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霽視角

    1873年,同治帝親政,慈禧想要修繕頤和園,作為自己退居後宮頤養天年的居所,卻遭到了醇親王奕譞、恭親王奕訢、李鴻章等大臣的極力反對,1885年,慈禧再次提出想要修繕頤和園,這次卻得到了奕譞、李鴻章的支援,前後反差這麼大,這是為什麼呢?

    頤和園十七孔橋

    此時正值光緒親政的關鍵時期,奕譞深知慈禧專權多年,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都長期作為兒皇帝,更何況光緒。此時慈禧最大的願望就是修頤和園,他也擔心兒子光緒一輩子都是兒皇帝,也擔心自己不慎惹怒慈禧,招致更大的禍患。

    奕譞知道慈禧既想要買軍艦,又想要修頤和園的兩個心病,他自己也有既要保兒子,又要保自己的心病,於是他最終選擇用海軍軍費作為協調利益的粘合劑,挪一部分錢修園子,讓慈禧住進去頤養天年,不但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還可以讓光緒順利親政掌權。

    所以奕譞出任總理海軍事務大臣時,最大的心願並不是建設海軍,而是如何使光緒平安掌權,海軍不過是他完成這一願意的一個平臺。

    而李鴻章為籌建北洋海軍,奔走數十年,海防分割槽、艦船配製、港口泊位、炮臺船塢、官兵俸餉、經費籌措等事,他都親自參與謀劃,一個將北洋水師視為私產的人,為什麼卻也參加到了挪用軍費的行列?

    李鴻章

    李鴻章身為洋務大臣,興辦洋務多年,在朝中政敵很多,自從恭親王失勢以後,李鴻章就失去了依靠。此時光緒生父醇親奕譞王入主海軍,而且光緒親政在即,李鴻章不得不開始找新的靠山,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醇親王,加入了挪用軍費的行列。

    兩人各懷鬼胎,奕譞想用海軍軍費換取光緒的順利親政,李鴻章想借海軍重新獲得庇廕。1888年醇親王以萬壽山工程款不夠為由,要李鴻章以海軍的名義從各地籌款,最後籌到260萬兩,用利息供慈禧修園,從此李鴻章完全加入到了挪款修園的行列。

    醇親王奕譞

    李鴻章一個危險意識很強的人,他最先提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裡以外,日本則近在戶闥,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大患”,目標明確,警惕性高。但隨著“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的到來,以及北洋海軍成軍,作為中國近代海軍創始人的李鴻章,也在一片誇讚聲中開始飄飄然。

    早年的李鴻章對日本高度警惕,到了晚年卻也昏庸和麻木,他認為以北洋艦隊的能力,攻擊他國力量可能不足,但是自守完全沒有問題,並不需要再投入一分錢軍力了。豐島海戰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要求配置速射炮,需銀60多萬兩,李鴻章聲稱沒有錢,直到北洋艦隊在黃海海戰中戰敗,他才上奏說明上次籌款的情況:“匯豐銀行存銀1072900兩,德華銀行存銀44萬兩,怡和洋行存銀559600兩,開平礦務局領存527500兩,總計260萬兩。

    致遠艦

    當初挖空心思為海軍籌措經費的人,最終同樣挖空心思“變通”挪用了海軍經費,北洋海軍的軍費到底被挪用了多少,一直以來都是一筆糊塗賬。與其說是慈禧挪用的,不如說是醇親王、李鴻章等海軍主持者拱手讓出去的。

    慈禧太后

    人們指責慈禧用海軍的錢修園子,滿足自己的私慾,卻忘記了醇親王奕譞、李鴻章也是為了自己的私慾,用滿足慈禧願意的方法,實現自己的心願。

  • 2 # 00Answer008

    現在人為李鴻章洗白的太厲害了,在我看來他和慈禧實際上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不能壞事就給慈禧背鍋,好事就是李鴻章的深謀遠慮,實際上他們彼此依存。不可否認,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他屬於華人中最優秀的那批人,但是缺乏真正破舊迎新的勇氣和能力,把簽訂賣國條約的罪惡全推給他肯定不對,但在我看來他遠遠比不上為戊戌變法流血犧牲的譚嗣同!

