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走遍赤峰

    蒙古族也被成為“馬背上的民族”,而蒙古族人民為了保證體力,所食用的的食物也比較獨特。

    手把肉

    手把肉,就是挑選膘肥體壯的羊,現場宰殺,直接扒皮入鍋並放入鹽或者其他一些簡單的佐料,進行蒸煮,因為羊肉塊大用刀叉或者筷子吃起來十分不易,所以一般都是直接用一手抓,一手拿著刀切,把羊骨頭上的肉吃得乾乾淨淨。手把肉脂肪養分及熱量很高,吃手把肉也正是符合蒙古遊牧民族的這個特色。

    羊盤腸

    羊盤腸是將殺羊的血,加入蔥薑蒜等佐料,灌入羊腸內煮熟。羊盤腸做法原始,但口感醇厚,是蒙餐不可缺少的代表之一,因為羊腸細而長,煮熟之後只能盤廠圓圈狀,所以得名“羊盤腸”。

    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蒙古語稱“蘇臺茄” ,是蒙古族特色的一種奶製品。由磚茶煮成並帶有鹹味(現在市場上所流行的部分蒙古奶茶味道略甜,這種均不是正宗的蒙古奶茶)喝此種奶茶是蒙古族的傳統飲食習俗。除了解渴外,也是補充人體營養的一種主要方法。

    蒙古果子

    蒙古果子是將奶皮切碎,和麵粉混到一起揉成麵糰,把麵糰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二十分鐘(醒面),然後把麵糰擀成一大張 在切成五釐米左右的一大條, 豎切成小條。用刀在每一條的中間劃一個小口。鍋裡放油,炸至金黃,即可出鍋。

  • 2 # 蒙小A生活記

    說起蒙餐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烤全羊,手把肉,奶茶鍋、各種奶食。是的,這些確實是蒙餐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可能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會說蒙餐就是比較壯觀,視覺體驗很高,但是不怎麼實用。多數人也都是隻知道名字,並沒有真正的品嚐過蒙餐。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內蒙古的蒙餐吧。

    蒙餐作為蒙古族千百年來發展而來的特色飲食,是內蒙古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隨著內蒙古經濟社會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的推廣,而且相關部門還要把蒙餐打造成中國的第九大菜系。近日在呼和浩特舉辦的美食節上就主要推廣介紹蒙餐,思路想法是好的,但是我們的蒙餐在除內蒙古外,認識度,接受度並不是很高啊。現在是個營銷的時代,有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營銷。推廣蒙餐是我們內蒙古必走的路,但是蒙餐還沒有真正的走上百姓的餐桌上。有人可能會說貴,但是重慶火鍋也貴啊,為啥它的認可度接受度那麼高呢?我覺得是它在發揚本身的特點外還能抓住一些人的共性,比如說麻辣是它的特性,吃飯氣氛熱鬧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前者就是它本身的特點,後者就是抓住了人們吃飯喜歡氣氛熱鬧這一共性,所以它能在全國推廣開來,當然原因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可以從中借鑑經驗來推廣蒙餐,那就是在發揚自身特點的條件下,我們的蒙餐能滿足人們的哪些共性需求呢?這是我們每個蒙餐推廣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 3 # 輝之道

    說起蒙餐肯定會想到烤全羊,手把肉,奶茶,各種奶製品和牛羊肉菜品!

    烤全羊

    烤羊腿

    烤羊腿是塞外牧民的傳統美食,烤羊腿時先用鹽和花椒水醃製半個小時,在烤盤裡加上八角,桂皮,草果,姜,特製醬料,放入羊腿上,再配以洋蔥,番茄,芹菜等佐料,放入烤箱中,二小時後即可出爐食用!

    手扒肉

    蒙古人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顧名思義,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的傳統美食,也是牧民家的家常便飯。手扒肉的做法就是把一年生的嫩羊放入大鍋裡,不放鹽和調料,用清水煮熟。食用時用刀子剃下羊肉,蘸著料汁吃!

    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用料簡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用茶磚放入水中煮沸後,待茶水顏色變深後撈出茶葉,放入鮮牛奶,牛奶的多少根據個人口味決定。再放入適量的鹽和炒米,奶茶就算做好了!

  • 4 # 夕陽下的麥田泛著金光

    1、馬奶酒,有獨特的醇香、豐富的營養和神奇的療效而著稱。馬奶酒酒精度不高,牧民們用它來熱情款待遠方的客人!

    2、手把肉,選肥嫩的羊肉,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3、烤全羊,醃製好之後捆綁在烤架上,加上大蔥、大姜、孜然、鹽、味精、雞精粉等烤制而成!著實一道美食~

  • 5 # 大食代

    蒙古飲食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我記得我看到過15世紀的歐洲畫家還根據馬可波羅的記載,描繪蒙古大汗及其妻子們在宮廷宴飲馬可波羅及其父親叔叔三人的場景繪畫,足見蒙古美食傳播之久,傳播之遠。

    我在上個月還在內蒙古烏審旗參加了世界烤全牛大會,品嚐了烤全牛和烤全羊,我想牛羊肉是蒙餐最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當然黑色忽迷思——馬奶酒,那也是蒙餐不可或缺的酒精性飲料。

    1、烤全牛。烤全牛技藝是不是隻有蒙餐才有呢,這也不盡然。在世界烤全牛大會上,來自俄羅斯、塔吉克、約旦、法國等國的廚師就展示了本國的烤全牛技藝,儘管他們現在多數應用現代烤箱來進行烹飪烤制,但是也同樣有類似我們蒙餐透過挖饢坑來烤制全牛的技藝。如下圖:

    當然,烤制烤全牛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比如來自阿拉伯世界的烤全牛大師一則需要自己殺牛,二則他習慣於全牛表面塗抹酸奶,然後錫箔紙包裹,這樣可以保障全牛表面肉質的金黃滑嫩,還不被火力破壞。這些細小的烹調技藝,也值得蒙餐學習。

    2、烤全羊則相對便於操作很多,因為全羊的個頭較小,比較好處理。在饢坑中,一次烤制三隻小羊是沒有問題的,那個味道,相當好,而且成色金黃,非常地道。

    這是烏審旗大草原上新鮮出爐的烤全羊,讓你看看美不美。

    食用牛羊肉是蒙餐熱情好客的象徵,也是一餐必不可少的主食,燒好的牛羊肉,裝盤到大圓桌上,分享給親朋好友,好不快樂。這種肉食的分享,已經成為遊牧民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許,寬闊的大草原早就的寬闊胸懷,就跟蒙餐一樣,可以兼收幷蓄,取長補短。

    越是地方的才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蒙餐應繼續打造牛羊肉產業,特別是在美食烹飪技藝與品牌創新方面,還應繼續走出自己獨特的路子。當然,作為蒙餐,想讓外地朋友一提及蒙餐就想起什麼,還應不斷創新菜品,改變牛羊肉菜餚浪費的問題。

    畢竟,在我的內蒙考察中,發現多數情況,民風淳樸的同時,浪費問題不小。熱情好客未必一定是全牛全羊,羊肉可以取食一部分,儲存一部分,甚至是根據人數多少,制定不同的烹飪方案,避免大量珍貴的牛羊肉食材浪費在餐桌上——浪費是對美食最大的不敬。少量分食,多餐多品種,我想這是未來蒙餐能夠讓人更加記憶猶新的新內容。作為生活在內蒙的你,對於蒙餐的發展又有什麼樣的好建議呢?請你提出來,也許下次重要的產業發展大會上,我可以代你向決策部門提出這些好建議喔。

    ——周博士,飲食文化研究專家,浙江高校青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機灌漿料施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