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影視小街

    做法對不對得看他是出於什麼目的,少年時期的滅霸是一個愛護動物的和平少年,但是到了青春期後得因為不到親人的關愛,成為虛無主義者。後來迷戀上死亡女神,死亡女神告訴他宇宙需要消滅一半生命才能平衡,為了討好女神,滅霸便將毀滅一半生靈作為偉大志向。

    另外,滅霸對兩個養女雖然有養育之恩,卻也有殺害家人之仇。他們被訓練成活動武器,幫助滅霸在宇宙剷除異己。

    從這兩點看你覺得滅霸做法對不對呢?不過從漫威的套路看,滅霸這種boss級別的人物,不存在好壞只分立場。

  • 2 # 影視樂之者

    不請自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僅用“對”與“錯”這兩個字,無法評價滅霸的做法。

    因為“對錯”是分物件的,而且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判斷。

    滅霸的觀點,在十八世紀末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一觀點有它可取的地方,但是總體來講,非常荒謬!

    簡單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歷史上真有和滅霸做法非常相近的人。

    英國作家馬爾薩斯,於1798年出版了一本著作——《人口原理》(又譯為《人口論》)。書中,有兩個不變的理論:

    ①全世界糧食等生產資料的增長,是算數級的。比如從1增長到2,再到3、4、5……,總體增長緩慢。

    ②人的情慾無法剋制,人口數量是以指數級別增長的。比如2到4再到16再到256、65536……,增速驚人!

    依據這兩個理論,“小馬哥”得出:人口數量必須得到抑制!

    怎麼抑制呢?簡單分主動抑制和被動抑制(道德抑制)。

    被動抑制很好理解,就是所有天災人禍都別去管它,愛咋咋地,死的人越多越好,這是大自然在調節全球人口總數,我們應該樂見其成才對。

    和被動抑制相比,主動抑制更為殘忍——基本和滅霸的做法,性質相似。

    這套理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資源和人口的均衡,這一點和滅霸不謀而合!

    那麼,小馬哥和滅霸的理論,到底如何評價呢?

    可以說,《人口原理》這本書,自其出版以來,毀多譽少。

    我們不能僅用“錯對”兩個字來簡單評價。

    首先,這套理論把人定義為普通動物,忽視了人的情感羈絆和社會性。每個人都不是沒有感情的動物,誰都不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變成“被抑制”的物件!

    相對於“生存空間”與“平衡”,對於智慧生命來說,情感和社會性更為重要!

    其次,《人口原理》發表於十八世紀,當時的科技水平和現在比起來,不在一個指數級。

    在18世紀末,沒有化肥、農藥,沒有改良過的高產作物。養活一個人,最少需要好幾畝良田;二十一世紀,水稻畝產早就上千斤了,一畝水稻,一季的產量,足夠養活一個成年人。沙漠、戈壁灘種水稻早已不是什麼天方夜譚,海水種水稻技術,也已攻克……

    最後,“兩個抑制”不符合實際——被動抑制不受人主觀控制;主動抑制不符合人道主義標準。

    結語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滅霸和馬爾薩斯的觀點不謀而合。(漫威有剽竊小馬哥觀點的嫌疑)

    咋看之下,他們兩人似乎都“大公無私”、“絕對公平”、“為了全人類的未來”……

    細想起來,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

    別說全宇宙,就拿地球舉例子:

    好多國家的生育率一直在降低,人口也並非無限增長;

    反倒是生產資料的增長速度,近幾十年來呈現出井噴式發展的趨勢;

    而且,情感羈絆與社會性,對於人類這一智慧物種來說,甚至比“生存空間”和“平衡”更為重要!

    樂哥認為,非要分對錯,滅霸的觀點是錯誤的。作為擁有獨立意志的生命,生死就不該由他滅霸來決定,哪怕這個決定是絕對公平的!

    我是樂哥,每天分享,每天進步,期待您的關注!

  • 3 # 答友皓哥

    看了復仇者聯盟3,滅霸在電影中被打造成一個負面的黑暗形象,他的平衡建立在消滅星球,種族的前提下。

    從生物鏈條的角度,他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地球上最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什麼?Sunny,空氣,水,森林,海洋,石油,煤炭,各種礦藏,這其中,有的是不可再生資源,試問,消耗殆盡地球會怎麼樣,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哺乳類動物對自然環境幾乎都是有益無害的,想想,咱們人類除了消費地球資源,為地球的永生做過什麼有貢獻的事?

    滅霸的平衡理論是基於維持星系中各星球力量的平衡,但不是被其他人接受,因為和平,自由。

    一個星球資源枯竭了,生命焉有棲身之地,地球可以容納50億人,但這個理論值,是建立在資源足夠用的前提下,如果超過了50億呢?

    糧食都不夠吃的人類世界會怎樣?

    所以,平衡理論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價值,印度,中國等人口超級大國在不久的將來也會面對人和自然資源發展不平衡的現實,那時,大自然就是滅霸,而人類才真正自己親手製造出來這黑暗角色。

    科幻電影的意義,就在於提示人類不要等到那一天到來,後悔不及。

  • 4 # 音楽時光機

    我分享一下個人觀點!我支援他!

    緣由:只有平衡才能持久,就像往一個氣球裡不停的打氣會怎麼樣?一個星球的生命力也是一樣,如果不加以控制的繁衍生息,最終的結果就是星球的滅亡,看看現在的地球,人口不斷增加,向大自然的索取也在不斷增加,但是,資源就那麼多,還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資源耗盡會出現什麼問題?戰爭?暴亂?也可能是種族滅絕,讓有權有勢的人肆意踐踏平民百姓嗎?何不採取這種隨機的方式更加公平?再說滅霸,他費盡心思取得寶石,並不是為了一己私利,當目標達成之後便毀掉了寶石,解甲歸田,這難道不是英雄的擔當嗎?有多少人能忍住力量的誘惑?看看歷史,爭權奪位,爾虞我詐,手足相殘,但是,在看滅霸,他忍住了!!反而是我們的超級英雄,最後還殺了手無寸鐵的人,寬容在哪裡?仁慈在哪裡?就為了給自己親人,朋友報的私仇?打著為民除害的幌子罷了!

  • 5 # Seven0510

    結果沒毛病,過程不人性化,所以會遭到人類反對,現在地球人口77億,等這個數字翻倍,就會有滅霸這樣的人出現了,不然就是一起死,從地球這幾年的變化來看,已經很難負荷人類的作死行為了,大氣汙染,海洋垃圾,這樣的問題現在很多人不重視,但等出現問題,就不是你想不想重視的事情了,最後所有的事情都會證明“老子”的道家才是正確的。

  • 6 # 三人行必有一燈泡焉

    滅霸消滅宇宙生命的一半,有個屁用,愚蠢至極,1960年全球人口30億,2010年全球人口70億,五十年時間而已,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最佳化期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