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年齡大於等於35歲就是高齡產婦。其風險如下
一.流產:隨著婦女妊娠年齡的增加,由於胚胎染色體非整倍體或整倍體異常的機率升高、母親子宮及卵巢功能異常、卵母細胞的質量下降等原因,高齡產婦妊娠的自發性流產率相對較高。小於35歲的孕婦在妊娠11-24周的流產率為0.9%,35-39歲組為1.1%,大於40歲組達2.2%。此外對透過輔助生殖技術成功妊娠活胎孕婦的研究顯示,孕婦妊娠7周後的流產率,小於33歲組為99%,33-34歲組為11.4%,35-37歲組為13.7%,38-40歲組為19.8%,41-42歲組為29.9%,大於42歲組為36.6%。因此,無論是自然受孕還是輔助生殖技術受孕,AMA的自發性流產率明顯高於非高齡孕產婦。
二.胎兒染色體異常與胎兒畸形:胎兒染色體異常最常見的是三倍體異常,主要原因是卵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不分離,而年齡的增加可使這一異常過程的發生風險增加。有學者對自發性流產、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活產及死產等胎兒的染色體核型結果進行分析,發現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風險將逐漸增加,其中發生明顯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風險,在孕婦35歲時為0.5%,40歲時為1.5%,45歲時達5.0%。 大於40歲孕婦的後代發生多種心臟畸形、食管閉鎖、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的風險升高。小於35歲的孕婦其後代發生重大出生缺陷的比例為1.7%,而35-39歲及≥40歲孕婦中分別為28%和29%。因此,應加強對高齡產婦的妊娠早、中期的篩查及產前診斷,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率。
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隨著年齡增加,動脈內膜出現增厚及粥樣斑塊改變導致動脈血管壁彈性減弱,超重和肥胖問題及遺傳因素也開始顯現,這些因素均可造成育齡期婦女隨著年齡增加,慢性高血壓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AMA妊娠期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及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風險隨年齡增加而逐漸上升,尤其表現在≥30歲孕婦中;調查顯示,≥40歲孕婦中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的發生率較25-29歲組的高6.5倍。非高齡孕婦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3%-4%,>40歲者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5%-10%,大於50歲上升至35%。大於40歲初產婦中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者的發生率是非高齡初產婦的5倍,≥40歲經產婦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的發生率是非高齡經產婦的9倍。因此,應對患高血壓的高齡婦女進行孕前評估,監測血壓,控制血壓至滿意水平再妊娠;對於肥胖的AMA,妊娠期應注意監測血壓,多宣教、早發現、早診治,積極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
四.妊娠相關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發生除受遺傳因素外,肥胖及年齡增加是重要的危險因素。此外,研究顯示,妊娠年齡≥30歲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其中≥35歲孕婦GDM的發生率為<25歲孕婦的5.5倍。同時,高齡婦女的高血糖水平所導致的胎兒畸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產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對於既往未曾進行血糖水平檢測的高齡婦女,應在計劃妊娠前進行糖尿病篩查,並給予干預管理;對於存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高齡產婦,妊娠早期應加強宣教及管理,妊娠滿24周後,應儘早行糖耐量的篩查,以及時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
五.胎膜早破與早產:35歲後隨著年齡的升高,子宮頸組織彈性下降,且由於激素水平降低而導致陰道自淨能力減弱、陰道微生態失衡,高齡產婦機體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如鋅、銅等的缺乏造成胎膜組織張力偏低,種種因素可能導致高齡產婦相對較高的胎膜早破發生率。年齡>40歲孕婦的調查,在排除了吸菸、多胎、母體相關合並症的情況下,20-29歲組、40-44歲組及≥45歲組的孕婦發生妊娠<32周早產的比例分別為1.01%、1.80%、2.24%。
