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仔179012859

    玉皇大帝囚禁過二郎神的母親所以他兩有點仇,但是玉皇畢竟是大家承認的最高領導二郎神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後來在大家調停下二郎神承認了玉皇的舅舅身份並表示服從他的指揮。“宣”是皇帝對臣下用的,二郎神雖然服從玉帝的調動但是卻不承認自己是玉帝的臣子也就是說他認為自己是相對獨立的,這就是“聽調不聽宣”。

  • 2 # 老張談三農

    二郎神是玉帝的親外甥,為何不住天庭?二郎神所說的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

    剛好老張對中國的神話特別感興趣,雖然我作為一個農村人,可能缺乏像專家教授那樣系統性的知識,但是老張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個人觀點,不喜歡的勿噴。

    一、二郎神是玉帝的親外甥,為什麼不住在天庭?

    在中國的神仙系統裡面,其實不光是二郎神,還有其他的很多神仙都是不住在天庭的,或者說是不住,在被玉帝統轄的這個一畝三分地裡邊。比如說“四御”裡面的其他三個就自有各自的一班人馬和地盤。而且傳說二郎神的母親當年是被玉帝親自下令封印在了桃山之下,這點令二郎神非常的生氣和氣憤,因為二郎神是少有的幾個肉身成聖的,也就是說二郎神在上天的時候還是凡人之體。後來二郎神為救母親苦練本領,手劈桃山,救出來母親,但是卻和作為玉帝的舅舅,關係一度鬧僵。後來礙於各方面的因素玉帝和二郎神為了各自各自的臉面,就派二郎神帶1200草頭神住在灌江口眉山,相當於把他當神拍到了其他的邊緣地帶,也避免了二人見面不合的尷尬。

    二、二郎神的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聽調不聽宣,實際上是關於古代的一種措辭的講究。相信看過古裝劇的都知道,古代皇帝要和某位臣子商議什麼事情,或者做什麼其他的私下的探討之類的,都會有“宣某某某覲見”,但是如果直接皇帝要讓臣子做什麼事情的話,會直接下命令,也就是聖旨。可以聽調不聽宣,實際上就是因為二郎神不滿身為舅舅的玉帝,對自己母親的所作所為,拒絕和玉帝談私情,但是又因為自己在編制之內,礙於公事必須受到玉帝的統轄和調遣,因此就有了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說法。

    當然民間也有其他的說法,比如說二郎神因為法力高強,不願意像奴才一樣整天圍在玉帝身邊伺候著,所以乾脆自己在灌江口眉山做個“山大王”,自由自在。

  • 3 # 陳辰侃武俠

    誰家外甥也不會跟舅舅住一起啊,除非二郎神他爹招女婿。所謂聽調不聽宣就是,有啥事兒好好說,我也許還給你去辦;要是擱我這裝大尾巴狼,我還真不伺候。

  • 4 # 竹木草蟲魚

    首先二郎神作為道教弟子中的佼佼者,他是很有實力的人物,其次他麾下擁有一千二百草頭神,梅山兄弟,頗具實力。有實力的人大多都想創下一番事業,所以不想上頭有人多加約束。就好比古代大多割據為獨立的國家,為一片土地斗的你死我活。二郎神就是這樣的人,在地方上他有實力,有勢力,幹嘛要在自己的頭上壓一座大山,分據一方諸侯才是真的瀟灑快活。而聽調不聽宣大致就是名義上我是你的臣子,你可以調派我去做事,至於做不做,做的是不是令你滿意那就另當別論了

  • 5 # 月照衡巍

    二郎神是仙凡之子,玉帝是他的親舅舅,只不過是玉帝下令滅楊家滿門,楊戩的大哥和父親都是死於天兵天將之手,所以他和玉帝關係並不融洽怎麼可能會住在天庭?天庭可是視他為妖孽的。

