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新時論
-
2 # 領略教育魅力
如果問考研的學生,在整個考研複習過程中,最難熬的一個階段是哪幾個月時?相信絕大多數的學生會不約而同的說是為期兩個月的暑假,這樣的回答是能夠令所有的考研學生所接受的。沒錯,這一段時間正是考研學生複習的關鍵時間段,也是考研學生放棄的高峰期。
所以,現在很多高校雖然已經放暑假了,但是學校中依然有很多的學生,依然有很多的在校生,其便是我們所熟知的考研學生,是我們每年暑假中特有的人群,這些學生為了能夠順利的考上理想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炎熱的自習室中認真複習。
然而,這一段時間我們也更多的聽到了這樣的議論。即“逃避式考研”,對於正在複習的考研學生來說,有一部分學生或許就是其中的一員,或許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屬於“逃避式考研”中的一員,可是這種現象卻真真實實的存在。
因為每年都會有一部分考研學生由於自己不想更早的進入社會,由於不想承擔繁重的工作壓力,由於不想進入複雜的社會,由於不想承擔更多的生活責任,所以選擇升學,即考研。但是需要搞清楚的是,這其中有很多考研學生並不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並不是沒有機會,並不是沒有更好的工資待遇,之所以考研就是想生活的更加的安逸,更加的舒服。
可是,“逃避式考研”,逃的了一時,逃不了一世:沒催,高校生活確實是更加的輕鬆,更加的自由,更加的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是優勢,這也能夠滿足一部分考研學生內心的那一絲絲對幸福生活的期望。
可是,三年的碩士研究生生活或者是兩年的研究生生活之後,我們每一個人還是會面臨進入社會的關鍵抉擇,還是會面臨我們逃避三年的社會現實,難道這個時候我們還能夠給自己說:我心智還不成熟,我還沒有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嗎?
畢竟時間如白駒過隙,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每一個大學生都應對有對自己未來的思考,不管你是決定考研還是不考研,我們都能夠拿出足夠強硬的理由,我們都能夠獲得這樣做的必然因素,而不是所謂的逃避,而不是因為其他人考研而考研。
所以,我們每一個大學生在面臨是否考研時,一定要有自己自己極為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麼考研?考研對自己真的有價值嗎?大學畢業不考研真的沒有出路嗎?真的找不到非常理想的工作嗎?當我們能夠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時 ,或許我們也就有了是否考研的最終結果。
此外,不管你是怎樣檔次的高校畢業生都必須要明白的一個道理是,承擔責任,承載壓力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生畢業時都會遇到的事情,也是我們的必然經歷,不要以其他各種客觀理由來阻礙這種經歷的必然到來。
總之,考研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大學生,並不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生逃避現實的港灣。
-
3 # ying悅1SD
對於你說的問題,可能存在一部分同學可能存在這樣的想法。你要想去逃避就業問題,其實你已經走入了一個誤區,我們上學的本質是就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如果有這樣想法的同學,你無非是用另一種方式在浪費時間,我覺得很不划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由於你的目的性太強,最後落得個不好的結果。我個人的建議是:理性考研,切勿盲目跟從,根據個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由於就業趨勢呈現一個嚴峻的形式,每年考研人數呈遞增趨勢,但是我相信很多同學是真正的考研人,不是一個“偽裝者”。下面是1997-2018年的考研人數增加情況。18年達到250人次。
“逃避式”考研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能是你錯失大把的就業機會。
下面我就講講哪些同學是真正需要考研的 (從實際需求出發)1.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對於自己報的志願的專業並不是很喜歡。在大一時,又沒有轉專業,這時候你可以選擇透過考研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跨專業考研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希望大家綜合考
慮。
2.有些同學比較喜歡某一些專業,在大學又沒有學習到太多東西,希望可以透過在研究生階段得到系統的學習。
3.這些專業需要考研緩解就業問題:比如。醫學類的,某些專業——臨床醫學;心理學等等專業;還有想要學的更多的東西或者出國留學,可以考慮考研。(某些專業就業壓力比較大)
綜合分析:如果你只是逃避式的考研,那麼你的學習總有結束的一天,那你怎麼辦?不是每個同學都要去考研,根據自己的真實需求去考慮,從目前考研人數來看,未來的研究生可能會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態,那麼就業就會出現就業的難題。理性考研,不要錯失找工作的機會,抓緊時間鍛鍊自己和積累經驗很重要。
回覆列表
我今年到山東的一個學校上實訓課,上課的班級今年讀大三,明年升大四。在整個班裡,有三分之二的同學都考研,上課根本不用心,一個個上課時,都塞個耳機,根本不管老師講什麼,只管做自己的事情。我課下問了一些同學,他們說考研在他們學校很流行,那麼為啥學生這麼熱衷於考研呢?據我瞭解,有如下幾個原因;
1.學校的宣傳力度大曾看到學校廣場上,看到不少學校張貼的不少畢業生考研的海報,個個都考取了知名的211,985,這讓不少同學趨之若鶩,希望透過考研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拿到不菲的薪水。其實,據招聘平臺的資料顯示,考研不考研差別沒有那麼大,約為2000-3000元左右,為了這點差別去考個研,還要再花幾年去讀,時間成本,真的得好好算算,是不是真的值。
2.自己沒有規劃,人云亦云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要考研,只是看到別人考研,還考了不錯的學校,可能就想去試試,反正現在也不急於找工作。對於沒有主見的人來說,其實這就暴露出自己目標感不明確,不想快速融入社會,怕出去碰壁或找到不合適的遭人取笑,所以選擇考研。
3.現在的逃避,未來都要體驗到現在能逃過一時,但總不能逃避一輩子,人是社會性的,所以一定要快速地融入社會,透過實踐快速在社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該來的終會來,多問問自己需要什麼,高學歷並不代表未來能找到好工作,而相反,一個人的經歷,是他最寶貴的財富,將伴隨著他一起成長,這些再課本上是學不來的。實踐操作性強的,必須要透過實踐才能出真知。你不下水,永遠不知道這潭水有多深,唯有不畏危險,勇往直前,敢於嘗試,才是最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