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朝與詩經研究
-
2 # 中國知識考古or兆昌
提供幾個厲害的將軍,攸侯喜、蜚廉、惡來等,看看他們的事蹟。
再廣泛蒐羅幾則商末戰事的甲骨卜辭,結合《易經》查清楚這幾個厲害的主,明夷主人(疑似箕子閣下)、豐鎬主人配主、豐鎬客人夷主、乖卦巷裡愚主(疑似溪口老蔣殿下)等,看看誰的右臂被砍斷、誰的左腿被毒箭射穿臥床不起……。
再把文獻學法則圖畫出來,看看問題出在哪,誰做的惡。
-
3 # 三維地圖說歷史
《中國史稿》記載,此時帝辛(就是商紂王)正以其主力對東夷(現在中國東南地區)採取軍事行動,這也給武王伐商創造了機會。
毛澤東主席評價商紂王,“除了暴虐,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到你。
商朝為什麼被東方九夷部落死磕了五百多年?
如果我們對商朝滅亡夏朝的歷史經過和周朝取代商朝的歷史經過,進行仔細的梳理,就會對夏朝的中心區或者說夏朝的國都位置,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為夏朝國都的早日確立,縮小尋找範圍,減少國家鉅額財力與人力的浪費。
商湯在準備進行滅夏前,進行的充分謀劃,用伊尹的計策,離間夏桀與其同盟者九夷族的關係,使力量對比漸漸轉向於己有利。《說苑·權謀篇》對此有較詳細的描述:“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湯乃謝罪請服,復入貢職。明年,又不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伊尹曰:可矣。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氏焉。”至此,除了少數部族如昆吾等尚聽從夏王的指揮外,桀已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形勢已轉變的對商湯極為有利。
《說苑·權謀篇》的記述,說明了夏朝與東方九夷部落為同盟關係,夏桀可以隨時調動東方九夷部落的軍隊,保護夏朝國都,攻伐商湯;也說明了夏朝國都應與東方九夷部落相鄰,夏朝國都受東方九夷部落軍事力量的保護。夏朝國都應遠離商湯所在商丘地區,商湯要攻打夏朝國都,必須首先要離間東方九夷部落與夏桀的關係,使得夏朝國都失去東方九夷部落軍事保護。商湯採用伊尹的計策,離間了東方九夷部落與夏朝的同盟關係,並在商湯的反覆試探下,確立了東方九夷部落軍隊不再聽從夏桀的調遣後,才乘虛一舉拿下了夏朝國都,流放了夏桀。
歷史研究結論表明,東方九夷部落位於安徽懷遠塗山地區的淮河下游地區至黃河下游沿海一帶。筆者論證的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鎮的古城遺址,與夏朝國都的地理位置相當符合,也與這段商滅夏的戰爭歷史經過非常吻合。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鎮的古城遺址正是位於中原地區與東部九夷部落的交界區域,夏桀可以調動九夷之師對夏都進行軍事保護,也可以調動九夷之師對商湯所在的商丘進行攻伐。東方九夷部落軍事力量的存在是商湯滅夏不可逾越的障礙,商湯不離間夏桀與九夷部落的關係,是無法取得攻打夏朝國都的勝利,反而有被夏桀軍隊和東方九夷部落消滅的危險。
古城遺址南臨淝河的四方湖,東臨東方九夷部落軍事力量的保護,西部為淝河和人工河道所保護。只有北部受來說北方的商湯部落所攻擊,是夏桀軍事防護的重點區域。而商湯軍隊正是利用了夏朝國都西部軍事力量部署的薄弱,出其不意地從夏朝國都的西部攻下了夏朝國都,取代了夏朝。
東方九夷部落本與夏朝是同盟關係,有著長期的同盟利益關係,只是因為夏桀的暴政而一時關係疏遠,導致同盟關係的破裂。筆者論證的對夏朝稱謂的華夏,其中“華”正是對東方九夷部落的稱謂,由此可見東方九夷部落與夏朝根深蒂固的同盟關係,是華夏部落得以確立的極其重要組成部分,“華”與“夏”地位同等重要的原因,正來源於此。東方九夷部落在夏朝的突然滅亡後,自己在新王朝的地位就不復存在,而且是受到商朝軍事力量打擊與排擠的物件,是商朝穩定最重要的防範物件,其政治與經濟文化地位迅速下降。大禹的夏族軍事力量已不復存在,而東方九夷部落的軍事力量仍然完整保留,在此情況下,東方九夷部落與新建立的商朝就形成長期的對立軍事力量,雙方的軍事對峙、戰爭,延續了整個商朝時期的五百多年。
商朝五百多年期間與東方九夷部落的相互爭戰,雖然歷史明確記載相當有限,但商朝從商湯立都商丘至盤庚遷都殷地的數次遷都,都可以理解為商都受到東方九夷部落的攻伐,而不斷地向西北方向遷移,遠離東方九夷部落的攻擊,而採取的迴避安全措施。
商湯因為離間了東方九夷部落與夏朝的同盟關係,而取得了對夏朝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商朝。而商朝的滅亡,也是因為對東方九夷部落的重點軍事攻伐,主力軍隊全部用於攻伐東方九夷部落,導致商朝國都軍事力量的薄弱,只能以奴隸組成的臨時軍隊,倉促應戰周武王的精銳部隊,從而一戰而敗,商紂王自殺,商朝滅國。
如果沒有東方九夷部落與商朝的長期軍事對抗,以周武王當時的軍事力量,還完全無法與商朝的主力軍隊對抗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可以說東方九夷部落的人心向背,導致了夏朝與商朝的興起與失敗;東方九夷部落是中國夏朝與商朝時期,具有決定歷史走向的重要部落與軍事力量。
如果按近年曆史學家對夏朝國都的定位為洛陽二里頭遺址,或者河南中西部的定位,那麼商湯滅夏時,分化瓦解東方九夷部落與夏桀關係的計策,就顯得無足輕重、捨近求遠。商湯所在的商丘位置位於二里頭與東方九夷部落之間,夏桀不可能隨時去調動東方九夷之師保護夏朝國都,並攻伐威懾商湯;夏朝也不可能與遙遠距離的東方九夷部落建立長期的同盟關係,並受到東方九夷部落軍事力量的保護;商湯也不可能夾在兩個同盟部落之間長期生存並發展;遠水解不了近渴,商湯對東方九夷的瓦解計策正說明了夏朝國都與東方九夷部落同盟位置與情感的緊密。因此,以洛陽二里頭遺址為夏朝國都為重點的尋找目標的觀點,或者以河南中西部範圍為尋找夏朝國都範圍的觀點,都違背了中華歷史的發展脈絡,嚴重地阻礙了中華文明上古歷史的破解。
因此,透過東方九夷部落對夏朝與商朝的興衰來看,東方九夷部落是對夏朝與商朝時期的重要軍事力量、經濟力量與文化力量,決定了中華文明的歷史走向;東方九夷部落是個被中華文明史嚴重低估的部落聯盟,它的歷史價值的重新認定將使得華夏文明史,翻開新的篇章。夏朝與東方九夷部落的同盟關係,決定了夏朝的國都必然位於九夷部落與中原部落的交匯區域,而大禹會諸侯的塗山地區的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四方湖畔的古城遺址,正是我們要尋找的夏朝國都。(作者: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