    而聽掉不聽宣是在他學業有成之後因為種種原因不再與天庭為敵,但也不願入朝為官,他和天庭達成協議,他居住灌江口作為地仙,享供奉。天庭若有難,他會聽調不聽宣,平時無事不上天庭。

  • 6 # 詩書君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二郎神的簡歷。

    二郎神是人神結合之後誕生的孩子,他的父親母親因為觸犯了天條而遭到玉帝的懲罰,後來二郎神學成道法,在梅山上結廬安居,並與梅山上的康安裕、張伯時、李煥章、姚公麟、郭申、直健等六名神靈鬥法,最後六人服於二郎幕府,是為梅山六兄弟,帳下還有一千二百個草頭神、哮天犬、神鷹。

    二郎神有了自己的勢力之後,斧劈桃山,救出母親。後來輔助武王克商,肉身成聖。

    玉皇大帝感念二郎神孝順,而且還是自家外甥,就封他為灌江顯聖二郎真君,六兄弟各封為太尉、將軍。但玉皇大帝也跟楊戩約定,不能再縱容妹妹嫁給凡人。

    由此可知,二郎神不是不願意在天庭待著,而是被與安排在了灌江口。

    二郎神也是一個桀驁不馴之人,留在天庭,因為和玉帝的關係以及曾經有過的矛盾,雙方都不愉快。遠離了天庭,玉帝鬆了一口氣,二郎神也逍遙快活,兩個人各得其所,算是完美的結果了。

    那麼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聽調不聽宣就是聽從調配,不聽從宣旨。

    這是一種特殊的關係,不是那種絕對服從的上下級關係。甚至可是說是一種平起平坐的關係,這種關係就類似於劉邦和韓信之間的關係:韓信幫助劉邦對付項羽,但是自己又是獨立的一部分,韓信可以幫助劉邦打天下,卻不用像個下官一樣,天天看劉邦的臉色。

    二郎神就是天庭分封制的一種夥伴關係,在灌江口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可以享受香火,而且灌江口人們的事情到了二郎神這裡,就是到頭了,沒必要上達天庭了。

    二郎神雖然有“聽調不聽宣”的權力,卻是一個苦命之人。他的妹妹走上了和他母親一樣的道路,但是為了契約精神——遵守當初和玉帝達成的協議,不得不出手懲罰自己的親妹妹。在親情和法度之間,他選擇了法度,所以更加受人敬仰。

  • 7 # 我思WORDS

    我思是很喜歡神話故事的,相同的神話人物在不同的小說中都有出現,雖然中國神話人物是有體系的,但不同的小說作品,關於每個人物的來歷、出身,都不盡全然相同。

    二郎神是玉帝的親外甥一說,來源於《西遊記》,不過《西遊記》中也只寥寥數語提及,“大聖語對楊戩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其餘篇章,似乎再未提及二郎神的出身。經查詢,猴子所說的“楊君”,應是“楊天佑”,這與其他書籍所載傳說也是匹配的。

    至於二郎神不住在天庭和他“聽調不聽宣”的原因,我思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二郎神自言“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以不住天庭、“聽調不聽宣”來彰顯自己對舅舅的態度,但是他每次出場,自報的名號卻是“吾乃玉帝外甥",而不是“楊天佑之子”。從這方面可以看出三點:

    1、確是舅舅與外甥的關係;

    2、以玉帝為榮;

    3、以凡人楊天佑為恥。

    但是,儘管這樣,若無玉帝舅舅對他的默許,他終不敢如此高調的。

    一語笑談,終歸是人家哥哥和妹妹,舅舅和外甥的事;玉帝和楊戩內心終是親的。你我外人,說聲呵呵,不便評說。

  • 8 # 井中評論

    調就是借,比方說向朋友借錢叫作調頭寸。

    二郎神不歸天庭管,因為他是外國人,這種政治制度古代很常見,比如周朝的天子就宣不動春秋戰國那些王,放到現在,比如海外華人,都屬於這種性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熙鳳是如何在賈母和王夫人兩位領導之間周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