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山野夫
-
2 # IT清風哥
高海拔與低海拔均可栽培,產區分佈在安徽,福建,貴陽,山東等等,太子參牛市行情給長期經營商品的,種植的,經營種苗的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
3 # cooman
太子參生於海拔800-2700米的山谷林下陰溼處。
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都有。
阜陽地區位於暖溫帶南緣,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由於阜陽地區南臨淮河,而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因此阜陽地區氣候具有以暖溫帶向北亞熱帶漸變的過渡帶氣候特徵。是適合太子參生長的。
種參的繁育留種:6月初,選擇參地中生長整齊一致、健壯、無病蟲害危害的地塊作留種地。
1. 留種地中有個別病蟲危害的參苗應拔出;儲存:一原地留種儲存,留種的參地在立夏前後的植株生長旺盛時期,按株距30cm、行距40cm開穴套種春大豆,在霜降前後,將其採挖,即可栽種;
2. 二砂藏種參的儲存,在8月份將參地裡的太子參塊根採挖,選取粗壯的種參,直徑>2.0mm的塊根作種用,用溼河砂進行儲存;選擇陰涼、乾淨、清潔、無汙染、不易被人、禽畜破壞的環境條件作塊根貯藏地;
3. 按砂與種參為3∶1進行儲存,即底層鋪一層約5cm厚的河砂,再把種參均勻地捕撒在河砂上,蓋一層河砂厚約5cm,以此類推可鋪4~5層即可;一般1 個月檢查1~2次即可,在霜降前後取出種參即可種植。
-
4 # 廣東啊榮
生於海拔800-2700米的山谷林下陰溼處。對於重黏土以及低窪積水地都不宜種植。
太子參的繁殖方法有塊根繁殖和種子繁殖,而種子繁殖的收穫時間也要晚一年,所以一般不採用。選擇植株生長健壯的地塊,留於地中,4-5月在行間套種蔬菜或豆類、中草藥草決明等,夏季炎熱的氣候,套種作物正是生長旺盛時期,給太子參起遮蔭作用,並能降低地溫,使太子參安全度夏。秋季選芽頭完整、體肥大整齊塊根作種。栽種太子參的時候需要注意不宜太深或太淺,都是會對它的生長髮育產生影響的。
-
5 # 張素紅154
太子參在平原,丘陵,山地都能種植,耐旱,沙土地更好,結出的莖塊光滑,挖溝起壟更好。
太子參適合海撥多高種植,這個好像沒有限制,怎麼講,有土有水的地方都能種植,種植時間一般在10月份到11月份之間,可根據當地氣候而定,想種植太子參可以。
-
6 # 路兮農業
種植太子參跟其他作物不一樣,它對於海拔有要求,海拔太高或者太低都有一定的影響,那到底多少海拔適合太子參生長呢?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太子參
什麼是太子參?太子參是人身的一種,大家都知道人參有大補的作用,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是人參也分品種,這種太子參因為莖塊比較小,所以也叫做童參,孩兒參。它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但是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太子參的品質也不同。
種植太子參,多高的海拔比較合適有專業人士做過實驗,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種植同樣品種的太子參,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高海拔對於太子參的品質,株數等都有影響。高海拔環境會讓太子參根系更加發達,枝繁葉茂,最主要是的是他們發現,高海拔地區種植的太子參總皂鹼的含量明顯高於普通海拔的太子參。所以海拔高度對太子參還是有影響的。雖然有影響,但不是說常規海拔地區或者低海拔地區就不能種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太子參。但是最佳的海拔高度是500-1200米左右。
種植太子參效益怎麼樣?太子參種植,目前在全國規模化種植不多,但是規模化種植是一種趨勢。常規地區太子參的產量在200公斤/畝,按照市場每公斤10塊錢來計算,一畝地能賣2000塊錢。太子參朱啊喲用作中藥材,價格又波動,這裡只是大致算一下收入,如果價格高的話,一畝地能收入2500塊左右。比一般的糧食作物好很多,如果我們種小麥,一畝地大概就800塊錢的收入,相比而言還是不錯的,所以有不少的農戶開始種植太子參。
目前太子參種植規模最大的地方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這裡的太子參每年產量佔據全國太子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品質極佳。
如果海拔適合的話,可以考慮種植太子參。
回覆列表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高15-20釐米,塊根長紡錘形,白色,稍帶灰黃。莖直立,單生,被2列短毛。莖下部葉常1-2對,葉片倒披針形,頂端鈍尖,基部漸狹呈長柄狀,上部葉2-3對,葉片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6釐米。太子參喜歡生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怕高溫,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藥材主產於福建、貴州、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目前已被衛生部確定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
一、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20釐米。塊根長紡錘形, 白色,稍帶灰黃。莖直立,單生,被2列短毛。莖下部葉常1-2對,葉片倒披針形,頂端鈍尖,基部漸狹呈長柄狀,上部葉2-3對,葉片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6釐米,寬2-17 (-20) 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無毛,下面沿脈疏生柔毛。開花受精花1-3朵,腋生或呈聚傘花序;花梗長1-2釐米,有時長達4釐米,被短柔毛;萼片5,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外面及邊緣疏生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或倒卵形,長7-8毫米,頂端2淺裂;雄蕊10,短於花瓣;子房卵形,花柱3,微長於雄蕊;柱頭頭狀。閉花受精花具短梗;萼片疏生多細胞毛。蒴果寬卵形,含少數種子,頂端不裂或3瓣裂;種子褐色,扁圓形,長約1.5毫米,具疣狀凸起。花期4-7月,果期7-8月。
二、分佈情況
太子參為石竹科太子參屬植物,該屬全世界約有10種,分佈於亞洲東部,中國有10種,主要分佈於青藏高、中南、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
三、生長環境
喜歡生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怕高溫,30℃以上生長髮育停止。怕強光暴曬,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較耐寒。在-17℃能安全越冬。低溫條件下也能發芽、生根。在陰溼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疏鬆、含有豐富腐殖質土壤,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低澇地、黏壤、土質堅實、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質少。瘠薄的土壤生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