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家v大叔
-
2 # 鄉村小張視野
在大魚缸裡養河蚌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如果是種養了大量水草的魚缸裡,河蚌可以直接放進去,多放點沙河蚌就可以活很久,定期換水。
如果要大面積養殖的話,那準備工作要提前做好準備在投放,河蚌喜歡中性,弱鹼水中生活,還有河蚌的抗旱能力特別強,一搬埋入土中的河蚌,乾旱半月都不會死亡。
-
3 # 天數茫茫A
河蚌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常見軟體動物。又名蚌殼,河歪,嘎啦,鳥貝等。它廣泛分佈於淡水湖泊,池塘、沼澤、河流、水田等水體水底,半埋於泥沙中。河蚌是我們大多數人眼中的“雞肋”。但其實河蚌不但美味(可食部分為其斧足),而且還可以用作飼料(肉可鮮喂,殼可作貝殼粉),藥品等。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品種的河蚌(三角帆蚌,褶紋冠蜂等),可以用來培育淡水珍珠。所以被人們廣泛飼養。那河蚌容易活嗎?換句話說好養嗎?
其實河蚌十分易活,為什麼這麼說呢?
①河蚌對生活的環境沒有太大的要求。它能夠適應各種水體,耐寒耐熱。對水體酸鹼度也要求不高(pH值5一9)。有水有泥(人工養殖不需泥沙也行)即可。②河蚌食物來源豐富,簡單方便。河蚌蚌體後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進流出其外套腔,河蚌藉此完成攝食。它的食性也很廣,微小的生物,單細胞藻,原生動物,有機質顆粒等。當然有時也採食植物葉片。③河蚌的繁殖比較有趣。我們都知道鰟鮍魚把卵產於河蚌體內。殊不知河蚌幼體也寄生於鰟鮍魚體中。那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河蚌卵在夏季受精後,在體內發育成鉤介幼蟲(河蚌幼體)。當來年春天,鰟鮍魚將卵產於蚌的外套腔時,鉤介幼蟲也趁此接觸到它,寄生於其鰓,鰭、面板等處。魚的面板受刺激而異常增殖,將幼蟲包在其中,形成包囊,幼蟲透過其外套膜上皮吸取魚的養分,經過2一5周變成幼蚌,破囊而出沉入水底。④河蚌的抗病力較強。自然界中天然的河蚌是很少生病的,但人工養殖後,也會引發一些細菌性病如:爛鰓病,水膨脹,爛斧病等。這些病一般進行抗菌治療就可以了。另外河蚌也易引發寄生蟲,但值得注意,寄生蟲對河蚌的影響不是太大,相反軟體動物對殺蟲藥極敏感,所以應慎用。總之,河蚌還是容易活的,不管是在野生環境,還是人工養殖。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4 # 山裡毛毛
我們農村堰塘裡,河蚌很多。夏天洗澡經常摸。河蚌在沒水的情況下冬季可以活1-2天左右,夏季只能活6-12個小時左右,河蚌死後其殼會微微張開,且死了的河蚌是不能再食用的,因為河蚌死後會急速分泌一種粘液,這種粘液對身體是有一定危害的,因此如果河蚌死了,我們應立即丟掉。
-
5 # 踏火逍遙說魚
河蚌容易活嗎?
河蚌這一生物在農村是很常見的一種水生動物,一般的魚塘或大點的河裡都有其蹤影響,在我老家一般都會在自家裡的小魚塘裡放上幾個河蚌讓其自己繁殖生長,那麼河蚌容易活嗎?
