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我對動漫很感興趣,但是我發現現在有很多別人說是神作的番,哪怕我知道可能很好看,但是仍然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反感。彷彿感覺是自己看動漫的節奏被人控制了,會覺得很不爽,以至於有些牴觸。所以直到現在,很多被稱為神作的動漫我都沒看。但是我又很想知道為什麼那些動漫被稱為神作,因此特別糾結。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4
回覆列表
  • 1 # 漫漫漫小賤

    說得不好聽點就像土包子進城看見馬桶都覺得那是皇帝才能用的東西。

    當你第一次看到喜歡的動漫時候覺得自己彷彿就生活在那個世界中,於主人公一起冒險、開後宮,經歷生死,甚至做夢也會夢到自己穿越到了動漫當中。動漫賦予人們這種想象的空間,讓人置身於其中的代入感。於是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不會再有動漫比它更好看了!

    【神作】一詞氾濫應該還是從進擊的巨人開始追溯。巨人、食屍鬼兩部動漫開啟國內中二病大門,一大批萌新湧入,但是絕大多數只看過這幾部動漫。閱歷就決定見識的短淺,不足的觀閱量也導致了對作品無法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判,讚美之詞難以溢於言表,只能用兩個字表達——神作!

    這tm是部神作啊!不看後悔一輩子!

    所以對中二病呼喊的“神作”現在也逐漸有了貶義含義。《迷家》真他孃的是部“神作”啊!

    但是能稱為“神作”動漫必定有其讓人喜愛之處,或世界觀中二但有趣,或情節緊湊熱血燃,對於自己想要了解的動漫作品可以先找些漫評或推薦,準備好再入坑,不要讓自己錯過那些真正的“神作”啊!

  • 2 # 軟體蝸牛

    因為每個人的觀念不同,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

    題主說的神作是針對日漫的吧?那以下我以我對日漫來說一下。

    現在日漫發展很久了,各類題材已經幾乎玩了個遍。對於動漫製作來說,盈利越來越難了。為了盈利(收視率)日漫中夾雜了不少軟色情、性暗示的內容。這些是我很討厭的部分,有的動漫還會玩的很過分。題主是不是也很討厭這個呢?(本人以成年)

    所謂的神作,個人覺得應該是能讓人思考,給人衝擊,讓人能從中體會到真實的生活。最起碼要能不靠女主來買色吸引人(女配也不行!

    (▼皿▼#))。讓人看了有所失的作品。

    以下給題主盤點幾個好的神作(個人認為):1.Clannad

    前期是福利極少的校園戀愛,後期講男女主完婚後(這裡最感人)。看完全作後,我絲毫都沒有在意動漫內的福利。我的腦子裡都是雕刻海星的風子,男主和他父親,男主和產後去世的女主,為女主奉獻的女主父母,小小的讓人心疼的小汐……至今不敢安靜地聽糰子大家族和潮鳴。(也導致了以後淚點高了)

    2.AIR和Kanon

    為什麼放在一起?因為小編認為他們兩個排在一起才配在Clannad後面!AIR講的是以一個神話為背景的世界。男主捨命變作烏鴉守候女主為註定早死的女主短暫續命的故事。Kanon大體上與Clannad差不多,更多的傾向於愛情,沒有Clannad涉及廣大的人生。ONE沒有看過,這裡不說了。

    3.可塑性記憶

    4.(忘記名字了)兩部作品

    一部講的是收集金平糖的女主和男主的愛情故事。最後女主好像是和男主兩隔了(男主!你就做吧!!!!)

    第二個是一個每週會失去對於重要的人的記憶的動漫。女主對待愛情勇敢。男主也不離不棄。

    5.月色真美、聲之形

    對於《狗糧真甜》我什麼也沒法說……

    聲之形涉及了校園欺凌,雖然男主開始是欺凌女主的人,但是回來卻建立了深刻的情感。

    6.夏目友人帳、冰菓、龍與虎、備長炭

    夏目是能讓你安靜的看完全系的作品

    冰菓是最文藝的告白

    看了龍與虎你要如何對待私奔?

