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桂清9
-
2 # 5分鐘讀書
方法其實有很多,但沉澱到思維層面,就是一些通用的“常識”和“原則”了。
最近在閱讀《三國志》。
不是讀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而是讀正史,讀歷代歷史學家的註解。
歷史其實是一門面向未來的學科,學習歷史人物,就是在學習一種恆古不變的規律、一種跨越時代的思維方式。比如:在蜀漢,曾經有一位軍師、地位比諸葛亮更高、更獲得劉備的信任,甚至可以說是蜀漢的“開國功臣”。但在他剛出道的時候,卻還是一位默默無聞的縣令。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軍師的位置上呢?他的成功能給我們什麼啟發?我粗略的總結了一下,有七條原則,是我們必須遵守的——
1.沒有方向,就持之以恆的堅持
2.“木桶思維”:每個人都有缺點,你如何去揚長避短?
劉備有了諸葛亮和龐統這兩位謀士,為什麼還會接納法正、並且給他更大的發展空間呢?因為,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是一個“料事如神”的軍師,比起打仗,他更擅長做好後勤工作、做好劉備“強大的後盾”。法正的到來,正好彌補了諸葛亮的“缺點”,所以才深得劉備的倚重——注意,是“倚重”,而不僅僅是“器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關鍵在於,你是總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呢、還是努力去發揮自己的優點,儘量避開自己的缺點?這裡的“避開”並不是逃避的意思——
我們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用業餘時間去改變自己的缺點、或者找到可以跟我們互補的搭檔。
3.行動力:立即去做、又快又好、事後總結
建安十六年,曹操集結大軍、準備攻取漢中。劉璋怕曹操會順勢南下、攻佔益州,於是慌忙派遣法正去荊州找劉備。法正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雖然是第二次見劉備,但就已經打定主意、以後要跳槽跟這位老闆一起奮鬥了。於是,法正把早就準備好的計劃,跟劉備和盤托出。其實,法正這樣做,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第一,劉備是否認同這個計劃呢?第二,如果劉備不認同這個計劃,是否會向劉璋“告狀”呢?第三,即使劉備接受了這個計劃,他是否還願意重用法正呢?畢竟,法正這一做法,也算是“賣主求榮”了。但,法正能夠跳槽的機會,就這一次。他在進行一場賭博。而結果是,他賭贏了。真正成功的人,他們的行動力是特別強大的。想到什麼事情立刻就去做,並且保證質量完成得好。他們並不是不顧慮事情的後果,而是他們更看重時間的效率。
4.瞎努力沒用,關鍵是要跟對人
法正在劉璋那裡待了十多年。在這十年間,法正的官職雖然也得到了小小的升遷,但終究還是一個小官,跟他的能力完全不匹配。而投奔劉備沒多久,就被劉備封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地位不比諸葛亮低多少了。有的人的確很勤奮,但勤奮的好幾年卻沒有看見效果。因為平臺對一個來發展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同樣是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你在富士康流水線上、跟在位元組跳動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廠,獲得的收益、眼界和發展平臺,都是完全不同的。
5.為企業賺到錢,自己才能升職加薪
法正投奔劉備之後,做了兩件事,讓劉備非常滿意。其一是:他寫了一封勸降信給劉璋。雖然在收到信之後,劉璋並沒有立刻接受法陣的建議,但沒過多久,成都就停止了抵抗;其二是:他分析了漢中局勢——當曹操佔領漢中之後,沒有趁機奪取益州,而是留下大將夏侯淵和張郃守衛漢中。法正斷言說:曹操北還,一定是有事情讓他迫不得已;而夏侯淵和張郃的能力,是守不住漢中的。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可失去的機會。於是,劉備聽了他的計策,一舉拿下漢中。有一次面試,聊到薪資的時候,HR告訴我:要想升職加薪,你要先為公司賺到錢——也就是說你的能力怎麼樣?首先是體現在你的業績上。比如你為公司解決了什麼問題、連結了哪些資源、介紹了多少客戶、簽下多少訂單?這些都是能力的體現。劉備很器重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能夠把整個蜀漢的後勤搞得非常好,讓前線作戰的老闆“放心”;
而劉備更倚重法正,是因為法正能夠帶給蜀漢集團帶來直接的利益——賺到地盤。
6.不要讓貧窮限制你的想象力
在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時候,真正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因為,諸葛亮雖然也有“用兵如神”的時候,但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過於謹慎”,不敢冒險。而法正卻不顧那麼多。他為劉備獻出的計策,在旁人看來都是非常大膽、甚至“出格”的,所以每次行動都會遭到群臣的反對;但每一次,他的計策都能幫助劉備取勝。前幾天,我在知乎上遇到一個剛畢業半年的年輕人,他說自己一直在找工作,畢業這半年,他去過很多公司,但都沒待多久就離職了。因為沒有工作經驗,也不知道未來能做什麼,所以每天都很迷茫。俗話說:“窮則思變。”這裡的“窮”,並不完全是金錢層面的窮,還包括眼界、格局、經驗和人脈。這些都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因素”我們越是缺乏這些東西,越要嘗試去改變。比如,大學生缺乏工作實踐的經驗,但他可以利用業餘時間,為導師做專案、參加各種社群、甚至去嘗試經營副業。
7.當一個人達到一定高度,就是看品德的時候了
現在有很多著名企業家,都是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創業的。法正對蜀漢這麼重要,但為什麼歷史上、卻沒有他的位置呢?大家尊敬諸葛亮、崇拜關羽,喜歡周瑜和曹操,為什麼很少有人說自己崇拜法正?答案很簡單:因為人品。法正作為劉璋的部下,為老闆打工,感覺不受重用,你可以選擇跳槽啊!但法正跳槽的時候,還做了一件讓天下人不恥的事情——
他把劉璋的機密地圖,一併獻給了劉備,幫助劉備反攻成都。
這不是小人,是什麼呢?
馮侖說:坦誠、守規矩、尊重別人、謙虛是很多成功人的共同特點。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能力、眼界、平臺和人脈都很重要,但在這之上,還有一項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人品。但我們從個人奮鬥的角度來看,法正無疑是“成功”的。
據說,劉備生前唯一追諡過的一位臣子,就是法正。
追諡的意思是:某人死後,給他追加的諡號。一般是生前立有大功,有相當的地位或影響力之人才有可能得以追諡這是什麼待遇呢?在正史上,連關羽都沒得到劉備的追諡,更別提諸葛亮了。
我們如何增加自身成功的機會?
成功在於勤奮,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分享的。這道題的焦點就是“如何增加”自身成功的機會,也就是說前提己經是成功的人,那就是成功須要永久持續,輝煌須要永久閃光,堅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實力繼續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