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棵銀杏樹
-
2 # 大勇諞詩文
首先,這是孩子教育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如果說不嚴加管教,以後那就更不好管了,家長這個時候也該出手時就出手,先到學校瞭解情況,確實是這麼回事的話,把他叫到跟前,先問他情況,是不是受到什麼威脅,有沒有同學慫恿他去買的這盒煙,如果有,果斷去找他老師,及時去找,這時候要保護孩子,但如果不是這樣的,那麼一定要嚴加管教,打他屁股,打到他疼,可能有些人並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但是這是一個苗頭,不及時滅了這個苗頭,以後大火那就了燒起來了,也許打的他哭了之後,及時讓他認識到事情的錯誤,教育的根本是防患於未然,小錯不管,大錯已晚矣!!
-
3 # 淅爸育兒記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抽菸嗎?作為過來人,我告訴你。
從五年級我就開始抽菸,原因很簡單:模仿成人的行為,宣告他人我長大了。
至於為什麼要模仿成人的行為,原因可能有很多,就我身邊的情況的話:
1. 抽菸顯示自己有“實力”,別人會害怕自己(這種被害怕被視為權力、力量的體現),就不敢欺負自己;2. 在家裡沒有被尊重,一直被操縱,一直被當成沒長大的孩子,急需用某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3. 帥酷美、男生不壞女生不愛的“中二”思維。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其實到初中的時候我因為在校抽菸被校長、班主任逮住過,差點就被開除了。
講真,我當時真的很後悔抽菸,因為我害怕懲罰,當時我惟一的希望就是他們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保準不再抽菸。
但是很遺憾,我不當遭到了校規的懲罰,還遭到當時的班主任的羞辱(怎麼羞辱我就不說了,純屬個例,不想給當下緊張的師生關係添亂),這事我一直記著但我沒打算報復哈,只是跟題主說明,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很強,一旦受損就會留下難以修復的傷疤。
所以就買菸這個事情上,不妨給孩子一次機會,他沒多大的煙癮,沒想象中的嚴重。
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孩子與不該交往的孩子一起孩子為什麼會和壞孩子一起,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其一、壞孩子通常會做一些成人的事情,不符合年齡的事情,例如打架,例如逃課,例如抽菸喝酒,例如早戀偷嚐禁果...
所有的一切指向了孩子已經有獨立的思想,有獨立的需求,有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的需求。
告訴孩子,什麼才叫獨立,同時嘗試尊重孩子,給他應有的私人空間;
其二、孩子可能不想遭欺負、或者正在被欺負
比之獨立的剛需,遭欺負僅是一個可能性。在校園霸凌中不僅僅有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兩個群體,還有旁觀者。
如果你不想被欺負,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霸凌者,就像在公司裡面大家會站堆支援某得勢領導一個道理。這些加入霸凌者的孩子,本質不壞,他們只是不想成為被欺負的物件,僅此而已。
所以,好好和孩子溝通,看看他是不是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包煙,也可能是他買來“孝敬老大”的,是他與霸凌者溝通的前提條件。
對於霸凌,請告訴孩子什麼才叫實力,防止被霸凌,實力永遠來自於自身+合法暴力機構(警察),只有你足夠強大或者有足夠令人敬畏的資本,人家才不敢招惹你。
PS:如果你發現那個壞孩子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請一定密切留意孩子的去向。
-
4 # 百合媽媽讀心理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確實應該引起父母的重視,孩子的自控力與辨別力有限,如果交到一些品行不好的朋友,就有可能會沾染一些抽菸、賭博、打架等等惡習。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並不容易,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重複練習,需要堅強、恆久的毅力,而養成一個壞習慣卻很容易,只需要幾分鐘而已。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交了“壞朋友”,父母千萬不要直接斥責,強迫孩子斷絕同那個“壞朋友”的關係,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只會把問題激化,我們應該正確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01 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如果孩子交到了一個喜歡打架的朋友,並且認為這個朋友很勇敢,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打架,勢必會傷痕累累,一個傷痕累累的孩子,內心一定充滿了仇恨,仇恨會產生邪惡,會讓一個人虐待、蔑視他人,長大後什麼也幹不成。”
“如果你也跟著去打架,就有可能會受傷,不僅身體上會受到傷害,心靈也會受到很大的傷害。你覺得這樣的朋友值得相交嗎?”
用這些話語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講道理也許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但有些時候,人生的許多大道理還是要及早告訴孩子。
02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如果孩子懂得自己所交的朋友品行很差,但又沒有辦法做到遠離時,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防備。
之前聽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她建議問孩子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把他當朋友?”
如果孩子回答說:“他很仗義,幫助過我,和他做了朋友,就沒人敢欺負我了。”
這時,父母應該叮囑孩子,在朋友幹壞事的時候,一定不要跟著去,如果不得不去,可以找個藉口離開現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比如,可以說想上廁所,或者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離開。等再返回來的時候,架已經打完了,自己就不會被無辜牽連。
父母切記一定要教導孩子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孩子交了“壞朋友”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耐心地加以引導,相信孩子是可以明辨是非,學會保護自己的。
回覆列表
冷處理,不要上來就責怪孩子,對孩孑進行一頓批評,那孩子本有的內疚心,全沒有,反而反之,越不讓越做,也許本來只是好奇。
可以耐心的問孩子跟不該交往的孩子來往的孩子,有什麼地方讓孩子吸引,然後,反問孩子這樣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讓孩子自己來判斷,換位想下,自己的感受。
在此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關注,其實這樣的孩子只是內心有些獨單,寂寞,同時在同不該交往的孩子面前可以得到證明自己,找存在感,所以,只要耐心加以引導,孩子會明白的,也會從此斷絕同不該交往的孩子來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