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南鄉情

    1,重茬導致土壤的板結,土壤透氣性差,導致病蟲害的增加,這是大蒜早衰的一個主要原因。

    2,蒜農在使用化肥的時候,重化肥,輕有機肥,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化肥導致土壤板結更加嚴重,這就是目前輕視有機肥使用的後果,所以目前一些農業專家都在極力呼籲群眾重視有機肥的使用,既能提高大蒜的品質,又能防止土壤的板結,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大蒜地下蟲害比較厲害

    預計措施就是針對以上三個方面,比如:施農家肥之類的。

  • 2 # 暢遊農業發展

    大蒜成長可能遇到的病害主要有四大類:真菌病害、細菌性軟腐病、花葉病和蟲害,其中,真菌病害、細菌性軟腐病和蟲害都可能導致大蒜聯片枯黃,以下一一介紹。

    1.真菌病害

    ①大蒜葉枯病:主要為害葉或花梗。發病多始於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園點,擴大後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黴狀物,嚴重時病葉枯死,甚至不抽苔。

    ②大蒜鏽病:主要侵染葉片和假莖。病部初為梭形褪綠斑,後在表皮下現出圓形或橢圓形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後散出橙黃色粉狀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具黃色暈圈,後病斑連片至全葉黃枯,植株提前枯死。

    ④大蒜煤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初生蒼白色小點,逐漸擴大後形成以長軸平行於葉脈的橢圓形或梭形病斑,中央枯黃色,邊緣紅褐色,外圍黃色,並迅速向葉片兩端擴充套件,尤以向葉尖方向擴充套件的速度最快,致葉尖扭曲枯死。

    2. 大蒜細性軟腐病:大蒜染病後,先從葉緣或葉脈發病,沿葉緣或中脈形成黃、白色條斑,可貰穿整個葉片,溼度大時,病部呈黃褐色軟腐狀。一般腳葉先發病,後逐漸向上部葉片擴充套件,致全株枯黃或死亡。

    3.蟲害:主要是蒜蛆,為雙翅目,花蠅科害蟲,以幼蟲蛀入蒜鱗莖,引起腐爛、葉片枯黃、萎蔫,為害嚴重的甚至成片死亡、全田毀種。金針蟲、小地老虎、根結線蟲等地下害蟲也可能使根系喪失了吸收功能,地上部生長部分無法吸收養分和水分供應發育需要,故導致葉片枯黃。

    防治大蒜葉片枯黃的綜合防治措施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結合當地實際,可以建立無病種子田,加強本地現有品種的提純復壯,適當地進行異地換種;加強健身栽培,適時進行化學防治等措施來控害增產。

    1.精選蒜種藥劑處理

    蒜種愈大,長出的植株愈壯,形成的鱗莖愈肥大,自身抗逆性也愈強。因此,收穫後要選頭,播種時要選瓣。選擇標準是:蒜瓣肥大、色澤潔白、無病斑、無傷口的大蒜,剔除發黃、發軟、蟲蛀、頂芽受傷或基盤變黃及底爛的蒜瓣。選用1,2級蒜種作種蒜(400~500g/百瓣)。蒜皮和莖踵(幹莖盤)均能影響蒜種吸水,也妨礙新根的發生。因此,在播種前結合選蒜瓣的同時,應剝皮去踵,以利於促進發芽長根。將精選的蒜種用15%粉鏽寧可溼粉或60%甲霜鋁銅可溼粉、75%百菌清可溼粉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粉按蒜重0.3%進行拌種。

    2.建立無病大蒜種子田:每年由種子田培育蒜種,再精選蒜種作為種子田的播種材料,就可不斷提高種性。種子田培育的蒜種,作為生產田的播種材料,又為生產打下基礎。種子田除了進行精細管理外,應注意:

    ①種子田要比生產田密度小:行距20~25cm,株距12~16cm。

    ②蒜薹露出葉鞘7~10cm時及時收穫:收穫蒜薹時儘量保護假莖,以利鱗莖肥大。

    ④加強田間選種工作:宜選符合品種特徵、生長健壯、抽苔早、無病蟲的單株。

    ⑤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每公頃施用腐熟優質農家肥1500~2000kg、過磷酸鈣40kg、硫酸鉀15~20kg、尿素10kg。翌春幼苗返青後,可於清明前後再適量追施氮肥、鉀肥,増強植株抗病能力。

    3.改善耕作制度,實行分帶輪作:採用玉(米)一蒜1~1.7m分帶輪作,並對重病蒜地進行石灰地壤處理,輕病蟲害的發生。

    4.田園清浩:大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帶有病殘體的肥料不能作種肥或蓋種基肥。

    5.加強大田管理:及時清除被害葉或花梗。

    6.藥劑防治:以防葉枯病、蒜蛆為主,兼治其他病蟲,做到苗期早治,春季重治,中後期巧治。

    防治指標:大蒜葉枯病,秋苗病株率1%,3月下旬至4月上旬蒜株上部病葉率5%開始防治。

    ①在大蒜葉枯病、灰葉斑病和大蒜細軟性軟腐病的發病初期,噴酒75%百菌清可溼粉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粉12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溼粉500倍液,隔7~10d噴1次,連續噴3次。

    ②在鏽病和煤斑病的發病初期,噴灑70%代森錳鋅可溼粉1000倍液,10~15噴1次,連續2次。

    ④蒜蛆的防治,可用糖1份、醋1份、水2.5份加入少量敵百蟲拌鋸木面誘殺成蟲,也可用20%辛硫乳油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倍液灌根防治幼蟲。

     

  • 3 # 壹仟年壹後

      選用抗病品種

      、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培育壯苗,適量供應肥水,及時清除病殘體。

      

      1、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藥劑可用:30%福·嘧黴可溼性粉劑800~1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福·乙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70%代森聯幹懸浮劑600~800倍液;或65%甲硫·黴威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異菌·福美雙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26%嘧胺·乙黴威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2億活孢子/g木黴菌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每隔7—10天噴1次。

      2、發病普遍時,可採用以下列農藥進行防治:50%煙醯胺水分散粒劑1500~2500倍液;或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30%異菌脲·環己鋅乳油900~1200倍液;或2%丙烷脒水劑1000~1500倍液+2.5%咯菌腈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劑800~1000倍液+70%代森聯幹懸浮劑600—800倍液;或30%嘧黴·多菌靈懸浮劑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50%腐黴·百菌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隔5~7天噴1次。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效,提倡輪換交替或復配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霍元甲遠比杜心五的名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