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個不只是李泉的問題,中國小眾音樂圈子裡,有著非常多的樂隊,他們往往都曲子優秀,歌詞晦澀,在主流上很難獲得認可。中國聽眾一邊吐槽華語流行音樂不行,卻又不支援這些高階音樂。 華語流行音樂未來,應該怎麼樣發展呢?
10
回覆列表
  • 1 # 令狐伯光

    李泉在《歌手2018》節目裡的音樂給人高階,比如第十二期突圍賽的sunny,非但點燃整個舞臺,明顯也能看出這首歌曲在現場上,在選曲,編曲和舞臺表現形式上,達到非常高階的程度。

    答案也很簡單,眾所周知當今世界流行文化由歐美代表的西方文化奠定,影視,動畫,遊戲,音樂自然也是一樣,歐美國家開創,奠定,再加上積累幾百年。

    歐美流行音樂的深度,廣度、市場產業鏈的成熟度,音樂型別的豐富等,都遠不是落後國家能夠比較。其他國家一如影視劇,都是在學習歐美文化,學習融合本土化的過程。

    但,學習絕非拿來主義,因為每一個國家國情和人民環境迥異。將歐美音樂型別照抄過來,普通大眾的接受度並不會高。

    這個深層次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每個國家人民環境文化不同,國外音樂型別沒有這個土壤,這些音樂在融合和本土化過程中,能否適合大眾,這是本國音樂圈內的從業者,和人民都需要努力創造,尋求融合的方向!!!

    當今世界越來越全球化了,華人同樣越來越西化,過程當中會循序漸進,但至少還不是當下。

    比如美國一種音樂型別,傳播到了中國,中國樂壇從業者主動學習了。

    如果全盤的學習,除了衣著打扮和行為方式,只是將歌詞換成中文,甚至會用大量的英文。

    這便是照搬的拿來主義,在中國大眾當中的傳播度,以中國14億人口數量的巨大,城鄉人口組成的複雜,在普通大眾那裡接受度必然較低。

    相反,精英階層的文化工作者,那些出國留學生,高校大學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青少年,接受度就會高太多。

    但,如果中國樂壇業內改造歐美音樂,融合適合本土化,比如加入本土的樂器,或者其他方式。

    那群喜歡擁抱純正歐美型別音樂的聽眾,無論是中國樂壇從業者,或者音樂聽眾,他們又會開始嘲諷,你這怎麼會是嘻哈,這怎麼會是電音等等。

    重複一遍觀點,每個國家人民環境文化不同,國外音樂型別沒有這個土壤,這些音樂在融合和本土化過程中,能否適合大眾,這是本國音樂圈內的從業者,和人民都需要努力創造,尋求融合的方向!!!

    李泉的問題差不多也在於此,他是學習歐美型別音樂,並且成功融合本土化的高階音樂人之一。

    從《歌手》的表現上來看,李泉除了愛瞪眼睛,表情過於陶醉,和唱功稍弱之外,音樂藝術家之名當之無愧。

    因為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數量,而正處於城鄉不平衡的一個發展中國家。大多數聽眾為早期港臺芭樂情歌,內地搖滾民謠,臺灣藍調中國風長期薰陶,印象早已深深刻到骨子裡。

    華語流行音樂型別上也不算匱乏,只是2000年後周杰倫等天才創作人,開創的華語藍調和新中國風音樂,逐漸衰落下去過後。

    2010年後新時代的華語流行音樂型別,樂壇還沒有成功對歐美音樂融合本土化,最終處於消費者的普通聽眾,當然沒有義務責任,主動了解這些。

    這原本就是樂壇音從業者的工作,李泉已經足夠優秀了,但華語樂壇新時代音樂型別,仍然是新時代樂壇工作者不行。

    如果不信,至少2010年後華語樂壇型別音樂開創者,還沒有再出一個周杰倫。
  • 2 # 金魚驚娛

    音樂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賞,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沒有人可以定義音樂的好壞。李泉的音樂無疑是小眾的,只適合很少部分人聽,但的確是高階的,讓所有觀眾都喜歡是不可能的,這並不能說明中國聽眾對音樂的鑑賞力不夠!

    李泉的確是才子,他的音樂素養相當高,可是歌詞太過晦澀,曲調不比尋常,讓觀眾是很難接受的。但是好音樂一定會流傳,可能會成為經典,這是藝術的最終發展規律。

    一時的不被欣賞不怕什麼,歷史上哪個藝術家不是經過低谷期,像梵高的畫一開始不也是不被人欣賞,可是現在不都成為了名畫!所以說藝術是永恆的,人類的欣賞能力是需要時間來磨合的,時間沖刷不掉的才是最值得的最好的。

    所以李泉的淘汰只代表當前的不被認可,不能代表他的音樂不好,天才總是孤獨的,總有一天他的音樂會發出耀眼光芒,因為經典值得沉澱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支援李泉,他在突圍賽中已經成功了,期待他決賽的表現!

  • 3 # 許華慶

    李泉自小學古典音樂,自身就有音樂鋼琴家的氣質,每次看他彈鋼琴簡直是美的享受,他唱流行歌曲的確埋沒了他的音樂風采,這是他走的路怨不了人。

    試問說起李泉,大眾都知道他是音樂造詣極高的人,有誰想起他廣為流傳的代表作呢?反正我腦海沒有。所以在我是歌手這類以知名度及飆高音見長的娛樂節目裡,李泉被淘汰在情理之中,一點意外也沒有。

    大眾鑑賞能力本沒有標準,喜聞樂見才是現在人的真實需要,維也納音樂會被定為音樂殿堂算是高階的頂端,大眾不妨試著去欣賞一下,但不代表真喜歡,也不可能說去多聽自已就有那種鑑賞能力,流行音樂畢竟更直接引起普羅大眾的共鳴,隨喜隨悲可以即時洩發自己的情感。

    藍調,嘻哈,搖滾,民謠,民歌等等各有各受眾,一個繁榮盛世的時代才有機會百花齊放,自己喜歡就好,不必附庸風雅,再說《我是歌手》也僅僅是一個娛樂性節目而已,不是音樂標準。淘汰李泉,李泉的音樂水準也不會下降,李泉還是李泉,對不?

    本回答想到什麼寫什麼,不組織太華麗的詞藻,隨筆勿怪。

  • 4 # 喵喵侃八卦

    在《歌手》舞臺上能夠爆紅的歌手有幾種:

    1、唱功出色者。

    第一季的林志炫、黃綺珊,第二季的鄧紫棋,第三季李健,第五季的迪瑪希,等等。

    他們神奇的巨肺,穩定的高音,聲壓強大,對現場觀眾來說是強大的刺激。

    所謂餘音繞樑,無過於此。

    2、改編能力強,反差大。

    第二季的韓磊。

    3、小眾走向大眾。

    李泉有豐富的創作以及改編能力,但他在本季的比賽中大部分選歌其實是失敗的。

    而且他大部分改編,也沒有很新很高階,甚至有點走回頭路。

    再加上歌唱綜藝節目已經在下坡路,現在仍在看的觀眾大部分是音樂忠實愛好者,對作品的要求可以說達到了“苛刻”,並不會輕易地滿足。

    華語流行音樂的未來,會是與國際接軌、具備中國特色兩個方向吧。能夠把兩者融匯貫通的音樂人,將贏得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興慜在英超取得的成就是否有可能超越了亨利和德羅巴?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