    看著備長炭你能感到孤獨,感動和安靜。因為備長炭很努力,所以會有很多朋友啊!

    7.大老師什麼的等等吧

    另外日常和幸運星是很好的搞笑番。

    這樣,我們可以從神作裡找到好的,思考下來能展開可以啟迪人,最起碼看起來很有意義的部分。在這樣的神面年前,軟色情根本連陪襯都不算。甚至都沒有給軟色情展示的幀。

    好了,到這裡題主應該知道了吧。所謂神劇的定位因人而異,與人有關。我就偏愛催淚、治癒和日常。

    我就是特別厭惡總在賣肉和惡萌的動漫。我最近就在看 潛行吧!奈亞子。個人表示奈亞子是真的被封了也不冤(不滿勿戰,個人觀點)。關了螢幕,就是一張痴漢臉(233)

  • 3 # 夢之淚夕

    這種觀點很常見啊。

    說實話,最近的確有很多普通或者偏上等的動漫被吹成神作,並且幾乎每次人氣排行榜上都會有那些粉絲自認為是神作的動漫沒有上榜就開噴的,這種情況在B站很常見。大多數是那些動漫的NC粉絲帶給你的。

    列舉幾部番劇吧,都是被粉絲吹高了的。

    《我的英雄學院》被捧成神作,評分虛高。

    《一拳超人》說實話,我覺得這動漫有點幼稚,不懂為什麼總有一堆人說神作。

    最近的《紫羅蘭永恆花園》

    還有一大堆被粉絲捧成神作的動漫。這也可以看出日漫在近幾年出現了一種後勁不足的情況,也許是以前的老番太優秀了,以至於現在看這些新番,會有一種說不上來的乏味感,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想法。

  • 4 # 橙橘果子

    我個人覺得,列出來的“神作”約等於動漫中的“標題黨”。(配圖為普遍被稱為神作的動漫作品)

    先不說神作這個詞到底什麼意思,之所以反感,就是因為,你打眼一瞅,是不是有點像標題黨,類似:震驚,不轉就不是xxx 的感覺,而之所以類似“震驚”,“全世界99%都在轉的xxx,不轉就不是xxx”的詞會讓人反感,就是因為它誇大其詞,容易誤導讀者。(看過內容後,自認為幼小的心靈被老油條們“欺騙”後的厭煩情緒)

    在我看來,“神作”二字,是一個概念很模糊的詞,你很難判定什麼動漫作品一定是神作,一旦某部作品被捧上“神作”的寶座,它必定要經過眾人的考量,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對“神作”的理解也不同,你覺的是神作,可別人不覺的是神作,就像你給一個從來不看恐怖片的妹子推薦被眾人稱為“神作”的恐怖片,你看看她什麼反應?

    可是,你只要把其中一個字換掉,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把“神”換為“名”/“佳”,瞬間就變得很靠譜,還不讓人反感,因為“神”這個字它很虛,很飄,但“名”就不一樣,有名不代表頂級,沒有強迫的含義在裡面。

    舉一些現實中常說的詞,比如為什麼“名著”叫“名著”卻不叫“神作”?為什麼很厲害的導演叫“名導”而不叫“神導”?

    比如很火的動漫,如進擊,東京xx,被吹捧為神作後,人們對它的期待值增高,之後但凡出現不合人意的點,就會降低人們的喜愛度,而那些本身就是被推薦來看的動漫愛好者,就會很失望,之後就無法比較理智的評判作品本身,久而久之,神作就會被人貼上“言過其實”的標籤,讓人越來越反感。(一般都不會說哪部作品一定是神作,但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神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蘑菇剩下的廢菌袋裡的菌渣,能做飼料養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