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愛好者2019
-
2 # 東北樓主
明朝崇禎皇帝,為了縮減財政開支,為了籌集錢財剿匪,把驛站(類似於郵政,傳輸物資訊息)給取消了,李自成失業了,就跟著高迎祥去造反了。李自成就是闖王,後來滅了明朝。
-
3 # 歷史小兵感悟未來
所謂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原意是: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
在歷史當中,我們指的蝴蝶效應是指一件偶然發生的小事或是不起眼的小人物的行為,最後導致影響歷史程序的事件的發生。其實,我們的歷史中,有很多有趣的例子,今天隨便說說其中的兩件,就當茶餘飯後的消遣。
下崗郵遞員覆滅一個王朝說起大明朝的崇禎皇帝,那真的是一心為國,兢兢業業,非常的節儉,衣服都打著補丁不捨的丟棄,一心想著中興大明。
崇禎二年的時候,有個怕老婆的毛御史,因為老婆不在北京,自己娶了個小妾,才快活沒幾天,老婆就到北京來抓了個現行,結果美嬌娘被正牌夫人打得半死,自己也被罰跪了一天一夜。毛兄心裡納悶啊,這怎麼夫人遠在外地,回來得這麼快?一打聽,嘿,她夫人是用自己官員的身份利用朝廷的驛站系統直接回北京捉姦的。於是我們的毛兄秉著好男不和女斗的原則,直接聯合同事劉懋,給崇禎皇帝上了摺子,說這驛站系統成了官員們自己私用之物,養著大量一天無所事事的驛卒,耗費了國家錢財,嗯,必須要裁撤,必須的!
這節儉的崇禎皇帝一天為了賑災啊、軍餉啊是愁的焦頭爛額的,一聽說能節省開支好幾十萬兩白銀,兩眼放光,立馬下旨。於是乎,全國百分之八十的驛站被裁撤,大批的依附於驛站的“國家公務員”——驛卒,也光榮下崗。但歷史也給節儉的崇禎皇帝開了個很冷的玩笑,一個叫李自成的陝西驛卒也在這次風波中被下崗了。十四年後,正是這個下崗的驛卒帶領著數十萬的農民軍來到了北京,而崇禎皇帝不得已“自掛東南枝”,276年的大明王朝壽終正寢。可以想象,崇禎老兄當初要是不那麼衝動,這闖王李自成估計還在大明的郵政系統中繼續發光發熱呢。
仁慈計程車兵寬恕了魔鬼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了尾聲,英國軍隊與德國軍隊在法國境內交戰。9月28日,英國軍隊的二等兵亨利.坦迪和戰友們一起成功的佔領了德軍的陣地。此時雙方的激烈交火已經停止,坦迪往陣地外一看,一個受傷的德國士兵出現在了他的視野裡。於是坦迪舉槍瞄準了這個士兵,士兵也發現了坦迪,並平靜的望向他,似乎他已經精疲力盡,只等待著坦迪最後的裁決。但亨利.坦迪最終也沒有扣動扳機,他選擇寬恕了這名受傷計程車兵,這名德國士兵最後默默地向坦迪點頭致意後,回到了自己的軍中。誰也沒有想到,亨利.坦迪在戰場上放過的這名德國士兵,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
4 # 勇77050323
如果潘金蓮沒有開啟窗戶,那就不會遇到西門慶,遇不到西門慶武松就不會殺了西門慶投了梁山,武松沒投梁山那麼就沒人殺 了方臘,方臘起義不失敗的話宋朝就不會延續,宋朝不延續的話後面元、明、清也將完全不一樣,那麼在近代中國就不會落後於西方,那麼我們現在仍然會是領先全世界,所以都怪潘金蓮,沒事開什麼窗戶嘛!
回覆列表
我們總喜歡對歷史上諸多決定性的時刻滿懷假設,想象著另一種可能性,但我們也清楚,歷史不存在如果,一念之差,歷史的發展便無法挽回,就像蝴蝶效應一樣。
只不過,項羽在鴻門宴上,怎麼也不會料到未來會敗在劉邦之手;關羽在華容道上,也未能預卜放過的曹操會在日後要了自己的命;同樣的,在1918年9月28日的法國戰場上,亨利坦迪更想不到自己一念之仁所放走的人,20年後竟讓整個歐洲陷入了一場大劫難。
亨利坦迪是一名出色的英國大兵,自從19歲參軍以後,他的英勇善戰給他帶來了無數榮譽。1919年12月17日,英王喬治五世在白金漢宮親自授予他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而他在伊普爾戰役中被戰地記者拍到的揹負一名受傷的戰友艱難前行的照片,更是讓他成為國民眼中的英雄。
不過,就連他自己也想不到,在此之前不久的法國馬爾寬渡口戰鬥中,他出於基督教徒的信仰而放過的一名受傷的德軍,卻會是一場大劫難的開始。
1918年9月28日,法德雙方在馬爾寬渡口的戰役打響,為了端掉德軍早前部署的重型火力點,亨利坦迪孤身犯險,扛著炸藥包摧毀了敵人的工事,並搭建木板橋確保了部隊的進攻。最終,這場戰鬥以法軍的全盤勝利而告終。
在打掃戰場的過程中,亨利坦迪發現一名負傷的德國士兵慢慢爬了起來,他手裡沒有任何武器,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直勾勾地盯著亨利坦迪。
“我當時只是瞄準了他,卻沒有開槍。我不可能對一名沒有還手之力的傷員開槍,我最終選擇放走了他。”這是亨利坦迪在後來的回憶中所說的。當然,此時並沒有人對這個無關痛癢的小插曲留意過,就連亨利坦迪本人也沒有在乎。
直到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應邀來到希特勒的私人別墅,看到牆壁上掛的那幅英國士兵的油畫時,才發現這竟是當年英國的英雄人物亨利坦迪。而希特勒也對其講起了這段塵封的往事,“畫中計程車兵差點要了我的命,當時我以為再也看不到德國了,是上帝將我從他的槍口中救了出來!”臨別之際,希特勒還託張伯倫向自己的“救命恩人”問好。
然而,這樣的往事並沒有換來希特勒的仁慈之念,短短數月之後,二戰爆發。而此時早已退役的亨利坦迪,剛從前首相張伯倫的口中得知,自己20年前放過的,正是如今給英國給歐洲帶來無盡苦難的希特勒!
尤其是1940年,亨利坦迪的家鄉考文垂遭到德軍的狂轟濫炸,無數平民死於其中的時候,亨利坦迪幾乎是憤怒到了極點,他恨自己當初的一念之仁,更恨這個濫殺無辜的法西斯魔頭。儘管當時亨利坦迪已經49歲,而且早已因為受傷而退役,但是他依然加入了後方志願者工作中心,為反法西斯盡一份力。
在戰後的一次採訪中談到這段往事的時候,亨利坦迪不無痛心地說:“當時如果知道這個傢伙是這樣一個人,我真該一槍斃了他!那麼多人被他無辜殺害,我真的是有愧於上帝啊!”
所幸,上帝並沒有施與這個惡魔更多的憐憫,1945年,隨著法西斯的衰亡,希特勒也自殺而亡。直到此時,亨利坦迪心中的愧疚感才算消減了一些。
或許,我們並不能責怪於他,仁慈之心是最本初的人性,即使換做他人,可能也會選擇放過那個德國傷兵。要怪,只能怪那些一心變成魔鬼的傢伙,上帝給了他們新生,他們卻用來製造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