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足球東看臺

    歐冠改製為五大聯賽能有多支球隊參與之前,聯盟杯的含金量是大大高於歐冠的。

    可以看看改制之前的聯盟杯和歐冠的參賽隊伍對比:

    聯盟杯:五大聯賽的2-4名 以及小聯賽的亞軍

    歐冠:所有聯賽的冠軍

    也就是說:當時的歐冠只有最多4支頂級強隊(意西德荷的冠軍)參與

    而聯盟杯 則包括了10支左右的歐洲頂級強隊

    當時的歐冠,有球隊能衛冕 並非因為統治力強大

    主要是賽程寬鬆+無太多強勁對手罷了

    米蘭三劍客時代被那麼多人津津樂道

    是因特殊的賽制制約了歐冠含金量 才有的所謂偉大

    當時歐冠賽事的含金量僅僅是現在的一半還不如

    如果縱向比較

    米蘭三劍客甚至不如21世紀安切洛蒂的米蘭

    而看看90年代的聯盟杯,那真是星光熠熠,真正的豪門聚會。

    可以說比冠軍盃要更有含金量

  • 2 # 大湯圓甜又圓

    毫無疑問改制後的歐冠更有含金量,改制後參賽球隊數量更多,更考驗球隊硬實力的儲備和臨場發揮,賽程更長,偶然性更低,更強調球隊的競爭力,可以說每一個贏得歐冠的球隊都是當年最好的球隊!而改制前各國聯賽冠軍才能參賽,意味著球隊數量少,賽程短,偶然性更大,所以說毫無疑問改制後的歐冠更有含金量,謝謝

  • 3 # 大家看球

    現在歐冠含金量更高一些,因為賽程、賽制、參賽資格等方面與原來相比都有著極大的進步,同時對球隊的考驗也更加全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歐冠改制這回事。

    最初的歐冠

    最初歐洲冠軍聯賽的構想由法華人加布裡埃爾·亞諾提出,而在當時這個想法並沒有得到歐足聯的支援。當時的歐足聯有另一個想法——組織一個盃賽,但參賽者並非俱樂部而是城市,以促進歐洲各城市之間的友好交流,而且當時歐足聯在維也納執委會會議上重申不與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進行任何合作。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各俱樂部的決心。在巴黎,各傢俱樂部對賽制達成了以下協議:

    比賽由各國聯賽冠軍參加;採用主客場淘汰賽制,如果兩隊積分和淨勝球都相同,則在第三者球場上舉行一場附加賽;冠軍盃的決賽須在歐洲足聯事先確定的球場上進行;在本隊球場比賽時,門票收入、廣告費和電視轉播費歸東道主處理。

    於是,最初的歐洲冠軍聯賽——歐洲俱樂部盃賽開始了。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最終1955年5月21日,在一個美麗的日子,歐足聯接管了這一賽事組織權,並改名“歐洲足球俱樂部冠軍盃”。

    92發財證與98洪流

    1991/92賽季之前,歐冠的規模與賽制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因為當時的歐冠只是純粹的淘汰賽,沒有小組賽,當然整個盃賽的持續的時長以及市場、影響力也是比較弱的。1992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之後歐冠有了小組賽,不過小組賽只是在8強的時候設立的,在8強之前,仍然是單純的淘汰賽。

    在此後的幾年內,小組賽逐漸“下沉”,也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小組賽的樣子;另一方面對於參賽球隊的要求也不再是隻有各國的頂級聯賽冠軍及上賽季歐冠冠軍,一些歐洲足球強國的聯賽亞軍、季軍也可以參賽。而這一切舉措的目的當然是各隊以及歐足聯的收益。

    1998年之前,歐洲存在著“三大杯”——歐冠聯賽,歐洲優勝者杯以及歐洲聯盟杯。

    跟現在的情況類似,當時一些主要的俱樂部不再滿足於這“三大杯”轉而提出了歐洲超級聯賽的設想,為阻止這一“洪流”,歐足聯決定99/00賽季取消歐洲優勝者杯,並對歐冠再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根據歐洲俱樂部比賽成績的排名,各國可以派出1-4支球隊參加歐洲冠軍聯賽。此外隊小組賽賽制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又增加了一輪小組賽,第一階段的小組賽由32支球隊分成每組4隊的8組進行,每隊進行6場比賽。8個小組的前兩名進入第二階段的小組賽,第三名進入歐洲聯盟杯(歐洲足聯歐洲聯賽前身)第三輪。第二階段小組賽決出8強晉級淘汰賽。

    2003/04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取消了第二階段小組賽;2013年歐足聯決定自15年開始上一年的歐聯杯冠軍可以參加歐冠聯賽。

    武將單挑與綜合戰爭

    在那個只有各國聯賽冠軍及上賽季歐冠冠軍才能參加的時代,歐冠如同《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戰爭一樣,主將贏,這場戰爭就贏了,歐冠只是冠軍之間的遊戲,無論強弱,只論冠軍身份。

    在這樣的准入條件之下,比賽具有比較強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而且對於強隊來說,奪冠的考驗也比較少。

    而到了今天,歐冠賽制逐漸完善,參賽各隊之間的實力差距逐漸縮小,比賽越來越精彩,也越來越具有考驗性;與此同時,由於歐冠聯賽的持續時間變長,對參賽各隊的板凳深度、人員儲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今天的歐冠與之前相比含金量要高上許多。

  • 4 # 足球故事

    很現實,當然是現在的歐冠冠軍含金高了,都說歐洲無弱旅,這句話用在歐洲主流聯賽的俱樂部也很合適,歐洲各大聯賽的前幾名實力相差不大,聯賽冠軍對穩定性要求更高,只要整個賽季發揮好,聯賽冠軍基本跑不了。

    但是作為盃賽的歐冠冠軍就不一樣了,因為淘汰賽階段,有很大的偶然性存在,這對於球隊的奪冠要求也就更高了,再者,有些球隊擅長內戰外行,外站內行,國內聯賽一塌糊塗,但是到了歐洲聯賽人來瘋,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就拿英超球隊來說吧,本賽季曼城雖然拿了英超冠軍,但是四分之一淘汰賽,卻被實力不如自己的熱刺淘汰,這就很尷尬了,如果按照只有各國冠軍參賽的標準,熱刺連資格都沒有。

    還有一起會師決賽的利物浦,上賽季也是好不容易才拿到歐冠資格,但是本賽季卻在歐冠大殺四方,尤其是半決賽掀翻巴薩,讓人震驚,這可是本賽季的西甲冠軍,把皇馬打得滿地找牙,但是就這樣被利物浦在主場虐了。

    當然,也正因為這樣的變化,讓歐冠變得更好看了,也更具有懸念性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卻在球隊的努力下實現了,很多人都知道2005年伊斯坦布林奇蹟,但是卻不知道當賽季利物浦在英超僅僅排名第五,還不如同城埃弗頓排名高。 如果僅僅是各國聯賽的冠軍參加,利物浦也打不了歐冠了。

    不得不說的是,經過改制,現在參加歐冠的球隊更多了,比賽也更加激烈了,很多在國內失意的球隊,也會把目光轉向歐冠賽場,這讓球隊奪冠更難,也就促成了冠軍的含金量更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國服9.7版本正式更新,口含金鑰的五位“版本之子”,玩好能登大師,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