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翁啟宇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對歷史發展程序有非常大的影響,也正是地理上的隔絕將人類文明分割開來,使不同的地理區域形成不同的文明體系。

    地球上的陸地分為亞洲(亞細亞洲)、歐洲(歐羅巴洲)、非洲(阿非利加洲)、北美洲(北亞美利加洲)、南美洲(南亞美利加洲)、大洋洲、南極洲這七大洲。 其中亞洲、歐洲和非洲聯成一體被稱為舊大陸,北美洲和南美洲聯成一體被稱為新大陸。之所以稱亞歐非為舊大陸,南北美洲為新大陸,是因為是亞歐非大陸上的居民發現並征服了美洲大陸,而非相反。與亞歐非大陸相比,美洲大陸不僅面積要小得多,而且其南北狹長的地形使其不能像亞歐非大陸那樣交流方便,因此在海洋時代到來之前,美洲大陸的文明要遠遠落後於亞歐非大陸的文明。至於世界的孤島大洋洲、荒無人煙的南極洲更是被排除在古代文明史之外。因此亞歐非大陸上的文明史將是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世界古代史的重點。

    亞歐非大陸在地理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分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亞歐大陸—北非地區,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之所以將北非與非洲其他地區分割開來,是因為在歷史上北非與亞歐大陸的聯絡,遠要比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聯絡要緊密得多。撒哈拉沙漠這一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南部非洲缺乏海灣及內海、過於平直的海岸線,以及熱帶疾病和複雜的非洲內陸地形,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與非洲北部地區分隔開來。北非地區自古以來與亞歐地區聯成一體,其地主要人種為白種人,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則是黑種人的世界,故而又被稱為“黑非洲”。

    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大陸,其面積超過5000多萬平方公里,佔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人口更是約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1900年以前),而且比起南北走向的美洲大陸與非洲大陸,東西走向的亞歐大陸由於地理氣候等因素更有利於農作物、商品、技術和文化的傳播,這使得亞歐大陸上的民族彼此之間都能更快獲取鄰近民族的文明成果。因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這裡一直是世界歷史的核心地區。

    亞歐大陸的地勢四周低,中部高,全洲的中心是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中國和阿富汗三國的帕米爾高原。帕米爾在塔吉克語是“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其平均海拔比青藏高原還高,中國古代稱之為蔥嶺,也有學者考證得出中國傳說中的天柱不周山就是帕米爾高原。

    雪峰林立、高聳入雲的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是地球上兩條巨大山帶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帶和帕米爾-楚科奇山帶)的山結,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彙集處。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喀喇崑崙山脈等一系列高大山脈,將亞洲分割成東亞、南亞、西亞、中亞等地區,使這些地區形成不同的文明體系。其中帕米爾高原以東是以中國文明為中心的東亞地區,以西是深受中東文明影響的西亞與中亞地區,從帕米爾高原衍生出的喜馬拉雅山脈與興都庫什山脈則將以印度文明為中心的南亞地區,分別與東亞和西亞分割開來。而中國、中東、印度也正是亞洲文明的三大發源地。

    歐洲與亞洲同屬亞歐大陸,共處在亞歐板塊上,卻被分為兩個大洲,但無論是從地理還是歷史的角度,直接將亞歐大陸劃分為亞洲與歐洲兩大區域是不行的。在地圖上可以直接看出,歐洲其實是亞洲伸向海洋的一個半島,其面積不到亞洲的四分之一,歐洲東部和亞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其平均海拔與通常水深分別僅為500米—1200米和3—4米,其所能造成的地理隔絕遠不能與高聳入雲的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等西亞、東亞、南亞的分界線相提並論。至於亞洲西部與歐洲的分界線博斯普魯斯海峽更是亞歐大陸上的交通要道,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不僅屬於同一個國家,也屬於同一個城市——伊斯坦布林,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跨越兩座大洲的都市。事實上歐洲與中西亞地區在歷史上的聯絡,也遠比中西亞與東亞地區的聯絡更緊密。

