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海之浪233

    方言不是沒有正字,而是需要確切的考證,學界稱之為考本字。如果實在無法寫出對應的字,可以有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同音字替代法,另一種是用□代替,並在後面寫出該字對應的發音,一般使用國際音標而不用漢語拼音。

  • 2 # 王祖蔭1

    有些約定俗成的寫法。如四川話PA(一聲)寫作左“火”右”巴”。軟的意思。例,戲謔成都男人”都是PA耳朵”。”你燉的啥子蹄花,綁硬,PA都沒PA”。

  • 3 # 中國知識考古or兆昌

    謝謝悟空問答。蜻蜓是節肢動物門氣管亞門的一綱“昆蟲綱”裡的有翅亞綱的蜻蜓目的一種昆蟲,它所在的昆蟲綱是動物界首屈一指的大綱。所以各種方言對之耳熟能詳,表達方式也千奇百怪的。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蜻蜓目在生活中雖然常見,在書寫時卻不能隨便按照方言發音去寫,要注意方言對它們的精到的描述。以紅蜻蜓為例,有的地方念咣咣蜓,有的地方念紅蜓蜓,這些稱呼是從它的外觀顏色來說的,通俗易懂。還有的方言是念maliang,這就需要抽象紅蜻蜓的生活特徵,兆昌估計是因為蜻蜓形如螞蚱卻不是害蟲,所以被人們稱為maliang,由此可推知maliang可以寫成【有良心的螞蚱】。螞蚱與蜻蜓同屬於有翅亞綱,但螞蚱是直翅目。至於怎麼確定下來,就看當地的地方誌裡方言採擷筆錄哪一種情形了。問題提的很好很強大,希望這個有點片面的答案能幫到你。

  • 4 # 氣吞萬里如猴

    只有普通話每個發音都有一個明確的漢字相對應,其他所有的方言都不行,包括老北京方言也有能說不能寫的現象,遑論南方各種方言了!

  • 5 # ilhhh

    舉例潮州話,所謂膠己人只是潮語讀音的自己人俗語,自己人有標準的讀音,好多詞語都分土話和標準,要用拼音表示的話好多至少得有兩套

  • 6 # 豬豬俠的懶球球

    很多以前的方言都是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只是由於方言流傳的太久了,有的甚至流傳了幾百年,由於都是口頭相傳,傳到最後原音就變了。比如說我的家鄉安徽鳳陽地區,很久以前拖鞋叫“鞋踏子”,這幾個字是完全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但後來因為當地口音的問題(當地偏重,喜歡讀第四聲),現在讀“鞋薩子”,讀鞋sa子,第四聲。叫的時間久了慢慢的就習慣了這種叫法,現在雖然不知道“sa”怎麼寫好,一說出來當地都知道什麼意思。當然還有很多流傳已經很久了的已經形成廣泛共識的方言,拖鞋,四川,重慶,湖北,以及西安等等,好多地方都是叫“拖孩”。這兩個字雖然也叫方言,但他的寫法已經形成共識了。所以我覺得方言不要去計較怎麼寫,主要是讀音一定要準確,你要是非要去把它加個漢字上去那可能就不是方言所表達的意思了。

  • 7 # 讀史品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方言是我們的根,方言可以拉近我們和家鄉的距離。當我們常年漂泊在外、客居異鄉、感覺孤單寂寞、心靈無法安放的時候,“他鄉遇故知”——一句熟悉的鄉音會讓我們熱淚盈眶。

    隨著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和普及,中國的人口流動達到空前的規模,僅春節期間,大概相當於地球人口的十分之一都趕在回家的旅途上。遺憾的是方言離我們的生活已漸行漸遠,有人不讓自己的孩子講方言,甚至以說方言為恥。追根究底,羞於講方言是對自我文化的不自信。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拿出我們的自信,大膽而自豪地用方言交流吧。鄉音是一種文化傳承,捨棄了方言,那我們就成了無根的浮萍,隨水隨處漂盪;拋掉了方言,等於一隻斷線的風箏,擺脫了故鄉的牽引,只能隨風飄搖,不知所終。

    漢語的豐富性就在於,很多方言在發音和詞彙方面,和普通話相去甚遠,不用說粵語、閩南語、湘語、贛語等異地方言了,即使和普通話同屬於北方方言區內的不同地區,各地的不少方言語音已經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彙了。

    其實方言語音並非無中生有、憑空產生的,原本大多都有著相對應的漢字的,只不過長時間的以訛傳訛和音轉,讓不少的方言詞彙最終消失了。下面以膠州方言為例,舉一部分膠州方言的對應漢字。

    (01)gu zha:餃子,寫作“箍扎”——用麵皮把餡兒箍好紮緊,不能進水。

    (02)gai dian:高粱秸釘起來的圓形鍋蓋,寫作“蓋墊”——可用來蓋鍋,也可用來當墊子放其它東西。

    (03)chou tou:抽屜,寫作“抽斗”,“鬥”音轉為tou——可以拉出來的鬥狀的器物。

    (04)dou zhen:枕頭,寫作“頭枕”——“頭”音轉為“dou”。

    (05)deng deng shan:一種大個的螞蚱,寫作“蹬蹬山”——這種螞蚱趴著的時候後腿折起來像一座山,好像隨時準備蹬地起飛。

    (06)yuan dou:柳條編的盛米或盛乾糧的容器,寫作“箢篼”——竹字頭字形可為一證。

    (07)ye lai:昨天,寫作“夜來”——孟浩然詩“夜來風雨聲”。

    (08)hou shang、xia shang:晚上,寫作“後晌、下晌”——以“晌午”為界,又有tou shang“頭晌”(上午)、shang wan your“晌午頭兒”(中午)、guo shang“過晌”(下午)。

    (09)yu jin:現在,寫作“如今、於今”——膠州方言r - y不分。

    (10)ji gan:什麼時候,寫作“幾桿、幾竿”——應該是太陽昇起的高度用杆子(竹竿)量,以表示時間的經過。

    (11)ji kun:餓了,寫作“飢困”——又飢又困。

    (12)fan wu:噁心人,寫作“煩惡、犯惡”——令人厭煩厭惡。

    (13)yi lai:噁心,寫作“臆癩”——想想身上的癩瘡,就那種感覺。

    (14)zha gu:修理,寫作“扎箍、扎固”——把壞了的東西捆紮結實,就可以重新利用了唄。

    (15)xiao saor:男孩子,寫作“小小兒”——第二個“小”屬於音轉。

    (16)zha sha:狂妄、不知道天高地厚,當寫作“炸煞”——刺豚即屬此類,鼓氣,渾身帶刺,不可一世。

    (17)zuo ye:闖禍,寫作“作業”——佛教用語,做下業障之意。

    (18)ban zheng:利索,寫作“板正”——闆闆正正,有板有眼的意思。

    (19)lou hou:偷著看,寫作“瞜候”——等待時機瞧一瞧的意思。

    (20)bu tu:塵土,或寫作“布土”——佈滿表面上的一層塵土。

    如果大家感興趣,讓我們一起探究交流方言的奇妙吧。

  • 8 # 神器魚竿

    不能,比如我老家的你,我,他,就用文字表達不出來,因為它是用鼻子和舌頭髮音,你:讀n~ 我讀:eno~ 他讀:kei~ , 都得拖一下音,而且用拼音也不好表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安勝恆大,恆大勝上港,上港勝國安,如果聯賽第16輪這三隊同積40分該怎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