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七媽媽是海綿
-
2 # 萌童視角
孩子不願意主動學習,這裡我只看到了一個關鍵詞:主動。
就是說孩子學習這件事事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無奈的,無知的。
怎麼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意識呢?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每個人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背後都有一個需求動機。
由於孩子年齡尚小,認知能力不足,作為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引導他的需求動機,孩子自然會去主動學習。
一般需求動機有以下四種:1、認知的需求
2、發展的需求
3、報答父母和社會的
需求
4、競爭求勝的需求
假如家長把孩子的需求調動起來了,你不讓孩子學他還不幹了呢!
舉個例子:你想讓孩子認字,孩子肯定不會主動去寫去記。但是你每天給他講故事的時候,留一點懸念,到明天在講,吊著點胃口。也許他自己會去看書,可是看書的時候,不能像講故事那麼詳細真實。這時候你就可以引導他自己學認字了。
-
3 # 合肥大玲
第一,孩子的自覺性表現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按時完成作業、自覺複習功課、自己準備學習用具、收拾屋子、自己洗衣服,甚至做飯,等等。但是,許多孩子都不能做到這些,他們總也玩不夠,既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幹活,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
首先,孩子的主動性是一種主觀動作能力,與早期訓練有很大關係。 從肌肉和骨骼的關係來說,肌肉無力的話,人是無法做出動作的,但是,有些家長沒有注意孩子早期的大肌肉、小肌肉的訓練,例如抬頭、翻身、坐、爬行、四肢運動都訓練不足,對孩子活動範圍限制太多,保護太多,孩子沒有機會來訓練他們的肌肉和動作的靈活性,等到學習需要孩子儘快完成作業、上課注意力集中、管住自己的行動時,孩子就會出現散漫和拖沓。
第二,從大腦和動作的關係來說,大腦負責接受外界資訊,然後整合加工,傳遞到各部門,指揮四肢行動,這個過程需要早期反覆訓練才能形成靈活迅速的反應鏈。而看電視、看書、聽音樂、玩電腦、繪畫、彈琴等室內活動都不是手—腦協調活動,有的缺乏邏輯思維運動,有的缺乏大肌肉的協調活動,所以,儘管有些孩子其他能力都很好,寫作業特別費勁。
有的孩子閱讀沒有問題,就是怕寫,也是這個問題。那麼像打羽毛球、游泳、登山等活動都需要全身肌肉和大腦思維中樞、感覺器官的協調工作,和上課聽講、寫作業所需要的能力是一樣的。
第三,習慣是一種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遵循快樂原則,如果孩子很早就體會了看電視、玩電腦特別輕鬆愉快,比爬山、打球還要輕鬆的話,他們會習慣於選擇在家看電視也不出去玩,所以,家長要在早期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讓孩子喜歡這樣的健康運動,對學習和身體都有好處。
第四,有些活動既有益又不會造成依賴,例如從小讓孩子幹家務、生活自理、游泳、打球、爬山等,這些活動做多了就很累,他們不會幹一天還想幹,而且在運動和勞動時大腦處於休息狀態,運動累了以後很喜歡動腦,精力也集中。
所以那些農村來的孩子從來都會自覺學習。另一個方面,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孩子的自覺性也和家長的教育態度有很大關係。 過分的嚴厲、焦慮和限制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聽話。
-
4 # Nini奶爸育兒記
孩子不愛主動學習,做媽媽的難免會著急,但首先我們要分析孩子為什麼主動不愛學習,是經歷了太多失敗灰心,還是缺乏學習目標、情緒,還是喪失了興趣。
每一個原因都有不同的針對方式,那麼爸媽具體要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給孩子多製造一些成就感孩子若學習成績不好,或者經常因答不上來老師的問題而被罰站,甚至同學的嘲笑,會讓孩子漸漸喪失了自信,對學習也灰心了起來。
一個在學習中承受過太多失敗的孩子,很難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因此,爸媽先找到孩子的都有那一類題目出現了問題。
然而爸媽陪伴孩子研究這些題目,每當孩子學會一道題目,爸媽就要鼓勵孩子。對於孩子來說,很多自信都是來自於鼓勵的。
其次,在教會孩子不擅長的題目同時,也要幫助孩子做好預習,讓孩子學習的課程快人一步,也就避免了回答不上來老師的問題。
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目標給孩子制定的目標並不是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而是給孩子制定一個月之內要背會多少本學期需要背誦的單詞、一個月之內寫多少作文,以及做多少數學大題。
每完成一個目標的時候,爸媽就根據孩子的喜好,給予孩子獎勵。
給孩子營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孩子喪失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由於周邊的環境造成的。就比如很多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己這是在一邊看電視、玩手機或者玩電腦。
有些自制力強的孩子,也許會剋制自己不去分心,但有些自制力差、貪玩的孩子,看到爸媽看電視、玩電腦,自己卻在學習的話,內心就會浮躁起來。
由於被父母所看的電視吸引了注意力,時間久了孩子也就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小了,大多數的經歷全部都轉移到了電視和電子裝置上。
因此,我認為,想要讓孩子主動學習,首先父母就應當以身作則,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爸媽陪在身邊閱讀別的書,當孩子又不會的題時,爸媽再上前輔導。
調整你輔導孩子的態度很多時候由於爸媽輔導孩子的時候態度過於急躁,也導致了孩子漸漸厭倦了學習。
因此,當你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要求,當孩子不理解你的講解時,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
我知道這樣很難,但卻也是作為爸媽需要克服的事情。
回覆列表
1、學習是終生學習,而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沒有孩子不喜歡學習,當孩子看到路上的蚯蚓、草叢的蝸牛,他們滿臉好奇告訴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大人有時候過於冷漠的,學習不一定只有一種形式的。
2、找不到成就感,往往學霸會具有主動學習的品質,因為他找到了快樂,我們可以協助孩子在這個裡面找到自信。
3、興趣的力量,用喜歡的內容讓孩子更願意去探索。
4、家庭的影響,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怎麼不主動學習,本來娃沒這個概念,被你這個標籤一帖,我就不主動吧,學習是件辛苦的事,反而,他偶爾看一次書,你及時鼓勵,說不定更願意看呢。
主動學習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學習的精神,每個孩子都喜歡學習,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要做的是去觀察觀察,孩子感興趣的事,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嗎?而不要糾結於這個結果上。
要堅定的相信沒有孩子不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