六.前置胎盤:前置胎盤的發生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胎盤異常、受精卵滋養層發育遲緩或子宮內膜受損如多次清宮手術史、多次分娩史、子宮瘢痕等有關,高齡產婦,尤其是高齡經產婦是前置胎盤發生的高危人群。>40歲的初產婦發生前置胎盤的風險約是20-29歲初產婦的10倍。
七.胎兒的風險:主要為胎兒生長受限、死胎等風險。在排除了吸菸、既往不孕史及相關合並症的情況下,35-40歲組的孕婦發生新生兒低出生體質量、小於胎齡兒的風險較20-24歲組孕婦明顯偏高。此外,高齡產婦發生死胎的風險較非高齡孕產婦上升65%。
八.產程異常及剖宮產率上升:研究顯示,高齡產婦中剖宮產術分娩者的比例相對較高,甚至達到了同期非高齡孕產婦的1.5-2.0倍,可能是高齡產婦自身併發症及合併症多、高齡產婦會陰及盆底組織彈性相對較差、子宮功能障礙以及身體素質相對欠佳所致。此外,高齡產婦由於年齡偏高、受孕困難胎兒“寶貴”、心理壓力相對較大而不願承擔風險,孕婦要求以及醫師有意放寬剖宮產術指徵,以上種種因素均可造成高齡產婦的剖宮產率偏高。因此,應加強孕期宣教和分娩期管理,降低高齡產婦的剖宮產率。
九.瘢痕子宮及其繼發風險:中國的剖宮產率在2011年為54.47%。自“二孩”政策調整後,既往高剖宮產率的弊端愈發明顯,剖宮產術後再次妊娠的孕婦自2012年的9.8%上升至2014年的15.0%。再次妊娠時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可達0.1%-1.5%。此外,高齡婦女中因既往子宮肌瘤剔除術所致的瘢痕子宮者也佔一定比例,子宮肌瘤剔除術造成瘢痕子宮的育齡期婦女,再次妊娠時子宮破裂的風險為0.24%-5.30%。而據國內外相關報道,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者的比例為1/2216-1/1800不等。由於高齡產婦的剖宮產率明顯偏高,因而再次妊娠時發生瘢痕子宮妊娠的機率相對較高增加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的機會。
因此,在避免不必要的剖宮產術、控制剖宮產率的同時,對於剖宮產術後再次妊娠的高齡產婦,應加強孕期管理,並選擇條件成熟的醫療機構分娩。
十.產前精神心理異常:孕婦年齡增高是孕產期發生抑鬱的危險因素。高齡產婦由於年齡偏高,身體素質較非高齡孕產婦差,且部分高齡產婦由於受孕困難或“珍貴兒”等原因,相對更加憂慮。高齡產婦較非高齡孕產婦焦慮及抑鬱的發生率更高,而產前抑鬱與多種不良妊娠結局相關,包括自發性流產、異常出血、剖宮產術分娩及早產的發生等。
以上就是高齡產婦的風險,希望高齡產婦們不要以過來人自居,該做的檢查都要做,把風險降到最低,要有“歸零心態”。
分娩年齡大於等於35歲就是高齡產婦。其風險如下
一.流產:隨著婦女妊娠年齡的增加,由於胚胎染色體非整倍體或整倍體異常的機率升高、母親子宮及卵巢功能異常、卵母細胞的質量下降等原因,高齡產婦妊娠的自發性流產率相對較高。小於35歲的孕婦在妊娠11-24周的流產率為0.9%,35-39歲組為1.1%,大於40歲組達2.2%。此外對透過輔助生殖技術成功妊娠活胎孕婦的研究顯示,孕婦妊娠7周後的流產率,小於33歲組為99%,33-34歲組為11.4%,35-37歲組為13.7%,38-40歲組為19.8%,41-42歲組為29.9%,大於42歲組為36.6%。因此,無論是自然受孕還是輔助生殖技術受孕,AMA的自發性流產率明顯高於非高齡孕產婦。
二.胎兒染色體異常與胎兒畸形:胎兒染色體異常最常見的是三倍體異常,主要原因是卵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不分離,而年齡的增加可使這一異常過程的發生風險增加。有學者對自發性流產、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活產及死產等胎兒的染色體核型結果進行分析,發現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風險將逐漸增加,其中發生明顯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風險,在孕婦35歲時為0.5%,40歲時為1.5%,45歲時達5.0%。 大於40歲孕婦的後代發生多種心臟畸形、食管閉鎖、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的風險升高。小於35歲的孕婦其後代發生重大出生缺陷的比例為1.7%,而35-39歲及≥40歲孕婦中分別為28%和29%。因此,應加強對高齡產婦的妊娠早、中期的篩查及產前診斷,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率。
