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周禮》-管制禮法匯粹、名物典章之全書 《周禮》又名《周官》、《周官經》,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之一,為周代職官禮法、物名制度彙編。中國古代社會所設定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其職權劃分、官職職能等,就是由周禮模式脫胎出來的。名物制度也多源於周禮。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馬 秋官司寇 冬官考工記 《周禮》 中國周代後期根據周王朝系統曾有過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設官分職的書。漢代原稱《周官》,又稱《周官經》。西漢末劉歆始稱《周禮》。全書6篇,分載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稱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宮中事項,有屬官63;地官司徒,稱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內人民教養,有屬官78;春官宗伯,稱為禮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屬官70;夏官司馬,稱為政官,管理軍制、步騎、兵甲、交通及各方諸侯有關事項,有屬官69;秋官司寇,稱為刑官,管理刑獄、司法政務,兼掌禮賓等,有屬官66;冬官司空,稱為事官,管理工程建設兼及溝洫、土地、水利等,這一部分在漢代發現時已缺,當時取《考工記》抵充,有屬官30。舊時常約言共有官360,實為376,每一官職皆有不少屬員,合計數萬人。《周禮》以官制的職掌聯絡各種制度,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組織民戶,廣徵貢賦,充實府庫,為治理統一的大國提供設計藍圖。這部書原是先秦舊籍。鄭玄以為該書“乃周公致太平之跡”,遂被認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於世。唐賈公彥撰《周禮義疏》42卷,至宋時與鄭注合刻為《周禮註疏》。清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徵引繁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周禮 《周禮》-管制禮法匯粹、名物典章之全書 《周禮》又名《周官》、《周官經》,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之一,為周代職官禮法、物名制度彙編。中國古代社會所設定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其職權劃分、官職職能等,就是由周禮模式脫胎出來的。名物制度也多源於周禮。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馬 秋官司寇 冬官考工記 《周禮》 中國周代後期根據周王朝系統曾有過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設官分職的書。漢代原稱《周官》,又稱《周官經》。西漢末劉歆始稱《周禮》。全書6篇,分載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稱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宮中事項,有屬官63;地官司徒,稱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內人民教養,有屬官78;春官宗伯,稱為禮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屬官70;夏官司馬,稱為政官,管理軍制、步騎、兵甲、交通及各方諸侯有關事項,有屬官69;秋官司寇,稱為刑官,管理刑獄、司法政務,兼掌禮賓等,有屬官66;冬官司空,稱為事官,管理工程建設兼及溝洫、土地、水利等,這一部分在漢代發現時已缺,當時取《考工記》抵充,有屬官30。舊時常約言共有官360,實為376,每一官職皆有不少屬員,合計數萬人。《周禮》以官制的職掌聯絡各種制度,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組織民戶,廣徵貢賦,充實府庫,為治理統一的大國提供設計藍圖。這部書原是先秦舊籍。鄭玄以為該書“乃周公致太平之跡”,遂被認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於世。唐賈公彥撰《周禮義疏》42卷,至宋時與鄭注合刻為《周禮註疏》。清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徵引繁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