

    詩人王維的“去作人間雨”闡述了求道人超越節制的意義。有一位禪師在頓悟之後,整天在山中種樹。師父不解,就問他:“山中已經有很多樹了,為何還要種樹”禪師回答道:“我只是想讓後人有更多的樹。”能節制自我已非凡人,節制自我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對生靈的眷顧,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追求。

    達摩祖師留給後世參禪的真諦是二入四行。所謂二入,教人如何透過冥想和行動的節制,來明白真知。四行,則是節制之後的追求,如何去渡他人。

    節制看似去欲去求,其實是為了追求而放下。

    老莊哲學中的節制是:“上善若水,利萬物而無爭;心若止水,不為外物而玷汙。”正如老子決心西出邊關,不問人間世事。然而,智者對蒼生的愛,真的可以放下嗎如果沒有終南山下紫氣東來的傳說,這世間真的就沒有《老子》一書嗎如來告訴我們,非也,喝羊奶、觀流星,得正果之後不是離去,而是拯救芸芸眾生。

    節制的去欲去求是處於低位,在無形中謀高位。

    雍正皇帝之所以能登上龍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認為他沒有野心。然而,從種種跡象來看,雍正之前的行為,不過是為了追求的節制罷了。由此不難看出,真正懂得節制的人,必是有追求、有夢想的人!

    當今社會不懂節制已不是一個個人問題了,而是群體、乃至於國家的問題了。

    說到有的中國企業,在非洲同胞的眼裡,立即會出現一個恐怖的魔王!的確,在非洲,我們的一些企業,雖然給當地帶來了片刻的經濟利益,卻也帶走了無數本該屬於他們的子孫的財富。在國內,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對資源與環境毫無節制的掠奪與浪費,已完全不需要我再來說明!這樣的生活方式,絲毫看不出我們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難道真的只是眼前的享受嗎不是我們一直宣傳的可持續發展嗎

    對於中國,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中也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雖然其中有西方人關於中國威脅論與崩潰論的空穴來風的陳詞濫調,但對我們毫無節制的生活方式應有所警醒。奧巴馬說:“如此瘋狂的生活方式,需要幾個地球來供養”對此,我們應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我們應多一些節制,多一些夢想,實現一個美麗的中國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氣球這首歌有關的解密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