    正如亞洲文明不能等同於東方文明一樣,西方文明也不能等同於歐洲文明,因為西方文明不僅其最初的源頭是在西亞北非地區,而且構成西方文明的諸多要素,比如基督教、自然哲學、歐式幾何等也都來自這裡。雖然如今西亞北非與歐洲分屬中東與西方兩大不同的文明體系,但在歷史上西亞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共同組成了古典時代的西方文明,至於西方文明退出西亞更是要等到中世紀末期。在古代史中,同在地中海沿岸的西亞、北非、歐洲雖分屬三洲,但三者又構成統一的整體,而近代史中將歐洲文明與亞非文明劃分開來,則是建立在近代歐洲崛起,乃至西方人“歐洲中心論”的視角上。西方人最初按照距離西歐地理位置的遠近將東方劃分成:近東(東南歐巴爾幹與東地中海沿岸的亞非國家),中東(伊朗等西亞腹地國家),遠東(中國、日本等亞洲東部地區)。而所謂的近東最初還包括希臘在內的巴爾幹半島上的歐洲國家,希臘也曾被西歐人視為東方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近東的希臘與遠東的中國能歸屬同一個東方文明體系。如今近東一詞基本不再使用,原屬近東的希臘等巴爾幹半島國家已被歸入西方,而近東的地中海沿岸的西亞和北非國家則劃歸中東。但正如不能脫離曾經的“東方國家”希臘來談論西方文明一樣,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段裡,也不能脫離西亞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地區來論述西方文明,更不能將歐洲文明視為可與亞洲文明並立的兩大文明區域,而是應當將亞歐大陸劃分為以中東文明為中心的西亞北非地區、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歐洲地區、以中國文明為中心的東亞地區、以印度文明為中心的南亞地區、以及深受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影響的東南亞地區,還有以遊牧文明為主的亞歐大陸中部草原區域這六大歷史文明區域,而人類的古代文明史大體上就是這六大文明區域的發展、演變、交流與碰撞的歷史。

    獵物豐富的非洲大草原

    至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雖然在人類文明史上並不佔有突出地位,但在採集、狩獵時代,非洲大草原擁有人類最理想的生活環境,那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很容易獲取足夠的動物和植物果實作為食物,即使缺衣少穿,也無生存之憂,直到今天非洲仍然是狩獵者的天堂,開闊平坦的大草原也便於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居民的交流。可以說在農業革命之前,非洲大草原在人類史上的地位,堪比亞歐大陸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地位。正如美洲大陸相對於亞歐大陸是所謂的“新大陸”,在人類史的初期,亞歐大陸也是相對於非洲大陸的“新大陸”,人類歷史將從最早的“舊大陸”非洲開始。

  • 2 # 大槐樹下講故事

    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人類文明起源於四大文明古國。第一,古巴比倫,位於西亞兩河流域,在今天伊拉克境內,大約公元前5800年,最早的開拓者——蘇美爾人。後來,亡於古雅利安人的暴力。

    第二,古埃及,位於非洲尼羅河流域,在今天埃及境內,大約公元前5500年前,古埃及人為其始作俑者。最後,亡於古雅利安人的滲透。

    第三,古印度,位於南亞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其中,印度河文明大約公元前2500年,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境內,達羅毗荼人。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雅利安人入侵,在恆河流域建立新文明,從此,印度開始信仰婆羅門教。

    第四,古中國,發源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其文明可以上溯到大約7000年前的伏羲女媧時代,在今天新中國境內。另外,中華文明是今天全世界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

    今天,新中國猶如一棵再逢春的千年古樹,綠意盎然,一片生機……除此之外,還有美洲的瑪雅文明,歐洲的愛琴海文明,以及人類最古老的非洲原始文明……

    經過幾千年的演化,今天世界比較強盛的現代文明主要還有七個世界。其中,最強大的有三個世界,第一,基督世界。第二,中華世界。第三,伊斯蘭世界。其餘世界則略顯弱勢,例如,印度世界,日本世界,南美世界,非洲世界……這裡的“世界”指民族,歷史,文化和文明的綜合體。

  • 3 # 虛偽是真誠媽

    有幾個問題,

    文明的精髓是什麼?

    文明是會繼承下去的嗎?

    文明是如何被傳承的?

    文明在什麼條件下會消失?

    各大文明的傳承特點是什麼?

    什麼樣的文明是適合全人類的?

    研究過後你會發現,湯因比先生說:“中華文明將引領全球!”是有充分根據的。

  • 4 # 牛哥農夫

    人類在歷史上產生了多種文明:中華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希臘文明、埃及文明等。但只有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經久不息,推陳出新,一浪高過一浪。古代文明之所以被地域所阻,無法正常交流。但隨著人類文明已經處在網際網路時代,文明的交流、融合已經沒有障礙。未來,必是各文明長期融合、發展的新時期。同時,只有互相尊重、學習才可得到可持續的發展,那種鼓吹文明相互鬥爭,爭論文明的優劣的人必被人類所遺棄。

  • 5 # 使用者29中大獎

    三大文明區:1.西方文明區,2.伊斯蘭文明區,3.中華文明區。對此話題有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上網上百度去搜索一下子,就知道了解三大文明區域所包括的哪些個國家了,那裡有更多的知識等待著你去了解呢。

