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子健11

    春秋戰國是亂世,講究鐵血效率。後世統一王朝,講究的是秩序。孔孟之道只是廣告,孔子是繼承了周的文化的,後世也是從哪裡衍生的,固有的延伸性決定一脈相承。隨著社會發展很多都在變,到了宋朝儒釋道合流,再到明朝中國越發的封閉,出了王陽明,心學越發玄乎走上一種極端。

  • 2 # 藏徒

    所謂的行或不行!不在孔孟之道本身!而在於統治者的需求!春秋乃是亂世所以法家站了上風,正所謂亂世用重典。有漢以後中原基本一統!統治者希望尊卑有序!社會和諧!孔孟之道適逢其時!

  • 3 # 求是7

    簡單說,我認為:春秋戰國是中國的一次文化大革命,由於諸侯割據為各種思想流派的存在提供了基礎。漢代以後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其他思想的排他性質,加上孔孟之道迎合了統治階級的口味得以流傳。

  • 4 # 坐古談今

    孔孟之道,即孔子孟子關於治國理政的思想主,稱為儒家思想。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維護統治秩序,主張統治者“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治理國家。孟子則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張統治者施行仁政,主張仁的王道思想。一言以概之,孔孟之道即聖人聖王的治國之道,其社會構建目標是君臣,父子尊卑有序有序的大同社會。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尊卑有序下的仁政,縱是後世經過不斷改造,包括三綱五常、宋明理學,其並沒有超出孔孟的尊卑觀點,只不過其實具體化,僵化了。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趨勢是皇權,尊卑人倫秩序的愈發強化。

    (1)春秋戰國時期為何不能被重用

    參看本號的“為什麼春秋之後還是亂世”這一問題,瞭解春秋戰國的實質。

    春秋戰國時,雖儒生眾多,卻未能被各國重用,孔孟之學也未能成為顯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於一點,則可表述為“不合時宜”。

    春秋戰國是“事異則備變”的時代,時代的主題是變革,富國強兵。既要變革,變革的物件就是周禮,周禮已不合時宜。春秋戰國,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相互征伐,戰爭不斷。在動盪的歲月,各國的首要目的也絕非遵循古制,當務之急是改變不合時宜的分封制。分封制的衰落,就是奴隸主貴族階級的衰落,相對應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崛起。

    孔孟所提出的克己復禮,本質上是恢復周禮,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這當然無法取得地主階級的認可。

    如果認可孔孟思想,首先,各諸侯國的合法性就不能取得,當時的諸侯國僭越稱王,相互攻伐,不尊王室,乃至臣子以下犯上取代君主等在孔子看來,都是不合乎禮的,應該受到譴責。

    在此情況下,儒家絕無成為顯學的可能。

    其次,爭霸戰爭需要舉全華人力物力,迫切需要君主集權以調動全域性,更需要富國強兵以滿足兼併戰爭。

    孔孟則提倡仁政,反對橫徵暴斂,這在戰爭時期不利於全國財力的集中,且儒家強調恢復周禮,這是開倒車,與春秋戰國的思變主題不符。

    橫向比較,法家的嚴刑峻法才是變革時期的思想,法家的君主集權論、法作為君主規整國家和社會秩序的手段,目的就是強國強兵,明顯更適合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

    (2)儒家自漢成為顯學

    漢代秦後,漢朝迎來了五十年的基本和平,在這一過程中儒家思想經過改革逐漸符合了統治者需要,為皇權提供了新的“盤整秩序”的手段。

    一直到漢武帝初期,孔孟之學一直未得到統治者的徹底重視。然則,儒學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髮展完善,已經完成了第一次重大變革。

    這一次重大變革的核心就是強化“尊卑秩序”,將其提高到“第一準則”的位置。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提出了“禮法並重”的主張。

    董仲舒

    董仲舒則更進一步改造了孔孟之學,提出了“春秋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進一步完善了“仁政”思想。由此,經漢武帝最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成了漢代乃至後世的顯學。

    (3)成為顯學的原因

    儒家成為顯學的原因,可歸結於“符合時宜”。

    自秦以後,中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系已經形成,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權威。

    首要解決的便是皇帝合法性的問題,而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則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君權神授的提出將皇帝的權威提到了制高點。由於其符合皇帝的利益訴求,自漢以後,幾無皇帝不推崇儒家的,儒家也成了後世的官學。

    其次,儒家所提的尊卑有序的觀點,有利於治理天下,形成穩定的統治秩序,其仁政思想也有利於和平時期的國家建設。

    自漢以後,儒家思想不斷吸收各家思想,思想體系漸趨成熟以至完善,雖然經過幾次大的改造,然其構建君主至上,尊卑有序的和諧社會的核心觀點沒有變,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原則沒有變,故而,儒家思想成了整個封建社會的顯學。

  • 5 # 鑑史馬後炮

    時異勢殊,學問的切於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並天下,可以說切於時務的興,不切於時務的就亡了。漢興起,則時長其社會久已變壞,儒家的興起亦非偶然,因為社會風氣的漸變,改正制度,興起教化非儒家不能為,是漢時的必然之勢。

    戰國時期孔孟之道不能推行的原因在於,那時生存下來才是頭等大事。何以生存?戰國初期,李悝在魏國變法以後,魏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驟然暴漲,不斷強大起來的魏國開以武力吞併周邊的小封國擴張,諸國開始認識到存國和強國才是緊迫的事。能存國強國就意味著可以繼續生存下去,而生存下去的資格就是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如何提升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使自己不被吞併而亡國,成為當時各諸候國君主心中的頭等大事。

    基於當時發展經濟與改革軍事的需要,儒家在理兵事作戰上不如兵家,運作資本上不如法家,興土木、疏河渠修水利治水患上不如墨家。在戰亂頻頻之世不得不被各國因生存為第一要務所擱置。

    漢朝為什麼選擇儒家?漢初60年,天下統一前期因為需要與民休息而以道家“黃老學說”無為而治,經歷60年後,漢朝社會又出現新的問題:一是社會衣食足而不知榮辱社會風氣奢靡腐化;二是富貴多且遍地貧賤,貧富差距大。而解決社會長治久安的問題,是不能“無為”了,而是必須實施教化正社會風氣,均資本解決貧富差距大的問題。作為在哪裡?兩個問題:一是民生問題;二是教化問題。

    民生問題自然是法家的事,教化則是儒家之職。儒學的興起先有社會形勢的要求,後有政治上的助力。漢朝廷其中最緊要的舉措便是為五經博士設弟子。“設科射策,勤以官祿”。儒學之士也開始在各地講學。

    綜上,兩者的時代背景不同,故不能並論。前者列國紛爭,為財貨土地之爭非法家富國強兵之策不可;後者海內迷亂,聲色犬馬之亂非儒家正制教化不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坦克負重輪的數量對坦克效能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