  • 3 # 亮羽飛雲99

    李鴻章挪用軍費修頤和園,討好慈禧,拍慈禧馬屁。在李鴻章來說,沒有什麼比討好慈禧的事更大了。艦隊缺彈少訓又如何?可以甩鍋戶部,是戶部沒有撥款給北洋艦隊。而作為戶部,今年錢撥出,北洋水軍佔了大清朝撥出80%,那裡還有錢,其它軍隊還過不過。戰敗了,賠款,大清還在,太后在,李中堂在,照樣亨樂。若不修頤和園,太后不高興,李中堂地位可不保,所以在選擇討後慈禧太后還是充實軍備,李中堂選擇討好慈禧太后。

  • 4 # 浣熊哥

    先說結論北洋艦隊從開始建立就是錯誤的,李鴻章不願意出錢建設海防反而投錢過大壽修頤和園也是有道理的。我們之所以說李鴻章是屈辱的外交官,這是基於當前新中國國力強盛的基礎上,弱國無外交多麼簡單的道理,李鴻章是個補鍋匠。就算是強大的北洋,國民政府一樣都有屈辱的時代。所以說再那個風雨交加的亂世,對於貧弱的大清來說有他李鴻章甚幸。那個年代列強瓜分天下,根本不給大清任何發展機會,所以想逆襲成功基本沒戲。首先,慈禧是李鴻章直接上司,李鴻章再牛,也必須得聽慈禧話,跟上級搞好關係這是生存的不二法門。慈禧太后60大壽算是一個接觸提升關係的好機會。但凡有一點正常的人都會這麼做。也唯有這樣才能獲得信任才有官帽子,才能行使權利其次,投錢到海軍無意義,國戰無幸運之說,老百姓沒有國家民族大義,外戰必敗。其次有人說應該投錢到海軍上,這樣說不定能打過日本,甲午戰爭不會失敗。我覺得扯淡。如果左宗棠還在的話,肯定有跟李鴻章一樣的想法,守土才能翻盤。海洋意識,海域意識,領海概念在那個時代沒幾個人瞭解。所以大清想贏,唯有新式陸軍一個辦法。唯有讓鐵帽子王扔掉長矛大刀,下馬扛起機槍去打仗。傳聞說在萬國博覽會,李鴻章看中了機關槍想買,一問價格,算了,當我沒說,漢陽造接著用吧。在李中堂的概念裡,外國侵略者再強大,最後總得上岸才算贏。所以袁世凱崛起的根基就是陸軍,海戰打不過,後撤,堅壁清野,我可以打持久戰。但是把主要精力投在船上,一炮就沒了,幾千萬打水漂這不是作死嗎?大清什麼家底不知道嗎?能這麼玩嗎??李鴻章這麼想,也是貫徹慈禧的理念,只要洋人不上岸,這邊還是天平盛世。最後,甲午海戰失敗,大家都抨擊李鴻章放棄海洋,被圍著打。這話講的多麼不要臉,北韓陸軍也不一樣輸了,還不夠清醒了嗎?國力弱不能怪他人。不會游泳不能怪雜草多。19世紀末~20世紀40年代,那個就是日本的時代,黃金50年。沙俄都打不過,德國都跑了,指望大清勝門也沒有。日本的國運日本明治維新後軍事提速很快,他們的策略就是螞蟻啃大象,一樣的吃點大清。就算第一次沒打贏,他們還會有第二次甲午戰爭。所以我的觀點是清朝的病在根上不再軍事裝備上。用當時知名人士革命黨人的話說:大清腐朽不堪,唯有革命,唯有推倒重來,才有再造中華,才有新希望。最後,事實也證明這一點,修頤和園起碼還留個旅遊景點,搞海軍不過多幾個沉船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做“亞健康”,“亞健康”對人的身體危害大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