  • 6 # 南榮姬

    我以班門弄斧之技表演一回:最早的文明始於公元前35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創造了楔形文字,從而誕生了巴比倫文明。派生出漢謨拉比法典。此屬人類首創文明。接著就是埃及文明,以金字塔為標記的發達文明建築工程,直到現在尚未破譯其中奧祕。猶太文明與希臘文明對後世影響深遠。再是古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對亞洲東南地區影響兩三千年。美洲的瑪雅文明非常先進,但是後世失傳。上述屬於地區性文明。還有宗教文明,比如遠古時代有猶太教《舊約》,希臘古神廟。後來的基督教文明廣泛影響著世界。造就了羅馬大帝國。另一世界宗教伊斯蘭教有基督教的同等影響,造就了奧斯曼帝國。最後就是佛教,其廣度深度不及上述二大世界名教。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立場考察人類歷史,可劃分為原始社會文明,奴隸制文明,封建帝制文明,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直到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大同世界六個階段。

  • 7 # 江南品古

    文明體系大概分四種,中國文明體系,印度文明體系,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體系,阿拉伯文明體系。

    中國有文字記載歷史三千五百年,儒家文化體系兩千年,影響力遍及東亞地區。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相得益彰,與儒家文化共同映襯中國文化的偉大。

    印度有起源於印度河和恆河的特殊文明體系,更有印度教、佛教、婆羅門等等宗教起源於印度。佛教影響東亞和東南亞,印度教成為單一國家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又是世界人口第三的宗教。

    古希臘愛琴海文明是歐洲最早的文明,古羅馬全盤接受了希臘文明,並且發揚光大,成為整個歐洲的文明起源。

    阿拉伯文明體系最早追溯到兩河流域的諸多城邦,後來伊斯蘭教替代了中東的文明,形成了阿拉伯文明體系。

  • 8 # 雲行筆記

    與其說人類歷史可以劃分為幾大文明體系,不如再深入地思考一下,人類曾經的那些文明,對當今的世界有什麼影響。任何一個文明在它的演變中,都像我們個人一樣,有著出生、成長、壯大、強盛、衰落、死亡的過程。文明和文明之間也有著接觸、交流、擠壓、衝突、破碎、融合的過程。我們放眼這個地球上,這多宗教、民族、國家,或可用歷史縱深眼光來看,它們不過是曾經的文明遺落在當地的一地碎片罷了。

    一、 人類歷史文明的劃分

    言歸正傳,簡要地說說歷史上的幾大文明體系,但現在你所見的文明,也不是一起產生的,它們是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發展成果,那麼我們就用時間軸來給它們劃分下階段吧。

    1、古國時期

    四大文明古國即是這個時期,它們區域內的國家多有更迭,但區域大體固定,文明間的地域相互沒有接觸,我們可以以地域來劃分,古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古中國,它們都是原生文明,都有自己獨創的象形文字。

    2、帝國時期

    這一時期高加索一帶崛起的雅利安人,瘋狂剿滅了除古中國以外的剩下三個原生文明,而後誕生愛琴海文明、波斯文明和被雅利安人征服的種姓制度的印度文明。雅利安人建立的這些文明,都是次生文明,他們沒有很好地學習吸收,所佔領的原生文明區域裡的象形文字,而是以簡單的字母文字進行書寫交流。

    愛琴海文明衰落後,古羅馬文明接過了文明的接力棒,它可以說是愛琴海文明的延續,或可以說是它只是吞噬了希臘文化,但沒有消化掉它,我們不妨叫它希臘-羅馬文明。

    這一時期,古中國所在的華夏農耕文明依舊存在,屹立不倒。

    而不論是亞洲還是歐洲,北方寒帶地區的遊牧文明,一直純在著。

    3、宗教時期

    公元前1000年,猶太教產生,它對人類宗教的啟迪是巨大的,這之後三大宗教相繼產生,它們分別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產生於印度,並在阿育王時期蔚為大觀,但佛教最終沒能戰勝本土的種姓制度,被排擠出了印度,但佛教對東南亞國家、中亞和華夏文明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可以把這些區域裡曾經信奉佛教的國家統稱為佛教文明。

    華夏文明很特殊,它吸收和改造了佛教,但我們不能稱中華為佛教國家,我們也不能無視佛教對中華的影像。所以如果對華夏文明做個時期劃分的話,不妨分為,華夏文明和佛教傳入後的華夏文明。

    基督教文明最終是取代了古羅馬文明的存在,由於古羅馬帝國內,希臘文明的強大,順勢將古羅馬帝國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同時,也把基督教分為了東正教文明和天主教文明,即便最後兩個羅馬帝國都消失了,這兩個基督教文明依舊存在,影響至今。

