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至尊寶5685

    在春秋戰國時代,物質還是很匱乏的。但人們很注意祭祀,不論是祭祀天地神明還是祖先都很正式。國之大事 在祀在戎。這些祭祀完後的祭品有時國君會分給大臣,就會有大塊的肉,可能是當上的烹飪條件沒有後期的好,所以就大塊大塊的煮好,再分割來吃。

    《論語》裡就有記載孔子祭祀時間長的肉不吃(一般指擱置兩三天的),割的不規則的肉不吃,席子鋪的不方正不坐。

  • 2 # 鍾凌晨風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嚼勁。

    古代,一般是指1840年以前。上肉,我這裡姑且理解為去餐館吃飯,放開嗓子吆喝:小二,來兩斤熟牛肉,一斤上好的花雕(或女兒紅)。然後,店小二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把菜和酒端上來。一大碗牛肉,上面插著一把小刀,旁邊一罈白酒。

    大俠不管不顧,提著罈子一陣猛灌,任酒水從鬍子旁邊溢位,灑得胸口全是,非此不顯得豪爽。好一陣子才放下酒罈,抹一把大嘴。抓起小刀割肉,邊割邊吃,一邊大叫:好酒,好肉!

    吃完之後,根本不看選單,扔下一把碎銀子就走。還大吼一聲,不用找了——恨不得讓滿屋子的人都知道。

    是這個意思吧?

    不得不說,這是影視作品的橋段。主要表現大俠豪爽、有錢,因為吃完後他可能要去打架鬥毆,或者打老虎等,沒有一把力氣是不行的。另外,劇組可能比較有錢,提供的食物是真的。拍完之後,劇組還要打牙祭。很多影視片都這樣拍,搞得大家都以為古代人上館子吃飯都是吃肉,一叫就是一大塊肉,還非得是牛肉。不能吃豬肉。豬能和牛相比嗎?沒氣勢啊!還要非喝幾斤酒。武松在景陽岡要喝18碗。

    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中國古代社會,絕大多數時候物質資源並不富裕。秦末農民戰爭以後,皇帝出行都找不齊顏色一致的四匹馬。項羽與劉邦在鴻門宴對峙,樊噲衝進來威脅,項羽震驚之餘,請他吃生豬腿,表達欣賞。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餐,名為“朝食”(日出之後)和“哺食”(日落之後),與農耕節奏緊密配合的。漢朝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大量水果進入,生活才漸漸豐富起來。

    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最高峰在北宋。一幅《清明上河圖》,顯示了汴京的繁榮,人民的日子十分悠閒。武大郎賣個炊餅都能蓋起三層小樓,娶個漂亮媳婦。但是宋朝經濟嚴重不平衡。京城富裕,其他地區貧窮。少數人富裕,大多數貧窮。王小波在四川起義時的口號就是“均平富”。兩宋300年間,爆發起義400多次。

    明朝時期,土地兼併嚴重,李自成、張獻忠等造反起義層出不窮。清朝“康乾盛世”號稱繁榮,但是普通老百姓也是面黃肌瘦。白蓮教起義蔓延整個長江流域。捻軍起義、陝甘回民起義貫穿黃河流域。小刀會起義在上海地區聲勢浩大。最激烈的還是太平天國。在三座大山的欺凌下,老百姓不造反就活不下去了。

    扯遠了。這個話題看上去是歷史,所以講了一些歷史。其實,它更應該是文藝或影視。你看到古代上肉一大塊,很有食慾,主要是表現主人公的特性,與真實的歷史無關。

  • 3 # 以史為鑑

    一、鼎食

    在三代時候,著名的宰相伊尹在被商湯任用之前就是一位奴隸,主要負責做飯。所以伊尹跟商湯提出“治大國如烹小鮮”。

    而且伊尹也被稱之為中華廚祖,根據記載,伊尹更多的是用鼎來烹飪食物。

    鼎中烹飪要隨時關注火候和食物的變化:

    “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

    而經過如此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會是什麼樣子呢?

    應該是:“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

    而且鼎食除了日常飲食,還有一重意義是祭祀。祭祀的食物要保持美觀、完整,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大塊食物居多。

    另外鼎食還代表身份,還有一句話就是“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當五鼎烹”。

    二、炙食

    炙字在金文中就是一片肉放在火上烤。可以說燒烤是人類最早的食物形式之一。

    但是眾所周知,烤的食物如果太大就不容易熟,所以在燒烤的食物一般都會是小塊。

    在甘肅漢墓出土的壁畫中就有當時燒烤的畫面。

    三、羹食

    除了鼎烹和炙烤,還有把肉熬成羹。

    春秋戰國時期就發生過好幾次因為國君做好了羊羹、黿羹,但是因為各種沒有分給每一位部下,導致互相反目、戰事失敗甚至還有亡國的。

    鄭國有一次得到了楚國送來的大黿一頭,鄭國國君打算做成黿湯賞賜群臣。但是因為公子宋食指大動就預示自己會吃到美食,結果鄭國國君故意不讓公子宋吃。結果惹得公子宋大怒,就乾脆殺了鄭國國君。

    宋國大將華元在和鄭國作戰前做了一鍋羊羹鼓勵士氣,結果遺漏了自家戰車司機羊斟,於是第二天決戰的時候,羊斟駕著戰車直接衝進對方大營,雙雙被俘,宋國還沒打仗主將就沒了,於是大敗虧輸。

    中山國的國君更慘,在大宴群臣的時候忘了給一個叫司馬期的人羊羹,結果司馬期認為是極大的侮辱。就跑到楚國忽悠楚華人帶兵滅了中山國。這就是著名的羊羹不至而滅國的故事。

    類似這樣美食的故事歷史上還有很多,對於古代只有大塊上肉的印象許多人是受到了文藝作品的影響,什麼“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類,其實是誤解了。

    看看這幅國畫《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美食,哪裡有大塊的肉?全部都是非常精緻的美食啊

  • 4 # 桂圈兒

    為啥?

    因為這是給你看,而不是給你吃的唄!

    古代物資匱乏,不是誰都能吃得了肉的。

    能不能吃肉得看自己的身份。啥身份?

    天子吃什麼?貴族吃什麼?士吃什麼?小民吃什麼?

    這些都是有嚴格限制的。超過標準,就是犯忌諱。

    具體就是,天子吃羊肉,三公吃牛肉,九卿吃豬肉,士吃魚,草民一輩子很難吃到肉。

    像西漢時期的主父偃,在落魄的時候,專門寫了一個賦《食無魚》。在文章裡,主父偃慨嘆自己做為一個士人,沒有明主欣賞,連應該吃到的魚都吃不到,可勁兒地發了一通牢騷。

    那麼誰能吃到三牲呢?

    聖人孔子。

    不過我們發現,即便用三牲供奉孔子,那也是整隻整隻的。

    大概大家似乎打算也不給孔夫子享用了嗎?

    說實話的,這樣擺出來,形式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追求的是一個儀式感。

    就像過去物資匱乏的時期,過年的時候,有些講究的人家,也會上一整塊豬肉,而且是生的。這樣做的目的不是招待客人,因為一整塊生豬肉誰也夾不走。就是為了好看兼且圖一個喜慶。

    認真你就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歲八個月的小孩子咳嗽總是不好,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