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暉必勝

    就大型排名賽而言我認為有必要進行適當調節,因為大型賽事一般參賽人數較多,賽制較長,不僅消耗球員的體能,更是對狀保持的一種巨大考驗

  • 2 # 後斯諾

    一項運動的職業化,要考慮賽事體系的制定,運動專案的推廣,商業合作等。可目前的職業斯諾克掌舵者——世界斯諾克與撞球運動聯合會(WPBSA)在這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並沒有把這項運動從深陷泥淖中拯救出來。

    賽事是職業體育健康發展最核心的內容。一個良好的賽事體系,應該有助於青年球員的成長,支撐成年球員的發展。以網球為例,分級別的巡迴賽、挑戰賽以及青少年比賽為各個層次的球員都提供了很充分的選擇空間和發展機會,不同的積分層次、獎金規模和嚴格管理的賽事規制,體現了網球運動的高度職業化和可持續性。反觀斯諾克,從賽事規制、積分排名、青少年培養幾個方面來看,我們都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擔憂。

    男子網球有相當完備的分級賽事體系

    首先來看青少年培養。良好的青少年培養途徑應該是在職業賽事中建立起合理的分級體系。而目前斯諾克的賽事體系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分級,只有職業與非職業的區別。業餘比賽雖有,都是地區性、非常態的少數賽事,並不歸WPBSA管轄,其賽事生存狀況也極度堪憂。

    在這種情況下,年輕球員想要進入職業圈,只有三種途徑,一是世臺聯和世界各地幾大臺協的外卡,二是拿到幾項洲際業餘錦標賽的冠軍,以上兩種的名額都屬於可遇不可求,只有這最後一種,屬於開放報名、開放競爭的比賽途徑,就是每年兩站的Q School資格賽,只有在至少一站中連勝6場打進四強,才能從近兩百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八個寶貴的職業巡迴賽資格之一。業餘球員們平時只能自己在球房裡埋頭練習,打打球房、業餘比賽養家餬口,每年到了職業大考去碰碰運氣,而這大考,還要和所有以前從職業圈掉出來的老球員們一起競爭,其難度無異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用科舉考試中狀元來形容毫不誇張。

    而就算進了職業,也是暗礁叢生,難尋立錐之地。目前職業比賽採用128人的扁平化大籤表,原本16人一檔的資格賽與32人正賽的分級體系被取消,剛進入職業的球員馬上就要和頂尖球員交手,對於他們自信心的建立、經驗的積累與積分排名的提高並無太大好處。當年奧沙利文初入巡迴賽即取得38連勝、76戰74勝的駭人戰績,如果放到現在的無分級大籤表中,只怕再天才的火箭也不會達到這樣的成就。

    “大嘴”艾倫在英錦賽上抗議赫恩新政

    提到大籤表,賽事規制就是下一個不得不討論的問題。巴里赫恩上臺之後推行128人的扁平化籤表,除世錦賽等少數比賽外,上至世界冠軍,下至職業菜鳥,所有比賽、所有人都從第一輪就開始捉對廝殺,即便區分資格賽和正賽,也只是將籤表的前1-2輪提前進行罷了。方案一出,立時就遭到了一眾職業球員的反對,這幾年來反對聲音逐漸消退,但前不久傅家俊關於“斯諾克養不起128個球員”的炮轟又引發一陣騷動。

    大籤表的原意是給年輕球員製造更多機會,結果確實產生了更多冷門,但結局並沒有如赫恩所願——能連贏七場奪冠的,多數還是一些更有經驗、水平更高的老球員;而冷門的產生反倒是給賽事的精彩程度,尤其是賽事末段的激烈程度打了折扣,對於觀賽和推廣反而是弊大於利。2017北愛爾蘭公開賽上,十六強的平均世界排名低達34(理想情況8.5),四強平均年齡37歲,最後奪冠的是四人中最年長的42歲的馬克-金。

    扁平籤表還帶來了參賽疲勞的問題。這兩年增加了很多小規模賽事,獎金額度有限,又都是128人籤。許多高手開始選擇性參賽,即便參賽,可能因為漫長的輪次、密集的賽程而降低了對比賽的新鮮感和求勝欲,比賽的質量也會因此難以保證。遠有希金斯禁賽半年復出13連勝連霸英錦賽和世錦賽,奧沙利文休戰一年世錦賽復出衛冕,近有費德勒傷缺半年勇奪18冠,塞爾比世錦賽前連退兩賽二度加冕。更合理的賽程安排對於球員(尤其高水平球員)的狀態保持、競技水平都是有良性作用的。疲勞作戰既不利於自己取的好成績,也不能增加賽事的觀賞性和精彩程度。赫恩努力擴張斯諾克版圖,也呼籲球員們努力參賽,但不是大牌球員出場就能起到所想要的推廣作用,真正精彩的比賽才是一項運動最好的名片。

    另外大籤表的施行並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與之配套,賽事獎金在赫恩的力推下確實比前兩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分攤在大籤表中就杯水車薪了。作為一個商人,赫恩知道怎樣用最少的錢製造最強的聲音,他努力提高著冠軍獎金,世錦賽、英錦賽、大獎賽的冠軍獎金能達到亞軍的三倍之多,可是生活在職業底層的勞苦大眾,誠如傅家俊所言,完全無法養家餬口:大多數職業賽事首輪出局的獎金,是零;即便打到第二輪拿到千把英鎊,刨除打比賽的報名、住宿、車馬費用,所剩無幾;如果沒有穩定的32強表現,又何以養家?

    赫恩的另一個改革就是用獎金排名取代積分排名。世界上使用獎金而非科學制定的賽事積分作為運動員唯一排名標準的運動專案罕見之至,大約只有些電競、棋牌類的專案,很多專案有獎金榜如Golf,但也不會把獎金榜作為衡量球員水準的唯一參考甚至是主要參考。賽事獎金往往要考慮綜合考慮贊助商的利益、商業宣傳的需要、以及談判的實際情況而定,既不便於統一,也難以科學地比較,一般只有在體育專案的推廣初期或者獎金敏感性的運動中才會採納。赫恩的這步棋,看似影響不大,也並未成為攻擊的主要目標卻遺毒匪淺:獎金排名本身並不是沒有可操作性,而如今的問題是,並沒有一個足夠科學合理的獎金分配體系。

    這麼看來如何進行賽事分級,是該項運動勢在必行急需解決的問題,否則這項運動真的前途未卜。

  • 3 # 央視斯諾克解說袁成

    各位好我是袁成,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自從斯諾克換了主席以後可以看到形式一片大好,比賽增多,獎金增加,新媒體的轉播也陸續的進入到賽事中來,但是否要分級?我個人覺得暫時不需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壟斷性質太強。斯諾克目前還是以英國選手壟斷為主,雖有中國軍團進入但短時間內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對於英華人的性格,他們不會輕易的做決定來改變一個自己具有主動權的權威專案。

    2、群眾基礎不夠。縱觀其他的體育專案,比如網球、足球等等,這些參與人群廣,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商業鏈,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是奧運專案,但斯諾克這些都不具備。

    4、獎金不夠。雖然現在獎金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和網球、Golf比較還是差了很多,只有豐富了獎金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職業賽事中來,但目前這個條件不具備。

    綜上所述,斯諾克專案目前不具備的因素太多,對於賽事分級,短時間內不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伍字這個姓氏起源?