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商口岸引出北洋的概念
兩次鴉片戰爭,使得中國被迫開放了八個通商口岸。清政府為方便管理,設立北三口(天津,牛莊[營口],登州[煙臺]「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牛莊和登州口岸,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天津口岸」)與南五口(1842年《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五口通商口岸),由通商大臣管理,習慣上稱北三口通商大臣為北洋大臣。由於管理直隸地區,所以權利和名氣比南洋大臣要大。
二、清朝軍隊發展(著重介紹清朝後期)
清朝軍隊分為前期傳統軍隊和後期新軍。
傳統軍隊:
陸軍(主力):八旗、綠營到湘軍、淮軍
海軍(輔軍):北洋艦隊到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清政府海軍分為三部分:北洋海軍(北洋艦隊,北洋水師),南洋海軍,粵洋海軍。
北洋海軍的掌管者為北洋大臣李鴻章。
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戰後,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新軍(新建陸軍):
1895年,北洋水師戰敗後,清政府準備編練一隻新的軍隊。袁世凱在天津小站接手的陸軍。
三、北洋軍的發展
李鴻章死後,袁世凱憑藉實力和功績成為新的北洋大臣,其掌管的軍隊被人稱為北洋軍隊,此後的軍閥多出於北洋軍隊。
清政府退出歷史舞臺之後,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成為民國大總統,在北京建立北京政府,稱為北洋政府,及力發展北洋軍。
從袁世凱稱帝,到人民反對,再到病死,北洋軍隊混亂無主,爭鬥不斷,最終分裂為直,皖,奉等系,軍閥混戰由此開始。
四、走向滅亡
1926年,國共在廣州實現合作,創立了“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北伐軍先後擊敗各支北洋軍閥,於1928年統一全國,北洋軍正式成為歷史。
一、通商口岸引出北洋的概念
兩次鴉片戰爭,使得中國被迫開放了八個通商口岸。清政府為方便管理,設立北三口(天津,牛莊[營口],登州[煙臺]「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牛莊和登州口岸,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天津口岸」)與南五口(1842年《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五口通商口岸),由通商大臣管理,習慣上稱北三口通商大臣為北洋大臣。由於管理直隸地區,所以權利和名氣比南洋大臣要大。
二、清朝軍隊發展(著重介紹清朝後期)
清朝軍隊分為前期傳統軍隊和後期新軍。
傳統軍隊:
陸軍(主力):八旗、綠營到湘軍、淮軍
海軍(輔軍):北洋艦隊到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清政府海軍分為三部分:北洋海軍(北洋艦隊,北洋水師),南洋海軍,粵洋海軍。
北洋海軍的掌管者為北洋大臣李鴻章。
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戰後,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新軍(新建陸軍):
1895年,北洋水師戰敗後,清政府準備編練一隻新的軍隊。袁世凱在天津小站接手的陸軍。
三、北洋軍的發展
李鴻章死後,袁世凱憑藉實力和功績成為新的北洋大臣,其掌管的軍隊被人稱為北洋軍隊,此後的軍閥多出於北洋軍隊。
清政府退出歷史舞臺之後,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成為民國大總統,在北京建立北京政府,稱為北洋政府,及力發展北洋軍。
從袁世凱稱帝,到人民反對,再到病死,北洋軍隊混亂無主,爭鬥不斷,最終分裂為直,皖,奉等系,軍閥混戰由此開始。
四、走向滅亡
1926年,國共在廣州實現合作,創立了“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北伐軍先後擊敗各支北洋軍閥,於1928年統一全國,北洋軍正式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