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0呵護成長0

    分享一個網上看到的真實事情!

    社會上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卻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家長們對孩子也更加溺愛,生怕在外受罪,結果溺愛成害。這不,高中女孩每個月3000的生活費,卻欲跳樓輕生。

    近日,江蘇某地,一女孩站在32層樓頂,欲跳樓輕生。原來,女孩是一名高三學生,每個月向家裡要3000元的生活費。除此,女孩還要求再換一部新手機。面對孩子這樣胡鬧的要求,父親怎麼可能無底線的同意。於是,父女兩人發生的爭執,父親一氣之下打了女孩兩耳光。

    女孩與父親賭氣,跑到32層樓頂,用跳樓來威脅父親。父親沒有辦法,只好打了報警電話,還好民警及時感到。民警趁女孩蹲在地上哭泣的時候,果斷的衝向前,控制住了女孩,阻止了悲劇的發生。

    青春最美好的歲月,卻用其去換三千塊錢和一部新手機,女孩真是太傻了。從此也可以看出,女孩的父母平時對女孩過分溺愛,才會導致女孩提出這般過分的要求。父親訓斥了兩句,就和父親公然頂撞,以死威脅。

    一個高中生怎麼用的了這麼多的生活費,即便在一線大城市一個十八歲的孩子3000塊錢的生活費也是奢侈的。一個正常家庭的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也沒有這麼高吧,很多小城市的上班族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三千左右。相比之下,生活的都還不如一個高中生。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被父母當小公主,小皇帝一般寵愛。每天過著衣食無憂,零花錢不缺的生活,絲毫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經不住一點挫折,受不得任何委屈。這樣教育孩子,不是真正的愛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父母應該從小教育孩子量力而行,用勞動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支出。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即便成績再好,也是無用之才。錢往往是把孩子帶入迷途的重大原因之一,很多中學生,拿著家裡的生活費,經常出入酒吧,網咖等不使用場合。並且購買過多的奢侈品,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之風。

    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庇護,走向現實的社會。如果從小就生活在溫室之中,怎麼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父母可以庇護他一時,可是不能保護他一輩子。所以,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階段,身為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教給他們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讓溺愛這段了他們飛翔的翅膀。畢竟,他們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動力,只有他們強大,祖國才能更好。

  • 2 # 悅悅雪雪

    太誇張了吧,一個月3000千的生活費,都快要趕到我一個月工資了。這估計是很久養成的消費習慣吧,作為父母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小孩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好好和小孩商量,如何生活,如何理性消費。要讓小孩子理解賺錢的辛苦,小孩子一直在溫室裡長大,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不會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讓小孩子去打打工,去偏遠地區感受一下清貧,父母和小孩一起打工賺錢,讓他們真正理解生活,真正理解艱辛,要不然出生社會了,肯定是處處不如意處處碰壁,還是一味的抱怨。

  • 3 # M9141353

    父母應該讓孩子應該主動成長,還是被動成長?

    每月生活費3000的去向

    這個生活費都差不多是大學一個月的生活費了,高中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也就是平時星期天的時候有時間去商場買賣衣服,跟同學出去吃吃喝喝,但是這個費用也確實有些高。首先我們應該瞭解的就是孩子每月要的這些錢花費去向,知道花費去向之後我們才能採取措施去應對。如果是校園霸凌的情況,家長們一定要今早的去解決。

    當然如果是土豪家庭請忽略我的回答。。。。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麼高的花費

    現在的高中生,跟我們上高中的時候完全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高中一個月有400塊錢都能攢下來一些。但是現在的孩子因為家庭歡迎,還有學校環境的影響,每個月的花銷以我們的上高中的標準是肯定不行的。那麼問題可能就出在他身邊的同學和環境身上,我覺得有必要跟孩子多做一些心理輔導,和談話,讓孩子正確的對待“金錢”以及及時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尋找原因,理性開導

    尋找這麼多花費的去向、原因是首要任務。

    1.如果孩子是虛榮心作祟,那我們父母就需要多開導了,這種事和消費心理,可能害的是學生的一輩子。

    2.學校霸凌,這個是我最害怕的。這類事件對於學校、家庭、孩子都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長還是多重視,這個我是我最害怕的事情。

    讓孩子主動成長、家長把握方向

    迴歸題目,我跟希望家長朋友們可以讓孩子主動的去成長,不要過於的溺愛。應該孩子受的苦你全承擔了,以後孩子終究要進入社會,所有的苦還是要“吃”一遍,累還是要“受”一回,家長的承擔只是暫時的不讓孩子受苦而已。

  • 4 # 一號農民王永堯

    這是個家庭教育的問題。

    排除所在學校的食堂費用的管理外,正常情況下與學校、老師無關。我所瞭解,有些學校自命為“貴族學校”,家長們也自己把自己定為“貴族”,各項費用以“高”為榮、以“高”為特色。出現這種情況,問題首先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嚴重邪門——給子女貫注的“特殊身份”的理念其實早已埋葬了這些“貴族娃”的終身了。

    有些娃,家長無意識,甚至無能力支付高費用,滿足高要求,但還是提出這樣的要求了。這地道的是家庭教育問題!有些家長應該警醒對孩子的教育,注意要領。與此同時,現在社會生活所迫,“留守兒童”實質上就是父母對子女的關注教育關係的毀滅。為了生活離開子女,但子女成長出問題了又有何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定論無錯。從半歲開始會觀察時就開始觀察父母的表情,判斷父母言語的輕重,可是會模仿的;小學(12歲以前)都是個習慣培養的階段,不在乎學習成績多麼優秀。這個習慣包括了生活、用錢的方面,是讓孩子知道“錢”是勞動掙來的呢,還是可以不勞而獲呢,這就是關鍵!比如:吃飯把碗裡的吃完,剩菜剩飯存放起來不倒掉等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的;初中(12——15歲)是孩子“榮譽感”培養階段,這時以正確為榮、錯誤為恥,以完成學校老師及家長佈置的任務為榮、不完成為恥,以節約為榮、不節約為恥……;高中、大學就一定要以建立明確價值觀為主,比如:為什麼要讀書,為誰讀書的問題。又比如花錢、遊戲、網路、穿著打扮等的正確認識……

    一個月3000元的生活,在豬肉沒暴漲之前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真是這樣,這高中不讀也罷!

  • 5 # 芝麻與西瓜

    個人感覺要看是什麼時間段的高中生了,放在2000年左右,相當於一平房價,有的地方甚至更多。如果是放在當下的高中生,也算不少了,畢竟不像大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炎帝為何打不過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