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隨著年齡增加,動脈內膜出現增厚及粥樣斑塊改變導致動脈血管壁彈性減弱,超重和肥胖問題及遺傳因素也開始顯現,這些因素均可造成育齡期婦女隨著年齡增加,慢性高血壓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AMA妊娠期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及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風險隨年齡增加而逐漸上升,尤其表現在≥30歲孕婦中;調查顯示,≥40歲孕婦中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的發生率較25-29歲組的高6.5倍。非高齡孕婦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3%-4%,>40歲者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5%-10%,大於50歲上升至35%。大於40歲初產婦中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者的發生率是非高齡初產婦的5倍,≥40歲經產婦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的發生率是非高齡經產婦的9倍。因此,應對患高血壓的高齡婦女進行孕前評估,監測血壓,控制血壓至滿意水平再妊娠;對於肥胖的AMA,妊娠期應注意監測血壓,多宣教、早發現、早診治,積極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
四.妊娠相關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發生除受遺傳因素外,肥胖及年齡增加是重要的危險因素。此外,研究顯示,妊娠年齡≥30歲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其中≥35歲孕婦GDM的發生率為<25歲孕婦的5.5倍。同時,高齡婦女的高血糖水平所導致的胎兒畸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產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對於既往未曾進行血糖水平檢測的高齡婦女,應在計劃妊娠前進行糖尿病篩查,並給予干預管理;對於存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高齡產婦,妊娠早期應加強宣教及管理,妊娠滿24周後,應儘早行糖耐量的篩查,以及時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
五.胎膜早破與早產:35歲後隨著年齡的升高,子宮頸組織彈性下降,且由於激素水平降低而導致陰道自淨能力減弱、陰道微生態失衡,高齡產婦機體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如鋅、銅等的缺乏造成胎膜組織張力偏低,種種因素可能導致高齡產婦相對較高的胎膜早破發生率。年齡>40歲孕婦的調查,在排除了吸菸、多胎、母體相關合並症的情況下,20-29歲組、40-44歲組及≥45歲組的孕婦發生妊娠<32周早產的比例分別為1.01%、1.80%、2.24%。
六.前置胎盤:前置胎盤的發生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胎盤異常、受精卵滋養層發育遲緩或子宮內膜受損如多次清宮手術史、多次分娩史、子宮瘢痕等有關,高齡產婦,尤其是高齡經產婦是前置胎盤發生的高危人群。>40歲的初產婦發生前置胎盤的風險約是20-29歲初產婦的10倍。
七.胎兒的風險:主要為胎兒生長受限、死胎等風險。在排除了吸菸、既往不孕史及相關合並症的情況下,35-40歲組的孕婦發生新生兒低出生體質量、小於胎齡兒的風險較20-24歲組孕婦明顯偏高。此外,高齡產婦發生死胎的風險較非高齡孕產婦上升65%。
八.產程異常及剖宮產率上升:研究顯示,高齡產婦中剖宮產術分娩者的比例相對較高,甚至達到了同期非高齡孕產婦的1.5-2.0倍,可能是高齡產婦自身併發症及合併症多、高齡產婦會陰及盆底組織彈性相對較差、子宮功能障礙以及身體素質相對欠佳所致。此外,高齡產婦由於年齡偏高、受孕困難胎兒“寶貴”、心理壓力相對較大而不願承擔風險,孕婦要求以及醫師有意放寬剖宮產術指徵,以上種種因素均可造成高齡產婦的剖宮產率偏高。因此,應加強孕期宣教和分娩期管理,降低高齡產婦的剖宮產率。
九.瘢痕子宮及其繼發風險:中國的剖宮產率在2011年為54.47%。自“二孩”政策調整後,既往高剖宮產率的弊端愈發明顯,剖宮產術後再次妊娠的孕婦自2012年的9.8%上升至2014年的15.0%。再次妊娠時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可達0.1%-1.5%。此外,高齡婦女中因既往子宮肌瘤剔除術所致的瘢痕子宮者也佔一定比例,子宮肌瘤剔除術造成瘢痕子宮的育齡期婦女,再次妊娠時子宮破裂的風險為0.24%-5.30%。而據國內外相關報道,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者的比例為1/2216-1/1800不等。由於高齡產婦的剖宮產率明顯偏高,因而再次妊娠時發生瘢痕子宮妊娠的機率相對較高增加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的機會。
因此,在避免不必要的剖宮產術、控制剖宮產率的同時,對於剖宮產術後再次妊娠的高齡產婦,應加強孕期管理,並選擇條件成熟的醫療機構分娩。
十.產前精神心理異常:孕婦年齡增高是孕產期發生抑鬱的危險因素。高齡產婦由於年齡偏高,身體素質較非高齡孕產婦差,且部分高齡產婦由於受孕困難或“珍貴兒”等原因,相對更加憂慮。高齡產婦較非高齡孕產婦焦慮及抑鬱的發生率更高,而產前抑鬱與多種不良妊娠結局相關,包括自發性流產、異常出血、剖宮產術分娩及早產的發生等。
以上就是高齡產婦的風險,希望高齡產婦們不要以過來人自居,該做的檢查都要做,把風險降到最低,要有“歸零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