對於這問題則還得看你所養殖的環境來說,只要水體環境適合河蚌生存則很易活,要是水體環境不適宜河蚌生存的話則很難養活。自然環境下一般的水體中只要水中的有機質豐富都可以很好地生存下來。這種動物與田螺的生活習性差不多,都是以吃食水中的一些有機碎屑為主的,因此有的時候可以用它來淨化水質。
總的來說,河蚌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一般淡水魚類能夠生存的環境河蚌同樣可以生存下來,而且繁殖能力很強。踏火在養魚過程中關於河蚌有兩次很深的記憶,這兩次都是塘里長滿了河蚌。兩次都是年後清塘消毒,這個時候是絕對沒有河蚌在塘裡的,後面加水時有小河蚌跑進了魚塘,結果年底乾塘裡,除了幾個大的河蚌外塘底一層小個的河蚌,這說明其繁殖能力是很強的。
另外踏火在養泥鰍時遇到一位養殖黃鱔的朋友,這位朋友就喜歡將河蚌放到黃鱔塘去淨化水質,因為塘裡的河蚌過多,每次起完黃鱔之後,都會用一個鐵耙到塘裡將河蚌敲爛,因為他們當地人不吃河蚌,所以直接讓其爛在塘裡。但是這樣還是會有一些河蚌鑽入泥底僥倖逃過,第二年又開始大量繁殖起來。
因此河蚌給踏火的印象也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在水體夠肥、水草多的地方最好是那種微流水的水體裡,是河蚌最喜歡的地方,在這種環境下河蚌生長繁殖都很快。
-
6 # 80後農家小院
河蚌是一種軟體動物,主要生活在淡水河流之中,依靠著水裡的微笑生物來捕食,一般都是過濾有機質來生存的。這幾年河蚌也變成了人類喜歡的美食,被搬上了餐桌了,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同時河蚌也是一種很好的養殖飼料原料,用來餵養雞鴨和魚類,都是很不錯的飼料,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那麼河蚌如何來人工養殖呢,需要什麼樣的養殖條件呢?
河蚌是生活在河流之中的,喜歡流動清澈的水源,在進入到冬季的時候,就會選擇有泥沙的地方,掩藏自己的一部分身體,來達到保暖的作用,會在水底形成邊緣向下,背部朝上的姿態。所以在飼養的時候,就要注意仿照野外的環境來飼養了,保證水質的清澈,同時最好讓水體有一定的流動性。因為它是一種濾食類的動物,需要水體的經過,它過濾水才從中獲得一些食物。如果水體不具有流動性,它就只能依靠爬行的方式來尋找水體中的食物,這樣就會帶來能量上的浪費了。所以人工養殖池中,需要使用一定的迴圈水,並且保證pH值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範圍內。
河蚌主要的食物來自於一些浮游動植物,比如藻類、輪蟲、鞭毛蟲,還有水體中的一些有機殘渣,甚至是魚類的糞便等等,都是它的食物來源,它很難直接的追趕食物。所以在飼養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籠養的方式,把它固定在某一塊河流水體中進行飼養,這樣天然的飼養方式比較的節省成本,同時還能有更好的飼養效果。要保證籠養的空間合適,讓河蚌也有一定的運動空間。
如果是池塘養殖的時候,一般一畝池塘飼養大概一千隻左右,也要根據品種的個頭大小來判斷。而且飼養的時候,可以和魚類進行混養,這樣在餵養魚兒的時候,就可以讓河蚌去利用它的糞便來生長了。河蚌的混養可以充分的開發水體的飼養潛力,讓水體的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增加了水產養殖的收益。
如果是單純的進行河蚌養殖,就要注意做好水質的管理,水不需要太深,剛剛淹沒河蚌就足夠了,而且要注意不要隨便的去把河蚌翻身。而且水位也要和溫度有關係,溫度太高和太低的階段,都要加深水位,避免溫度給它帶來的影響。如果水體太瘦的話,就要及時的施肥來保證水體的肥力,才能讓河蚌更快生長。
回覆列表
要看您是否養在魚缸,讓魚與河蚌共生,不然單獨用普通自來水養,很容易死掉!
蛤,也就是蜆,就是提問者說的河蚌,通常要在魚缸中與魚一起養,魚缸使用的底沙最好用矽沙,最好先養魚一段時間後,等水中有足夠的有機質,才丟河蚌下去,就可以持續養幾年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