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的笑臉
-
2 # L小石逗逗
視情況而定:
先要弄清楚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麼有2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婆婆這麼說可能是因為你們剛吵完架在氣頭上然後說的氣話,或者誤會了什麼,人在生氣發火的時候最能說狠話了,脾氣大的人一般比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說的話也就比較傷人,這時候就需要老公出馬來中間調節一下了(前提是老公會兩邊圓滑)另一種情況是:婆婆純屬無理取鬧的那種,就只是因為平常看不慣兒媳婦而去跟別人嚼舌根的,那麼真的再怎麼做都沒用,你因為她說你再跟她吵一點意思都沒有,因為根本不會改變她的觀點,隨她去好了,不然就只會加重家庭的矛盾。這種婆婆最好的辦法只能遠而避之當然如果這些不堪的話都是別人放大出來的,那大可以不理會,因為畢竟很多說別人的時候總是會添油加醋的,所以弄清楚事情的真假很重要,不要當了別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
3 # 壯家女人
聽聽就好,別當真,做好自己,有些人就是挑撥離間的主,萬一他們說的是真的也不急於去辨解,因為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時間讓我們每個人看清事實!
-
4 # 努小橙
第一感覺肯定非常生氣!唯一的辦法:日後少來往,客客氣氣,以免撕破臉!
小珍的婆婆就特別喜歡在背後說她,小珍家庭條件比較好,老公家的條件不太好,當時結婚的時候都是花的他們小兩口的錢,後來她婆婆經常會和鄰居們說他們家娶媳婦沒花錢,當著小珍和小珍母親的面也會說,一副得了便宜賣乖的感覺。
有一次小珍的一個鄰居小李告訴她,她婆婆經常和小李的婆婆說小珍的種種不是,小李的老公還和小李說以後離小珍遠點,別學會壞。比如平時很懶,不疊被子,不做飯,襪子攢一堆洗,用了化妝棉不知道扔,亂花錢,整天讓她兒子做這個做那個,還說小珍母親這個那個,小珍聽了很生氣,恨不得馬上回去和她婆婆理論。
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為兒媳婦肯定非常生氣,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和她生氣較真幹嘛?能把她的想法都掰過來嗎?還是改變她的習慣讓她不去和別人說?把這些事情告訴老公,會處理的老公還行,很多老公不會處理,只會影響夫妻感情。生活不是意氣用事,是用心經營,所以對著這樣的婆婆唯一的辦法就是少來往!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防止婆媳撕破臉。
婆婆對兒媳婦不滿意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1、婆婆覺得自己的兒子哪哪都好,優秀的不得了,兒媳婦配不上自己的兒子,用自己兒子的長處去比兒媳婦的短處,對兒媳婦的缺點特別的敏感,無限放大,實際上這樣的婆婆很不明智,兒子已經長大了,生活是他自己的,婆婆從心裡對兒媳婦不接受,只會讓兒子夾在中間更鬱悶。
2、覺得自己比兒媳婦多活二三十年自己生活經驗比兒媳婦豐富,兒媳婦應該尊重和順著自己,如果兒媳婦提出相反的建議從情感上很難接受,而忽視了這個建議本身的損益。
3、反共情心理,都知道當女人、當兒媳婦不容易,結婚生子,養育孩子,處理家庭理短,女人之間本應該有共情心理,彼此覺得不容易,但是很多婆婆會反共情,覺得自己那時怎麼怎麼,兒媳婦怎麼這麼矯情這麼嬌氣,覺得兒媳婦就應該和她當初那樣,所以看不慣兒媳婦日常生活習慣,如果是自己的女兒就不會這樣了。
你的婆婆咋樣啊?
