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靈活死胖子

    最近泰國的一位媽媽火了,因為5歲的兒子一大早就鬧著不想上學,而且她和丈夫又怎麼勸都沒用……

      這場面是不是很熟悉?咱們也都遇到過不止一回吧?

      可是,這位泰國媽媽的處理方式很不一樣。

      她乾脆幫孩子請假一天,帶他去撿垃圾!

      他們沿著馬路去撿塑膠瓶,開始的時候這孩子還挺興奮,可是沒過多久就喊累了。

      但是媽媽仍然堅定地帶著他走了3.5公里,撿了一小袋空瓶子,換了2泰銖(約合人民幣0.4元)。

      不過他還是表示,走不動了。

      他說:“媽媽,我們可以坐公交車回家嗎?”

      媽媽:“坐公交車一個人要10泰銖,你有錢嗎?”

      沒有辦法,他只好跟媽媽一起往回走,這個時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媽媽,我想吃冰淇淋。”

      媽媽:“冰淇淋要5泰銖,我們錢夠嗎?”

      又走了一段路之後,到了餐廳門口

      孩子:“媽媽,我想吃燕麥。”

      媽媽:“去買嗎?15泰銖。”

      孩子:“媽媽,我錢不夠,我要回家。”

      媽媽:“累了?”

      兒子:“好累,好熱,我想上學,我要回家。”

      ……

      這位媽媽在文章最後表示: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需要讓他們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憊,瞭解一切的來之不易

    我小時候偷家裡錢我爸給我講完道理後也丟個袋子讓我撿垃圾去,然後偷偷的把袋子丟了上學去了,並且不敢偷了,小孩還是好面子,萬一再被我爸逮到真讓我去撿垃圾想想那場景就不敢動歪念頭,逃~

  • 2 # 花絮nice

    當 父 母 創 造 一 種 支 持 性 的 氛 圍 時 , 孩 子 就 能 夠 談 論 他 們 的 錯 誤 和 不 足 , 當 父 母 給 予 孩 子 鼓 勵 而 不 是 批 評 時 , 孩 子 撒 謊 和 偷 盜 的 行 為 就 會 減 少 。 幾 乎 每 個 孩 子 都 曾 經 說 過 謊 , 所 有 父 母 都 擔 心 他 們 的 孩 子 出 現 說 謊 或 者 偷 竊 的 行 為 , 因 為 對 他 人 的 信 任 是 親 密 關 系 中 很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

    父 母 很 擔 心 孩 子 的 不 誠 實 , , 但 是 如 果 孩 子 做 過 這 種 行 為 , 他 們 就 能 接 受 這 個 問 題 和 事 實 , 然 後 和 孩 子 一 起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 教 導 孩 子 更 誠 實 和 真 誠 。 如 果 孩 子 在 家 庭 作 業 方 面 撒 謊 , 那 麼 家 長 就 應 該 去 了 解 孩 子 在 學 校 是 否 存 在 一 些 特 殊 的 問 題 , 如 果 一 個 孩 子 弄 虛 作 假 吹 噓 自 己 , 那 麼 父 母 就 應 該 了 解 孩 子 為 什 麼 這 麼 做 , 父 母 認 為 孩 子 都 希 望 自 己 可 以 做 到 誠 實 , 出 現 這 類 問 題 時 , 父 母 應 該 尋 找 是 什 麼 原 因 導 致 了 這 種 情 況 。 共 同 解 決 問 題 的 方 法 是 很 有 用 的 ,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 父 母 會 變 成 孩 子 的 盟 友 和 一 種 資 源 , 而 不 是 指 責 者 和 判 斷 者 , 孩 子 也 會 認 識 到 , 當 自 己 遇 到 問 題 的 時 候 , 他 們 可 以 獲 取 幫 助 ; 人 不 必 達 到 完 美 , 才 會 被 人 喜 歡 。

  • 3 # antaliya

    孩子撒謊和偷拿別人的東西,父母內心是很焦急的,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撒謊”的時候,至於“偷竊”只是個別孩子所為,至於原因也各自不同。家長找出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改變。

    孩子會出現這些問題,有那些原因呢?

    (1)概念模糊

    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處在發展中,對人物關係、時間、事物的各種關係理解有限,有時會混淆概念,出現表達錯誤,造成“撒謊”的現象,只要父母加以引導,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了。孩子對“拿”和“偷”沒有正確的概念,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徵求他人同意就拿走了,這時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物權概念。

    (2)逃避責罰

    父母對孩子缺乏耐心。平時管教孩子總是訓斥、責罵,甚至使用暴力,孩子害怕家長的打罵,用撒謊來躲避責罰;有的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害怕父母打罵就隱瞞成績來騙家長。

    (3)不尊重孩子

    有些家長不分場合訓斥責罵孩子,自己情緒不好時,拿孩子撒氣,打罵孩子毫不顧忌孩子的感受,常在他人面前數落孩子的不是,孩子害怕父母這樣做,學會撒謊來隱瞞錯誤。

    (4)父母沒有做好表率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致,對自己要求不嚴,犯了錯誤,不但不承認,還謊話連篇,甚至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道德觀,本身孩子就沒有辨別能力,如果家長不注意言傳身教,孩子容易學會撒謊,甚至偷拿他人物品。

    避免孩子撒謊、偷竊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家長對待孩子要耐心,要注意言傳身教的作用

    自身不嚴怎麼要求孩子?平時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讓孩子對父母有信任感,發現孩子撒謊、偷拿他人物品,要嚴加管教,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放任不管,孩子就會撒謊成性,

    (2)尊重和鼓勵孩子

    學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勵孩子,經常鼓勵孩子,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樂觀自信的孩子不容易出現撒謊和偷竊的行為。

    (3讓孩子認識自身錯誤

    發現孩子撒謊、偷拿他人的東西要嚴加管教,不但要引導孩子承認錯誤,還要讓孩子知道撒謊、偷竊的危害,同時還要讓孩子受到懲戒,引導孩子有正確的是非觀,懂得誠實做人。

    (4)相信孩子

    要相信孩子會改正錯誤,在心裡不認同孩子,給孩子定性為“撒謊精”,認為孩子不誠實,不可改變,家裡東西找不到就懷疑孩子,給孩子造成不良心理暗示,使孩子心裡認為自己就是個壞孩子。這種作法,不利於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5)瞭解孩子需求

    孩子拿了家人的物品、錢,用在了那些方面,父母要了解清楚,如果是自己平時過於嚴苛,孩子有需要不敢開口,家長做出調整。平時自己和家人要管理好自己的錢、物,有時間多帶孩子去參加各種活動,培養孩子各種興趣愛好,轉移孩子注意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的晶片是自己設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