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杯紅酒370
-
2 # 改瑕
喜歡三國的朋友,對武聖關羽那忠義兩全的故事一定是耳熟能詳。而赤兔寶馬、青龍偃月刀更是關老爺的標配。
赤兔馬,應該是汗血寶馬中的佼佼者。赤為紅色,而汗血馬就是以馬匹的鬃毛顏色為赤紅而得。
赤兔,亦稱赤菟,菟,為虎,赤兔馬意思是鬃毛紅色如虎般雄壯威武的駿馬。
傳說赤兔馬可以夜走八百,日行千里。在《三國志》中,赤兔馬原是董卓的坐騎,後來為了收買呂布,便將赤兔馬贈予呂布。
呂布死後,赤兔馬便到了曹操手裡。曹操看重關羽,認為寶馬配良將,亦想招攬關羽為自用,又贈給了關羽。
後來關羽被孫權所殺,將赤兔馬賜給了馬忠,但是赤兔馬與關羽情深,因思念關羽,絕食而亡。
-
3 # 博物館的狐狸
關羽的赤兔馬,這個赤兔(赤菟)不是兔子!而是老虎!
是老虎,老虎,老虎!
赤兔馬是史實存在的,《三國志》記載:“布有良馬曰赤菟。”。裴松之注:《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赤菟的菟,經過千年被寫成了兔,所以造成了很多誤解。例如什麼“古人把兔當成快速的象徵”,“古人用兔的形態寄託快速行進的希望”等等,都是望文生義,錯上加錯。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就發現了一本《相馬經》,寫道:“欲得菟之頭與其肩,欲得狐之周草與其耳……”,說的是千里馬的頭,應該像菟頭一樣。這裡的“菟”,指的就是老虎。
老虎發源自東北亞,而後物種逐步向西、向南擴散,但最終只限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地區。因此,老虎的單詞發音根源主要來自東亞。例如,日語老虎發音為“tora”,北韓語發音為“taigo”。上古漢語的叫法,就是“菟”。
菟,作為老虎的稱呼,在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還都比較常用。
例如,楚國有大臣叫做“鬥谷於菟”,據說他嬰兒時由老虎餵乳。
山東有個古地名,叫做“菟裘”,明顯是老虎皮毛的意思。
漢代遼東有個“玄菟郡”,玄菟,就是黑色老虎的意思。東北本來就是老虎的發源地。
《戰國策·楚策》:見菟而顧犬,未為晚也。(看到老虎再找狗,並不算太晚。)
《楚辭·屈原·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月中黑點那是何物,是否老虎藏在其腹中? )
《前漢·賈山傳》: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只顧著看上面的飛鳥,看不到下面埋伏的老虎。)
由於“菟”這個字在楚國文字中出現較多,就出現了一種錯誤說法——“菟是古代楚人對老虎的稱呼”,甚至字典和百科上都這麼寫。但事實上,“菟”是整個東亞地區對老虎的最原始稱呼。這個詞彙的地域覆蓋,幾乎包括了中國、日本、北韓的大部分地區,僅在中國就出現在東北、中原和長江流域這些相隔千里的地區,可見“菟”絕非是楚國的方言。
從“菟”的構字方式看,屬於形聲字。可見,這個字是根據發音來構字的,出現要晚於象形字“兔”。“虎”字卻恰恰相反,屬於明顯的象形字。
“虎”字在商代就出現了,例如“虎方”,地點距離春秋的楚國都不遠。從這個角度看,楚華人對於“虎”和“菟”兩個字,很可能是同時應用的。這種“同義字”現象,在漢字中非常普遍,很可能是“夷夏”文明交融的一個證據。“菟”字更可能來自於東夷,“虎”則來自西夏或者殷商。
回覆列表
兔子是一種性情溫和又膽小的動物,但為何會飛上月亮搗長生不老藥?比兔子跑得快的動物很多,為何古人會以兔喻馬?北京人為什麼要供奉“兔兒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徐藝乙,他饒有興趣地講述了兔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徵意義,古人對兔子有喜愛、崇拜的一面,但對兔子的狡猾、膽小和缺唇等特點持保留態度。
兔子跑得快常用來比喻馬
為何古人把兔子作為快速的象徵,並且以兔喻馬呢?因為獵豹少見,古代中國沒有獅子,所以人們常能看到的跑得最快的動物大多是兔子。馬車出現以後,人們又用兔的形態裝飾馬車,寄託快速行進的希望。
“飛兔”最早出現在《呂氏春秋?離俗》中,“飛兔、要褭,古之駿馬也。”意思是,這種馬跑起來像兔在飛,所以得名。“古”總不外夏、商、週三代,而根據夏代出土的飛兔紋殘陶器推測,飛兔的傳說可能早在夏代就已經出現。又傳說,西周時期,周穆王有八匹駿馬,日行三萬裡,堪稱“飛兔神馬”。
這種以兔喻馬的做法為後世所繼承。《三國志·呂布臧洪傳》:“布有良馬曰赤兔。”裴松之注:《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名為赤兔,應該是一匹紅馬。後來,赤兔經《三國演義》的誇張,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寶馬,又說這馬後來成了曹操的戰利品,曹操又將它送給關羽,關羽死後,赤兔也絕食而死,是一匹義馬。
“玉兔”月宮搗藥陪伴嫦娥
古人注意到兔子的善跑特長,創造出飛兔的神話,但兔是怎樣飛上月亮的?這是一個學者們長期反覆討論的問題。戰國時期,屈原在《天問》中發問道:“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是,月光中得到了什麼,竟然能起死回生,晦暗了又能轉明亮,月亮何所利而養育著顧菟在它的腹中?關於詩中的“顧菟”,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至今也還沒定論。洪興祖認為“菟”同“兔”。那“顧菟”又是什麼意思呢?朱熹在《楚辭集註》中認為“顧”就是“望”,毛奇令在《天問補註》中卻有另一種意見,認為是月中兔名,林雲明則認為“顧”就是眷戀的意思。
從漢代至唐代,玉兔與蟾蜍都同居月宮。漢代《樂府詩集》中說“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可見兔與蟾蜍都從事製藥的工作。宋代以後,人們漸漸對月中玉兔更加重視,明清時期的中秋月餅上,要繪上月宮和蟾兔。唐代銅鏡上,有玉兔在月宮中搗藥的情景,與嫦娥為伴。為什麼選用玉兔搗藥,大約是古人認為兔與長壽之道有關,產生了兔子長壽之說。
漢人中秋拜月信奉“望月而孕”
兔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月可生一窩小兔,因此古人對兔子產生了生殖崇拜。於是有了“兔舔雄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中出”,兔“望月而孕”等說法。漢族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就與此有關,有些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說法,拜月由婦女主持,虔誠祈禱早生貴子。
舊時北京的中秋節還有供養“兔兒爺”的習俗,這種泥質的兔首人身偶像,源於北京,傳於天津,大的受供奉,小的是孩子們的玩具。與兔兒爺匹配的兔兒奶奶,形象、髮型模仿婦女,二者一起供奉,頗有節日氣氛。產生了一個歇後語:“兔兒爺拍胸口——沒心肝”,可見在舊時北京,兔兒爺是人們非常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