-
5 # 迎花朵朵
有句話叫: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要遠離。還有句話叫:說話輕,過話重。既使婆婆背後說媳婦的壞話,傳話的人就本不該傳,要傳也是善意的提醒。
婆婆只在背後說,一是表明她心虛,不敢當面說,二是婆婆還是有所顧忌,還不想把關係弄僵。做媳婦的,不用太放心上,而是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還有以後碰到別人傳這樣的話,笑笑,不生氣是最好的回覆。
-
6 # 樂以忘憂吧
謝謝邀請!首先說明下我的情況,我14年8月結婚,17年6月生小孩,現在寶寶9個半月了。在結婚後和生小孩之前這段時間,我大多數在單位,即使放假基本有一半的時間在孃家呆,而我婆婆出門在外多半時間也不在家,到了都在家的時候,家裡也沒有多少活要幹,但是隻要我婆婆做飯我一定會幫忙的,會主動的刷鍋洗碗,也從不給人家吊臉;懷孕期間我婆婆基本沒管過;生小孩後,寶寶二十幾天大的時候就愛哭,不躺床,很多時間都是我一個人抱著轉來轉去的哄,一直到八個半月大斷奶後情況好轉,這期間婆婆主要幫忙煮飯,即使我寶寶很難帶和我的腰很痛,我婆婆也很少幫忙抱,我沒有當面說過人家的不是(我在我老公面前嘮叨過幾次),有時候有人幫忙帶寶寶,我也會主動去做飯。說這麼多,我就是想說明雖然我不是最好的兒媳,但我也盡力做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婆婆還要說我的不是的話,我表示無語,我就會“罷工”,我什麼也不做了,寶寶我也不帶了,全部由您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兒媳很多,讓您感受下我的好。。。
當然,我覺得明智的婆婆不會這樣做的,我婆婆起碼不會,寶寶斷奶後我上班了,本來打算把寶寶帶到自己身邊的,試了一週,寶寶太黏我,只要我在基本不讓別人抱,包括寶爸和我婆婆,最後婆婆帶回老家養了,週末回去陪孩子兩天。。。
-
7 # 天氣確實不錯
不得不說,你的問的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
或許你的婆婆會說你如何如何,這是常見的,也是正常的。
畢竟兩個生活軌跡完全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
但如果你的婆婆真的在外面說了你如何,如何 ,那麼她也絕對不是惡意。
相反,對你說這句話的人才是真正的惡人。
做人三大法則。
一,永遠不要探討別人的事情。
二,永遠不要做一個學舌的人。
三 ,清官難斷家務事。
婆媳關係之所以惡化,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嗑瓜子的觀眾們那張不靠譜的嘴。
人心難測,一旦多出了一個多嘴的人,再好的事情,也會變了味道。
你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相比來說,你是最瞭解她的人,明明心中知道,又何必去問別人如何呢?
再者,遇到這種情況,微微一笑就行。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遠比你在別人面前憤怒,甚至出口無意重傷你婆婆要好得多。
或許,告訴你事情的人,正希望看到你憤怒的樣子也說不定。
-
8 # 你情我說2018
說實話,我知道的當時可能會非常生氣,但是氣消後會反思一下自己,如果婆婆說的是真的,我會改正;如果是造謠或誇大其詞,我會回去當著婆婆的面說起有人在背後說我壞話,問問婆婆那個人究竟是何居心,看看婆婆怎麼回答。
人總是這樣,柿子都是挑軟的捏,工作關係中如此,家庭關係亦如此。人不能太軟弱,受到不合理對待一定要會反擊,讓婆婆知道如果說我壞話會最終被我知道,這樣她以後也會有所顧忌。
而自己的心裡也明白婆婆對我的態度,自己對她也會有所保留。
回覆列表
說就說唄。如果是真的,不與她一般見識,她不管年齡多大畢竟是長輩,透過別人的口知道婆婆是什麼樣的人,就能很好的把握好如何相處這個度。可以把她說的這些話講成別人婆媳的事,說給她聽,看她的反應,如果真說了,知錯就改還可以好好相處。
如果無動於衷,並且越來越囂張,那就與之保持距離,該孝敬孝敬,該遠離遠離。畢竟婆婆不是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