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Eteacher跳繩號

    我的觀點是:

    雖說是家長不願意給孩子檢查作業,但是也是個別狀況。

    第一:作為有些家長很不就不懂孩子的作業題。您說他能接受這種家長檢查作業的行為嗎?這種情況就導致家長為了完成教師的任務,敷衍了事。

    第二: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很多家長忙於奔波勞碌,努力的賺錢,根本沒有時間來給孩子檢查作業。甚至現在農村的孩子整年都看不見父母。您說留守兒童跟著自己的爺爺奶奶一起,爺爺奶奶根本不懂學校給孩子留的作業,怎麼檢查。

    第三:現在的家長口頭上總會說自己家的孩子學習有多好,孩子有怎麼怎麼的努力,如何的優秀。其實有一大部分家長只是口頭詢問,做到陪同或者跟孩子探討,真正檢查孩子作業的能有幾人?

  • 2 # 睿爸育兒記

    我們家老大已經10歲了,小學5年級,我以我們家孩子的作業情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只在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上半年的時候幫孩子檢查作業,從小學二年級下半年我們就慢慢的放手了,不再幫孩子檢查作業。

    在這裡我說一下我們家為什麼這樣做?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作為家長確實要輔導孩子做作業,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一方面是規範孩子做作業的習慣,另外一方面教孩子基礎的知識,確保孩子能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後面孩子做作業的習慣建立了,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手了。

    為什麼家長後面要放手,不幫孩子檢查作業呢?

    一,做作業本來就是孩子的事情。

    所謂獨立學習的習慣,要從獨立完成作業開始。家長要在合適的時候退出孩子的作業輔導,讓孩子能獨立的完成作業,慢慢的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而家長要做的事情就是監督孩子的錯題,孩子有沒有把錯題完全搞懂;解答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二,孩子的作業老師會進行批改。

    孩子做完作業,老師是會幫孩子批改作業的。

    三,家長幫孩子檢查作業再上交給老師只會幫倒忙。

    既然老師會幫孩子批改作業,如果家長在孩子把作業交給老師之前先幫孩子檢查好了,這樣老師每次批改作業,孩子基本上都是A或者A+,老師根本不會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如何,無法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教育。

    1,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做完以後實在自己搞不懂的問題,可以問我們,我們幫孩子解答。

    2,孩子做完作業會找我們簽字,簽字的時候我們會大致看一下孩子之前的錯題,問下孩子有沒有搞懂,不懂的可以幫孩子解答。

    3,最後看一下孩子卷面整不整潔,字型寫的怎麼樣,如果卷面不整潔或者字型寫的不好,就提醒孩子下次注意。然後就簽字結束,孩子整理書包。

  • 3 # 許多分

    我也是兩個小學生的家長,兩個孩子的老師每天在群裡發作業,有些作業還註明讓家長簽名,群裡的家長沒有人有異議,大家都支援著老師的工作。因為大家都知道:

    孩子是自己的,檢查作業也是對孩子的負責

    有些家長認為檢查作業應該是老師的任務,家長都檢查訂正了,那老師幹什麼?

    我認為有這樣認知的家長一定對老師的工作存在某些誤會,我也是一名中學老師,每天我都會批改兩個班共100多本作業,如果發現共同的錯誤,我會在課堂上進行一個集體點評,但對於個別學生的錯誤,我只能在他的作業本上打下一個叉,但卻沒有辦法給他單獨點評。所以家長幫忙檢查孩子作業,發現錯誤可以及時糾正,這樣的“小灶”肯定比“大鍋飯”效果好。

    當然,如果有些家長文化水平有限,那就把孩子是否完成作業,是否認真完成作業當成目標。孩子的作業有人監督總好過沒人監督,效果可是天差地別。

  • 4 # 酒多無益談育兒
    說實話,給孩子檢查作業,家長一可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二可對孩子的學習進度及疑難問題的掌握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樣在指導孩子作業,幫助孩子學習方面,能夠有的放失的進行指導。

    但有的家長反對,我想是源於此: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事,天天再為孩子學習的事再糾結,真的有些心煩!有的家長是真忙,顧不上輔導孩子,寧可把錢交給輔導班;也有的家長確實底子薄,加上孩子們的作業有點繞,是真心輔導不了孩子;還有的家長是忙於生活的應酬,顧了自己的快活,忘卻了孩子的煩惱:最後一種家長是真心對孩子的學習放在心上,這種家長,老師比較喜歡,就是老師希望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共管共育。

    是的,現在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學校老師和家長齊抓共管。可是有些家的孩子沒有人輔導怎麼辦?

    前幾天,在一個水果攤買水果。賣水果的是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看到我領著我家的孩子。就問:"你家的孩子上幾年級?″我說,"上一年級。"老人羨慕的說:“嘿!你家的孩子有人管,真好!我家的孩子沒人管。像我們老年人,孩子的作業也不懂。每天孩子們放學以後,就到處玩,不寫作業我們也沒辦法。"

    我問:“那他們的爸爸媽媽呢?”老人說:“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一年不一定回來幾次,全靠我們帶。可是我們年齡大了,對老師佈置給孩子的作業我們也看不懂,還不知道怎麼輔導他們。時間久啦!孩子們遇到難題,知道我們也不會,就不再找我們了。每次考試他們的成績總是墊底。老師叫孩子叫家長,我們去啦!老師也拿我們沒有辦法?哎!沒有知識真是難吶!"

    還有,就是孩子作業多的事。

    許多教育政策說給孩子減負,可實際上孩子們負擔真的很重,作業量太大。聽一位家長說,他們家上初一的孩子,星期天作業寫得直哭,為啥?寫不完,怕老師罰。

    還有,考試後,對有錯題的孩子,老師讓孩子把錯誤的題重複抄上十幾遍。你說,抄那麼多遍,孩子就能理解嗎?下次再遇到相同的題,他就會解答嗎?依我說,還是讓孩子理解,悟透為最佳。孩子悟不透,做多少作業也是白搭。

    新課改要求開發孩子的興趣,為孩子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從孩子們的感受和體驗入手,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孩子聽,向孩子自主學習為主;改變過去的老師單項灌輸孩子知識,向教會孩子們獲取知識的能力的轉變。

    作業確實太多。常聽有些家長吐槽,一年級的孩子作業能做到晚上十一二點,可是對老師是敢怒不敢言,無可奈何!

    但話又說回來。

    比如說,素質教育,談了多少年,說學校不能唯分數,真的行得通嗎?九年義務不說,那考大學,你分數低能行麼?如果小學基礎不牢,初中學習平平常常,高中你再努力也是白搭,為啥?因為你沒基礎。小學、初中你比別的孩子付出的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打敗小三,挽回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