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重擲
-
2 # 農民人小白
這和個人修為、手下謀士有關。
曹操頭腦聰明,雖然是軍事家,但不是完全依靠武力解決問題。這一點從策反韓遂就可以看出來,能不費力就解決的事情絕不動手。而且他眼光長遠、銳利,皇帝在手,不求天長地久,只要這一時擁有,足矣。天下諸侯雖然各有各的勢力,但是真正能成氣候的沒幾個,一群土皇帝,成不了大事。所以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曹操對他們都不待見。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小諸侯再不濟,他曹操也調動不了,誰能調動他們?皇帝。這就讓他有了初期預算。
曹操有好多有水平的謀士,荀彧就發現了迎天子的好處,這和曹操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曹操果斷出手,把人人想扔掉的燙手山芋當寶貝迎回來供著,這為以後發號施令打下了無法動搖的基礎。
就是因為手裡有了皇帝這顆王牌,讓曹操在短時期內做大做強。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袁紹發現了這種好處時,已經晚了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董卓最有機會,獻帝本來就在他手裡,可惜,這貨只是一個貪圖享受的武夫,沒有眼界的蠢貨一枚,不知道如何利用手裡的資源。他依靠呂布,依靠手裡的西涼勁旅,以為可以天下無敵,結果靠山山倒,靠水水乾,呂布一戟刺死了董卓,這老奸賊稀裡糊塗死在自己人手裡,也是死在自己目光短淺之下。試想,
-
3 # 阿彬說歷史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古代社會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強權社會。試想一個沒有網路和電話的時代更是需要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
古人重視品德,董卓輕易廢立皇帝,犯了眾怒,得不到百姓和諸侯的支援。
曹操和董卓相比完全不一樣。
性質
董卓是廢掉了劉辮另立劉協為帝。屬於篡漢。
曹操等於是把漢獻帝從火坑中拉出來,幫助了皇帝。屬於是忠臣。
社會環境
董卓在時,天下還沒有完全失控。大家還是認東漢皇帝的。你董卓卻敢欺負少帝,大家當然要和他拼命。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已經是天下大亂,東都洛陽都被燒了,東漢朝廷名存實亡。諸侯們心懷鬼胎,他們心裡面巴不得皇帝死,表面還要裝成忠於大漢的模樣,曹操恰恰是利用了他們的心裡。
兩人的品行相差太大
董卓太過殘暴,殺戮太重。他不懂得隱藏自己的野心,恨不得讓全天下都知道要當皇帝。
曹操也是利用劉協,可曹操比之更尊重劉協。曹操禮賢下士,團結士族。有更多的人支援他,曹操更加懂得隱忍,並不把想要的東西寫在臉上。
說白了董卓表示誰不服我,反對我當皇帝我就幹掉誰!
曹操表示你們不能欺負皇帝,誰要敢怠慢皇帝我就打誰!
兩者對比,大家當然是接受曹操,反對董卓了。
-
4 # 第一歷史視角
"挾天子以令諸候"這條路董卓之所以沒走通(天下諸侯共伐他),皆是因為董卓所做所為失德、失心,為天下人所共憤憎恨所至。
形容董卓為財狼虎豹之人,一點都不為過,其性格殘忍,嗜血好殺,野心滿滿......自掌控朝中大權後,董卓藉故廢殺死少帝劉辯,毒死少帝母何太后,而改立陳留王劉協繼位為帝,他自封太尉,成為三公之一,掌控全國軍權,後又自封郡侯,拜國相,躍居三公之首,他覺得自己已掌控東漢政權的所有一切,權傾天下,威懾朝野.......其不臣之心,早已讓世人昭然可見......
他對滿朝大臣同僚,飛揚跋扈,責之辱罵,稍有人言語行為忤逆其心者,即殘忍謀害殺掉,滿朝文武大臣皆活在惶恐中,人人而自危......
其倒行逆施的行徑,更是讓天下人所憤怒與咒罵!
董卓率軍初進洛陽時,便放縱手下士兵搶戮,這些兵士到處殺人放火,姦淫婦女,劫掠財資,把整個京城搞得天怒人怨。
初平元年,董卓巡遊取樂,又縱容士兵在陽城搶劫正在鄉村集會的百姓......兇殘的殺死全部趕集的男子,割下他們的血淋淋頭顱,並排在車轅上以充軍功,擄走大批婦女和金銀財物以犒賞部下,卻對外人卻宣稱是討賊人所得。
董卓對朝中官員也是極盡威逼、 恫嚇。
一次,董卓邀請百官赴宴。暢懷痛飲。酒過三巡後,董卓突然起身,擊掌示意,狂笑不已,笑言為大家帶了一個助興的節目,當著百官的面,董卓命令士兵把誘降的幾百名俘虜剪掉舌頭,斬斷手腳,挖掉眼睛...其使用這麼殘忍的手段就是為了威嚇百官效命於他.....
另一次,董卓殘忍嗜血性情爆發,命令兵士把俘虜來的數百名起義士兵用布條纏綁全身,頭朝下倒立,然後澆上油膏,點天燈將他們痛苦的活活燒死,其殘忍暴虐的性情展現到極點.......
董卓兵敗攜天子遷都長安時,為了只留給敵軍一片廢墟,董卓不顧百姓死活,下令火燒都城,昔日繁華鼎盛的京師洛陽,瞬時被火海包圍,百姓哀嚎遍地之聲不絕於耳,其淒涼慘景無不讓人頓首痛容.....
為了攫取財富以充軍資,董卓還派兵盡掘劫皇家陵墓及各公卿墳冢,盡收天下珍寶為己有.....被掘墓主後人心底無不對其恨之入骨,皆欲吃其肉,喝其血,方才解心頭之恨........
古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奸人董卓倒行逆施,罪行罄竹難書,其所為早已失心失德於天下。”天下有識之人皆共認董卓是一個謀逆篡漢之人,這才引得天下各路諸侯共同討伐他”,又引得大臣王允用美人計”巧借呂布之手除掉奸賊董卓。
所以總結說董卓“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政治構想是走不通的,一是因為他早就被呂布殺死了,無法再實施此號令“,二是因為他生性暴虐殘忍,不得民心,更不得各路諸侯擁護之心,所以說”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政治構想在董卓這是很難走通的。”
反觀曹操則不一樣,後世稱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他素有雄才大略,對自個的雄心隱藏於心,對漢獻帝也算優待,也不越人臣之禮;他對待人才也頗為“禮賢下士,尊待有加”;他胸懷天下,欲一統江山,他早已分清天下大勢,很善於借力打力……
當時被他掌控的漢獻帝就像他手裡拿著的一面政治大旗,他用這面大旗,不光“挾天子以令諸侯",讓眾諸侯聽其調遣,更以忠於漢室為名,籠絡、矇蔽、招服了不少對漢室忠心的文臣武將為他的雄心效力。在曹操的心裡,沒有奪取天下之前,漢獻帝這面政治大旗一定要保護好,優待好,穩穩的扛好,直到奪取天下......
回覆列表
因為董卓是先無故廢帝,再明著立個新皇帝當傀儡並提高自己這個新來者的威望。所以其他諸侯不服氣且有討伐董的理由。曹操則是保駕輔政,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當時只是敵對勢力對他的汙衊(當然曹操後期騎虎難下另當別論),荀彧早期對他死心塌地便可佐證。再退一步說曹就算早有私心但他畢竟一直好好貢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