    北方的遊牧文明一直沒有停下對農耕區域文明的襲擾和打擊,面對這樣的打擊,華夏農耕文明逐漸地吸收了這些南下的遊牧部落,把他們由遊牧轉化成了農耕。歐洲的方式其實也差不多,最終北方來的蠻族,都皈依了基督教。

    基督教,準確的說是東正教文明與遊牧文明最後的碰撞,在蒙古帝國時期。蒙古軍隊打到了東歐,但蒙古帝國的宗教是原始的,統治是短暫,但影響確是巨大的。它巨大影響的表現就是,東正教的俄羅斯,對蒙古帝國的反噬,佔領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並與華夏文明有了接觸,這種接觸直到清末和民國種種中俄中蘇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署後,才結束。

    伊斯蘭教文明是伴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強大而強大的,阿拉伯帝中國產生於中東,最終佔領地中海南岸的北非,直到西班牙,阿拉伯軍隊走到哪裡,伊斯蘭教也順勢傳播哪裡。阿拉伯帝國東進中亞地區,驅逐了那裡的佛教文明,並擊敗了唐朝的軍隊,華夏文明就此再沒越過帕米爾高原。

    5、其他地區文明

    美洲非洲相對於歐亞大陸的文明勢力角逐的激烈程度,那就要小的多的多,因而它們的文明倒是相對獨立,且壽命長久。比如美洲的印第安文明,比如非洲的種種文明,比如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文明。

    6、工業文明時期

    以上綜述的所有文明,都應歸納進農業文明裡。在工業文明的堅船利炮打擊下,所有的農業文明都是弱不禁風的。

    這種全球化的工業文明發源於西歐,我們可以稱之為西方文明,它延續於歐洲的基督教文明,但顯然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壯大,宗教的外衣已經包裹不住它了。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的標準體系裡,西方文明還佔有著很大的話語權的。

    工業文明,促進了全球化,城市大量的出現,而對於城市的基層民眾和更廣闊區域裡的鄉村,被一次次打擊破碎了的區域文明,依舊以不同碎片的形式存在著。這或就是我們常看到的,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城市生活裡,有著極強的相似性,那是工業文明的表現所在。但也會有存有巨大的文化差異,那就是那個地區歷史上的不同文明的碎片所在,也可稱之為那個地方的特色所在。

    舉個例子,伊朗,伊朗也是需要執行工業時代的各種全球化的標準的,他們也要追求全球化的生活,那是工業文明的體現。但伊朗也是伊斯蘭教為文化主宰的地區,而同樣是阿拉伯文化的一部分,他們還高舉著更古老的波斯文化的大旗,在中東區域裡獨領風騷。

    二、 文明的區隔

    對於文明的區隔,也不能一概而論的,不同時期阻礙文明發展的主要方式也是不同的。

    1、 古國時期

    這一時期文明初創,人類移動的能力有限,文明的範圍也基本上在大河流域的周邊,沙漠、高山等地理上的險阻,成為了文明間的巨大障礙。

    2、 帝國時期

    這一時期,由於對於商業和軍事利益的角逐,人類跨越地理障礙來開疆擴土和相互征服,建立了許多大的帝國。但過度的軍事佔領,往往也會給後期的統治管理造成麻煩,一句話就是交通通訊能力達不到,上層的政令幾個月到不了邊疆的話,那這樣的統治就形同虛設,往往這樣的帝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如亞歷山大帝國。

    所以這個時期的文明區隔,還應理解為地理的限制。

    3、 宗教時期

    宗教的發明,並被利用到國家管理中,是文明的一次巨大的飛躍。從此文明突破了地理的區隔。宗教隨著軍事探索而延申,但隨著帝國的崩潰,宗教往往又能在當地保留和延續下了文明的火種,如基督教文明對古羅馬帝國的保留和延續,伊斯蘭教文明對阿拉伯帝國的保留和延續。

    這一時期的文明突破了地理障礙,大的文明相互接壤,文明的界限往往是宗教人口。

    而對於軍事佔領者來講,與跨越高山相比,更改人民的信仰或更難,所以這一時期的戰爭,都可稱為宗教戰爭。戰爭的性質也更為殘酷,往往會伴隨著驅逐和圖傻yi1教人口,你去想想十字軍東征和襠衛軍就可以啦。

    4、 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促進了全球化,促進了各地區文化的交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面貌。但歷史遺留的文明碎片,也是各個地區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遺產,甚至許多地區還有著很濃厚的文化氛圍。如何在保護好歷史的前提下,跟上時代的發展,我估計是這個地球上所有古老文明,都要面臨著的一個共同嚴峻的課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